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華園戲劇總團《乘願再來》

interview05_pic01
作者:Tiffany
部落格:Tiffany夢遊仙境
舞台歌仔戲
2007年7月15日城市舞台

主角一人分飾兩大要角,一為受害者,一為加害者。因為角色性格反差大,對擔任的演員其演技與詮釋都是一大挑戰,so成為這齣戲的賣點所在。

倘若沒有這樣的製演預設,就使一人專飾一角,那麼就文本而言,走胡撇風的本劇是否具備可看性呢?

先來看主線和副線。

主 線在於受害者梵洛佳王子如何先以復仇心態,尋到仇人端木助大將的家裏,因緣巧合與他的親人有互動,遂逐一體諒起對方身不由己的苦衷,進而鬆動了復仇的意 念。then又因知道自己竟是攻打主使者(皇帝)失落的親弟弟,而寬諒了哥哥和一干人等。最後登基為帝,並扶植妙華小國重生。

副線則是九空皇帝先因家人四散而性格暴戾,貪圖國域的擴大,而下令軍隊攻打妙華小國,不但使恩人全國生靈塗炭,更牽累幼弟梵洛佳一同受劫。最後全家團圓,才痛改前非,捨下王位,隨父親取經濟世。

主線裏的主戲在梵洛佳的心態轉變,副線裏的主戲也在九空皇帝的心態轉變。
梵洛佳的轉變經營還不錯,從人性同理心做考量,由自發的慈性去化解掉自發的戾性。

九 空皇帝雖然角色設定為丑角,但他的轉變仍嫌輕浮了些,並且是很虛的表面功夫。他一直在追殺拿緝的人原來是他的親弟弟?!所以那之前一切就煙消雲散,再加幾 句悔恨之言,滿腦子的邏輯仍是“只有他家的人是人,只有他家人的人命是人命”,並沒有真正的徹悟。如果今天梵洛佳並不是他親弟弟,妙華小國也沒有支援過他 父母的話,那妙華小國全國仍然該死就是了?

不論是正史的唐三藏大師,或西遊記裏的冒險故事,取經都是令我尊敬且懷想的艱辛。

在本劇,取經卻突然被變成一件很可笑的荒謬行為。
這並非只因為孫八達、九空等丑角去仿效正牌唐三藏等一行人,而是取經這項行為的本身放在此劇裏,根本就已價值混亂、似是而非了。

只有能先修身、齊家、治國,才有能力去談平天下。如果能力未達,卻捨近求遠、妄想一步登天,就會是一場災劫。

像 孫八達第一回取經,已把家裏頭弄得亂七八糟,繼位的長子孫九空不但犯下滅國的大殺戒,還差點兒誤殺了弟弟梵洛佳,孫八達竟還不能覺悟,還要去二次取經?還 自認為是在為世人謀福利,卻其實為世人伏了禍基。一點都沒有悟通真理的孫八達,不該再次捨近求遠,奉勸先把自己家給理好了才是正理。他家是皇家,他家能安 定的話,天下也大半太平了不是?!

so道理若沒有想通,縱然取了幾千幾萬部經來,還是看不懂的。

Beacuse世間至理是一通百通的。

例如易經中的太極黑白雙魚圖,是公認的至理(不論行運或事理)。它就算是跟每季流行時裝的色系也能牽上關係。

出流行主色之餘,一定會出個對比色,然後再出個主色和對比色的副色做搭配。主色和對比色就是黑白那兩大塊,副色就是那兩小點。瞧!這不正是太極黑白雙魚圖嚒?!

嗯~這樣寫有點抽象,來舉個實例:
像去年冬季流行紫色,雖然滿街的紫,但主導者並不會傻到只出紫色系的衣服,他還要考慮其他不適合紫色系或另有想法的客戶。

所 以除了紫色的主色,還要出個對比的黃色,然後主色(紫色)和對比色(黃色)再旁搭個副色。但因這次的主色較特別,紫色是由紅色加藍色變成的組合色(也就是 非純色、非原色),所以副色較多款,出了紅色(搭配暖色系的紫)、藍色和綠色(搭配寒色系的紫),對比色(黃色)則出了咖啡色來搭。

一個團體的人才配置也是如此,主力人才要有,對比才華的人才也要有,然後各有旁搭輔佐、去補他們不足之處,這樣的團隊才會戰力完備。(若以一個舞蹈團體為例,那就是擅剛的舞者要有,擅柔的舞者要有,大開大閤的舞者要有,精密細緻的舞者要有…)

(從「世間至理是一通百通」之後就離題了,舉例舉到忘我的境界,嘻嘻~)

******
以下,總的來說~

感情戲是點綴,因無差錯,尚稱可人。

相較失色的在於:除了八達與九空父子並未證悟真理,使取經變成多此一舉、不知所以之外,劇末亦嫌有匆忙交代的草率。

梵洛佳因覺悟人皆有苦衷,即使仇家也是如此,所以願意帶頭寬恕,以息罪愆的滋生。

孫九空因重拾親情而悔悟自己,不該被貪欲和報復心態驅動,導致天下蒼生受苦。

若孫八達也能覺悟自己當年不該捨本逐末、捨近求遠,致使連動去害到自己家破人散,又害百姓和恩人受劫受難,則全劇要的情境“乘願再來”方能圓滿。(不然就會覺得全劇少了一塊說不出來的東東。雖然只是一小塊,卻就是圓不起來)

所謂「乘願再來」,就是面臨同樣的情境,但心境已轉,因而境隨心轉,繼而有願望、有能力轉禍為福。

至於“心境已轉”,即指擺脫迷惑、使智慧澄清、徹悟之意。
******

【後話】

因為本劇是明華園數年前之作,我以前雖未看過(這是第一次看《乘願再來》),但觀賞近年來幾齣相似題材的作品(明華園的八仙系列),文本都比此劇進步,且各有勝殊(文本中自有賣點和有趣的東東),所以本來想略過此作不寫感想的。

唯後來想到應該要個案看待各作才對,我怎能因後作進步,就怠慢對前作的感觸末?!如果製演者沒有因為上演多次就疏懶輕忽,那我又怎能如此?所以忙中覷空補嘍!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