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百年與文化政策(三)

文字: 周力德
網站: 文化部log

文建會網站上有「政府近三年施政績效」,其中之一是「建國一百年慶祝活動,展現文化國力」。內容如下:

「慶祝活動規劃內容涵蓋各種面向,結合中央、地方與民間資源,讓全體國人熱烈參與響應。以臺灣博覽會的概念展開一整年的慶祝活動,展現臺灣在經由融合過程後,發展出具有特色與創意的中華文化,凝聚我國一百年歷史的精粹,讓世界看到臺灣,更要向全球展現臺灣最令人驕傲的文化軟實力,藉此帶動國內觀光旅遊及文創產業,提高我國國際能見度。」

請特別注意「以臺灣博覽會的概念展開一整年的慶祝活動」一語。我曾提出,政府對於建國百年的活動規劃沒有具體的方向,這句話即為明證。它的意思再講白一點,便是:「用任何想得到的辦法展開一整年的慶祝活動」。反正是「臺灣博覽會」,怎麼做都對。

我想進一步分析「臺灣博覽會」作為一種「概念」所隱含的政治思維:中華民國等於臺灣。因為中華民國可以與臺灣劃上等號,因此「臺灣博覽會」可以作為慶祝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的「概念」,而這樣的「概念」似乎有某種社會共識,比較安全、爭議也不大,無論你站在怎樣的政治立場,也不會予以否認。

然而,這是令人困惑與不安的。我曾提出,如果中華民國能夠與臺灣劃上等號,那麼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就會等於臺灣建國一百年,請用你的常識(不是知識,常識就好了)回答我,這話說得通嗎?

當然說不通。既然說不通,為何還要這樣說?從綠色的陳水扁到藍色的馬英九,甚至到批藍打綠的施明德,通通這樣說。為什麼沒人說真話,告訴我們中華民國是中華民國,臺灣是臺灣,兩者有別,將他們統合在一起劃上等號,只是政治人物討好選民的伎倆?為什麼沒人說出,中華民國憲法稱臺灣為「地區」,因此二者根本無法劃上等號?為什麼沒人點破: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不等於臺灣一百年?

換一角度想,即便要以「臺灣博覽會」的方式慶祝建國一百,那博覽的內容也應該是1949年至今的臺灣經驗,以及,1945-1949的青黃不接。就時間而言,能往前延伸至1912嗎?別忘了,1945年以前,臺灣上空飄蕩的是日本國旗,在此之前,臺灣與中華民國的關係是什麼?臺灣,能與中華民國劃上等號嗎?硬要將二者劃上等號,其結果是既不臺灣、也不中華民國。

好,不提老掉牙的歷史,回歸現狀與「共識」。我想,「臺澎金馬博覽會」會比「臺灣博覽會」更適合作為慶祝建國一百年的「概念」,也更符合民國的現狀描述吧。文建會盛治仁主委是學政治的,他應懂這個道理;只是學術良知一旦進入政府體制,所有該主張該堅持的都棄守了。

你問我談文化就好,幹嘛扯上政治?我認為關心文化談論文化的人本來就要關心政治談論政治。老莊孔孟,墨家法家,希臘三哲,古今中外哪一代文化人不談政治、不論及政治思想?自稱是「文化人」卻不談政治,這種人不是文化人而頂多是文化商人,不然就是鄉愿;鄉愿是沒有原則沒有方向的,現在你應知道,為了慶祝建國百年,「臺灣博覽會」的概念有多麼鄉愿了。

來源連結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