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城傳說》觀後感

黃金城傳說
作者:freetoy
時間:96.10.28
地點:牯嶺街小劇場
團體:菲律賓伊沛格劇團

這是一個開天闢地的神話,在談人與自然之間、世界許多二元的對抗,導演主要利用畫面而非語言來闡述遠古以來的神話故事,企圖為現代人注入力量!

故事在女性歌者的引領下,把觀眾帶進這個神話故事,女性歌唱者交替說書者與救贖的角色,在頭和尾以歌聲敘述開闢天地的傳說,而遭受天災壓迫的人們四散觀眾席中,慢慢爬入舞台,一對來自天堂的兄弟,以英雄的形象帶領人類征服自然。

舞 台利用幾個cube與花布、竹子、面具等組成,狹小的舞台空間容納了七個演員,感覺略顯擁擠,上舞台放了巨大的投影幕不時投影流動的影像。從舞台和服裝繽 紛多彩的視覺效果,加上後面看不清楚的影像,可以看出導演希望呈現原始的生命力,但也由於這樣的畫面安排令觀眾眼花撩亂,視覺焦點被模糊,整體視覺上充滿 矛盾而非和諧。雖然戲後導演有提到,這樣模糊不清的影像是為了象徵人生中難以看清楚的種種時刻,但怎麼樣讓這層意義更彰顯?模糊不清的影像中是不是能夠隱 藏一些符碼?這些似乎都是可以玩的東西,可惜感覺點到即止。

這齣戲像一個原住民長老代代相傳的部落傳說的具體畫面化,像一個說給小朋 友聽的原始神話,導演試圖想讓戲和觀眾產生更多的連結的設計是值得讚許的,如吊在觀眾席上方往下掉的蜘蛛佈景、演員一開始和觀眾同在舞台下後來才走上舞台 的設計,都很能攫取觀眾的注意力(尤其是小朋友)。這樣的故事對於大人來說,寓意很清楚,但很難再有往深處挖的力量,而對於小孩來說,則像看了一齣沒有對 白的故事,似懂非懂,這種模糊的處理會讓筆者覺得有點兩面不討好的感覺,如果乾脆直接定位它的觀眾群,可能說故事的方式和切入點都可以更加明確。

整 體來說,這齣戲筆者沒有特別的驚艷,但筆者很欣賞導演的理念,導演在座談會提到,他進行戲劇創作已三十年,是為了能透過說故事的方式進行文化傳承,而沒有 政治意圖;說得誇張一點,沒有藝術家,菲律賓的國家認同就不會形成。做戲本來就需要各種支持自己繼續下去的信仰或力量,能找到一個自己認同的信念而努力不 懈三十年,真的是一件很讓人佩服的事!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