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大稻埕國際藝術節《四氣五味》

2cc26fcde8144a27b0a65e7506b9c98a-212x300

文字: 張又仁
演出時間:2017.10.21 7:30PM
地點:納豆劇場

第一次主動看以舞蹈為主的表演,有點忐忑,會不會又像之前的經驗一樣,看不懂,無聊,睡著? 為了避免看不懂,還特意參加了演出前的座談。意外的發現,自己喜歡InTW的作品。

<<四氣五味>>因為是2017大稻埕國際藝術節的節目之一,所以挑選了大稻埕的特色之一 ,中藥,為基礎進行發展。座談時聽到編舞者們說,為什麼挑中藥呢? 因為覺得有挑戰性時,忍不住莞爾;從紐約回來的InTW搭配上open mind,就是會去嘗試沒走過的路:白沙灣的「Hertz」,保加利亞意外降臨的的「ARE YOU HAPPY? NORAH」,加上將味覺轉化為視覺與聽覺的「四氣五味」。除了題材的不一樣之外,表演時的四個味道,酸,甜,苦與辣,分別由不同的舞者擔任不同味道的編舞,每個人既是演出也是編舞,加上這部戲特別請了很有存在感也超棒的聲音設計,因此,幾乎每個人同時都有不同的身份,需要不斷地切換並且緊密地合作。記得講座時小得提到:身為舞者時,除了對於編舞者的要求要盡力達到外,也要去釐清對方的想法;而一旦身為編舞者,則變成是要去瞭解舞者,提出對方能在不勉強的狀態下做到的安排,對我來說,後者很難,因為不光是自己一個人努力就可以達到的,而更要求的是看見其他人並一起工作的彈性。因為在講座時大家提到了不同身份的切換,InTW也給了我們一個hint,就是看舞蹈相關的表演時,也可以從能不能看到編舞者的痕跡這個面向去切入。

       所以,當我在看四氣五味的演出時,特別去注意了這件事。此外,對我來說,味覺是很肉體的感受;當接觸到不同味道時,我們的身體會有他自己的,不受控制的反應,就像酸的東西,口水會一直分泌,因此,當呈現酸的舞者做出口水不斷分泌,一直用手擦去時,同時搭配略帶急切的步伐,似乎有些驚慌失措時,阿,這就是我吃到酸的東西時,有過的經驗被放大的樣子;第二段的舞蹈(我一直沒定位出它的味道),除了表現味道外,擴展到生病時的苦,四肢不受控制的抖動,搭配老藥師唸歌訣的不斷跳針,不同聲道的切換,身體加聲音,將苦的味道從口腔延伸到人生。第三段的(應該是)苦味則往心靈層面延伸,除了身體可見的苦,有時候那份苦是在心裡,不論是想利用跳動,或是撞擊牆面,都沒這麼容易將它甩落,看著舞者像個被肉體牽引的布娃娃,想擺脫苦的滋味,卻一直不得其法的嘗試,搭配地下電台賣仙丹的廣播,透過視覺,感受到味覺與心裡的不舒服與慌恐。除了第三段的舞者外,我自己也很喜歡第四段的舞者。對於第四段的舞蹈,我還是定位不出來這個味道(也不想強求),則乾脆撇開味道,專注於舞者的表演。一開場的燈光,似乎是利用投影機投影出了夏日午後透過狹長窗戶投入的日光的感覺,當舞者在這樣的燈光下舞蹈,身體的顏色與強黃光的顏色混在一起,讓我無法很清楚的分辨舞者的身體與背景的牆面,這份不確定帶出了恍惚的感覺,然後成球狀墜落的乾冰,或剛好砸在舞者身上破開成煙,或,舞者主動去觸碰,都可以看到被身體的想望。此外,舞者表演時,很多時候給我的感覺是他在體會他自己身體的感覺,所以很自然的,伸出了手,翻了個滾,蹲低移動……等等,然後,我也覺得這一段的舞者和空間的關係最好,滾動,跨步,踢腳,好像都很清楚牆在哪裡,周圍的樓版在哪裡等等,就好像對這個空間非常非常的熟悉,因為這樣,所以也多了一份自在吧。

座談會時,就聽團隊不斷的提到聲音設計師,聽他們說怎樣一起工作,怎樣磨老藥師唸歌訣,怎樣也讓其他人透過聲音看到了不同的世界等等,當然也提到了這位聲音設計師的作品,存在感很強。所以,我也一直期待著聲音的表現。還沒開場前的背景聲音是叢林的鳥鳴蟲叫,光是當下的環境配上這段聲音就已經很不錯!我們天生的五感反應,其實和機器設備的反應是非常不同的,就像對於不同頻率的聲音,我們的耳朵的敏感度就是不一樣,加上環境與設備的不同,都會帶來不一樣的變化,所以,單單是怎樣讓聲音給人身處其境的感受,就是一門需要考慮方方面面的功夫;開場的背景聲,若閉上眼睛,真的會覺得自己在某個高深野嶺,滿天星斗的地方。除此之外,不同的味道,不同的感受,豐富的聲音表現,讓這場表演,除了將味覺轉視覺外,也轉到了聽覺:力竭時的心跳聲,一下一下清晰到好像可以看見一顆紅紅的心臟的跳動,搭配舞者在台上每一個心跳時的身體振動,看到了垂老時的不由自主。

製作團隊:

編舞暨演出|謝筱瑋 、謝筱婷、林小得、溫祖威

音樂設計|謝瀞瑩

燈光設計|曾睿琁

平面設計|蕭子強

主辦:InTW舞影工作室

照片:攝影師 – Tony Lee,來源 – Intw Studio -Intw舞影工作室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