劇場中的觀眾

文:庭兒

曾經,我很想做好一個藝術家,但是自嘆自己能力不足,那時我在想,即使我不能成為專業的藝術家,我也要成為專業的觀眾,但那個時候卻沒想過真正專業的觀眾為何。現在,我不再感嘆自己能力不足,雖然偶而還是會心灰,但我還在往自己的目標前進中,希望可以成為專業的藝術家,而且專業的藝術家同時還是可以成為專業的觀眾的。

觀眾的定義
觀眾,顧名思義就是觀看的人。觀眾之「眾」,代表多數,在劇場中,若只有一個觀看者肯定是不夠的。觀眾在許許多多的大師們的理論中都被提及,且往往都和劇場的本質一起提出。

Hanns Braun的《觀眾在劇場中的定點》,首先開始談及什麼為觀眾。他以演講或是政治集會中的那些觀眾和劇場觀眾相比,提出這兩者之本質是不一樣的。他引述Ernst Juenger的話:「觀者是演出的證人,不是演出所訴求的對象」,為什麼這麼說,是因為演講人在演講時,可能台下的觀眾不為所動,但觀眾還是此演講的對象,但如果觀眾有所反應,可能這個演講就會被推向另一個無法預料的局面。但這樣的東西在劇場中是不會出現的,也不允許發生,因為排戲排了長久的時間,演出是被既定的,沒有觀眾參與的成分存在,觀眾所能做的就是當演出的證人,是屬於被動的,觀眾可在腦中進行創作,但是絕對不能在演出當中打斷演出改變舞臺上既有的東西,此對話的意思是在每次戲劇的演出時,雖然必須要有觀眾的幫助才能被成立,但是觀眾只是站在見證人的地位。

之所以用「觀眾的幫助」一詞,是基於彼德布魯克《空的空間》中的「戲劇就是RRA」這一個公式中的A,此A指的就是觀眾的幫助,他的意思是一齣戲最後的一個創作過程是由觀眾來完成的。

Alexander Tairow《觀劇者》一文中討論到觀眾是接受演出還是具有創造力,也就是討論觀眾是被動抑或主動。他這樣說道:「如果我們真的要達到觀劇者在劇場中應有其主動創作的地位,觀劇者必須真正參與劇情,那麼我們自然無選擇的要打破舞台燈,讓戲在觀眾區演出或是將觀劇者帶上舞台,但如果我們堅信觀劇者依其本質,不是以主動創作的元素出現,而僅是接受的,既使是創作性的接受,那麼劇場的整個結構也必會架構起來。」,此段話的意思是指演員並非是主動的,因為將會打破幻覺而變成參與其中,就如Hanns Braun《觀眾在劇場中的定點》中提到「在劇場中,觀眾不是直接說話的對象,只有在舞臺上才會出現」他說「舞台上的事件是一個自身的事實──不是外力」,而此論點也在在顯示觀眾不能故意破壞演出,同時演員也不能為了迎合觀眾而去任意作出大的更動,但不可否認,當演員演戲時在擁有本我和自我的情況下還是會接收到觀眾的反應。

Wsewolod Meyerhold的《觀者是第四創作者》提及「觀者具有將暗示部份經由想像加以補充的能力」,所謂的觀眾是第四創作者,是因為一齣戲在真正呈現在觀眾面前之前已經先被劇作者、導演、演員創作,最後才是觀眾。他說:「觀者必須藉由其創作性的想像力去完成、補充舞台的暗示。」在此觀眾被定義為最後完成一齣戲的重要地位,因其成熟風格化的作品一定會留給觀眾想像的空間,而這想像的空間就是給予觀眾去加以運用想像力去創作填補的,就因為這樣觀眾才顯得那麼重要和不可缺少。觀者具備判別真與幻的能力,戲劇本是架構在「假如是」的想像空間,觀眾必須理性的進入劇場,因為劇場真正需要的是理性。

劇場本質
戲劇源自於希臘的酒神祭,簡單來說就是源自於「儀式」,但是儀式中只有參與者,並沒有觀者,在Kurt schilling於《藝術─意義─發展─本質─類別》中提出「祭祀儀式和劇場演出之間本質上的差異在於:『觀者的誕生』」。而簡單來說,劇場的本質就是演員和觀眾。這兩者是不可缺少的!

在葛羅夫斯基(Jerzy Grorowski)的《邁向質樸戲劇》提到「經過逐漸消除被證明的東西,我們發現沒有化妝,沒有別出心裁的服裝和佈景,沒有隔離的表演區,沒有燈光和音響效果,戲劇是能夠存在的。但沒有演員與觀眾中間感性的、直接的、活生生的交流關係,戲劇是不能夠存在的」雖然這是葛羅夫斯基的論點,但是卻確切的提出劇場中不能被割捨的兩個因素:演員和觀眾。而葛羅夫斯基被稱為類劇場之原因,在於他打破了舞台的界線,使得戲劇呈現儀式的模式,而被稱為類劇場。

Alfred Roller《劇場是兩者的》一文提出「演員是基於雙層性:演員─觀者」,另外還講到「如果觀者上了舞台或係在觀眾區中進行,則整個活動不再是劇場了,劇場所有的可能也不再有了,這種混淆的活動,不應叫做劇場,而是依其應有之名而稱呼之」。

因此以美國戲劇學者班特萊(Eric Bentley)的論點來講劇場本質會顯得比葛羅夫斯基的論點要來得好一些,班特萊以簡潔有力的定義顯示出劇場本質,他是這樣說的:「劇場的狀況減到最低,就是當C觀看A扮演B」。這個意思簡單明瞭,也就是說有一個演員扮演著一個角色,然後有著觀眾看著這個事件發生。另外,他還提到更重要的是「不是存在決定劇場,而是意識─演員的扮演意識和觀者的觀看意識─決定劇場」,這也再次提出演員和觀者都必須是理性的,他們的意識是清楚的,因為劇場並不是真實的幻覺,而是建構在虛構的「假如是」上。在《戲劇理論與批評》一文中:「劇場發生過程的特性依賴觀眾的在場和其意向性成就才能完成,明顯整合了現象學的中心概念─『意向性』,……,最終目的依靠舞台演出和觀眾面對面的現場當下交流,產生『以為層面』的意義」。

Margret Dietrich在《演員和觀眾》提出一樣的論點,「人們去除劇場中,與其理解成屬於劇場的部份,不如說是我們所習慣的部份:人們可以沒有布景、燈光、沒有劇院─如在露天─演出;人們可以沒有戲服演出,人們可以去除音樂、舞蹈、歌唱演出;甚至沒有劇本或歌詞演出─想想默劇或芭蕾:只當人們放棄了兩個基本因素之一項:演員或觀眾,劇場就不再是劇場」。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