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兩條老柴玩遊戲》到《阿Q後傳》

 

文字:于善祿
網站:LULUSHARP

我一直覺得,在台灣能夠看得到當代華文戲劇演出的機會還是不多,雖然已經有一些藝術經紀公司、戲劇團體或獨立製作人 在引進,但仍不夠系統化、數量化,而且患有偏食症,也缺乏更多的論述;目前可見的幾大藝術節或戲劇節,仍是以歐美為主,亞、非、拉美為輔,但經常跳過亞洲 的華文戲劇,我對藝術節或戲劇節的策展與行政並不在行,看到的多半是結果論,想必在過程中有許多複雜的因素所導致。從我的立場而言,只能持續地針對我所知 道的當代華文戲劇,不斷地書寫與論述,期望有一天能夠開花結果,期望有一天台灣的戲劇系學生和觀眾能夠多看當代華文戲劇幾眼,多試圖瞭解它們一些,畢竟在 這裡頭所顯露的「複數華性」(Chinesenesses,這是我創造的一個詞)也是非常複雜有趣的,表面上看起來似乎都統括在中華文化底下,但每個華人地區、國家或城市被歷史書寫與改寫的歷程都不太一樣,回應當代全球化、後現代、後殖民、後國家等文化策略也不盡相同,而恰恰因為如此,當我們有機會去觀看 這類戲劇作品時,才更能夠映照出我們自己的文化樣貌、視野與定位。
我很開心也很重視這次台北藝術節能夠邀請到新加坡實踐劇場和甄詠蓓戲劇工作室所聯合製作的《阿Q後傳》,這兩個戲劇團體分別在新加坡和香港當地都很活躍,以新加坡實踐劇場來說,由新加坡現代戲劇之父郭寶崑創辦於1965年,和新加坡這個國家同齡,創團至今已經製作超過 250齣作品,由於新加坡位處東南亞交通往來要衝,多元文化(馬來、中華、印度、歐美)在此交匯,混雜的情境較之於台灣絕對不遑多讓,文化混雜的現象也經 常在其作品中展現,該團上次來台的演出作品是2000年台北主辦「第三屆華文戲劇節」時的《夕陽無限》。一晃眼十二年過去了,這些年間幾乎沒有什麼新加坡 大型劇團來台演出的印象,倒是小型團體或個人偶有來台演出或交流,前者如2010年來台參與台北藝穗節的赤店當代劇場《同輩》,後者如2011年戲盒劇團藝術總監郭慶亮應「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之邀來台,主持工作坊及執導論壇劇場《小地寶》。
《阿Q後傳》的編導甄詠蓓,過去有過兩個作品來過台灣,分別為《兩條老柴玩遊戲》(2004年,新舞台)及《遊園》 (2006年,實驗劇場,兩廳院國際劇場藝術節),都獲得不錯的評價,尤其前者在新舞台演出,舞台上由幾個不同的圓所組成,中間擺了一張椅子,兩個形貌臃腫畸形的老人俯仰其間,由甄詠蓓和詹瑞文共同演出,許多看過的人至今仍印象深刻,該戲也曾獲得2001年度第九屆香港舞台劇獎的多項獎座,包括最佳男、女主角(喜/ 鬧劇)、最佳舞台設計(得主是曾文通,這次《阿Q後傳》的舞台設計也是他,台灣的劇場觀眾對他應該已經不陌生了),以及十大最受歡迎製作。《遊園》則是以 她為主的獨角戲(張藝生則是搭配演出),舞美視覺設計仍然是曾文通,從《牡丹亭》的杜麗娘角色中萃取女性的情感與壓抑,甄詠蓓的表演相當細膩,當年來台演 出也幾乎博得一眾好評,她也是以此演出再度獲得2005年香港舞台劇獎最佳女主角的殊榮的。
去年由於新加坡實踐劇場要舉辦第一屆的華文小劇場節,特地邀請甄詠蓓及其戲劇工作室前往新加坡,與實踐劇場共同創作出《阿Q後傳》,雙方的緣份其實早在2001年就已經展開,而且這中間的關鍵人物就是郭寶崑,(過兩天我會在lulusharp貼出我五月底在香港專訪甄詠蓓的文章,文中有更詳細的紀錄,此處不贅)。「阿Q」其實已經成為華語文一個普遍被認知的詞語了,這當然是從魯迅的短篇小說衍生而來的,專指自我感覺良 好、自私自利、貪小便宜、欺善怕惡、趨炎附勢、精神勝利或精神嗎啡的性格與行為,幾乎就是當代中國市井小民的性格形象縮影,當初魯迅所寫的阿Q,到故事最後,臨到要被殺頭了,還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愚鈍至極。
甄詠蓓所編作的《阿Q後傳》當然也交代了這些故事,不過因為是「後傳」,所以當然還要說說往後的故事(因此該劇的英文劇名為The Story after Ah Q)。 她從地方發展與人心思變兩個角度著手,讓「阿Q」變成「阿Q們」,將「未莊」(意指:未來的村莊)改名為「末莊」(意指:窮途末路的村莊),原本的搵食拼搏成了利慾熏心、勾心鬥角,城市的過度發展也導致嚴重的環境汙染與自然反撲,這樣的改編是具有當代反思精神的,也讓原本的阿Q精神繼續「發揚光大」,仍具有新世紀的普遍意義,不管是香港、澳門、廣州、深圳、新加坡,或是台北、上海、北京、吉隆坡、檳城,應該都適合上演這齣戲,在這些華人城市不斷拆舊建新的 同時,實在應該好好反思文化歷史的核心價值何在。
演出是極具劇場主義風格的,偌大的圓形舞台,道具不多,主要是靠演員的裝扮及表演,大家應該可以從藝術節的宣傳節目 手冊第36-37跨頁中看出他們的造型,全身服裝以米白色系為主,連臉上的白色豆腐臉都是如此,米白中性,只是穿搭或配帶不同的服飾或隨身小道具,就可以 輕而易舉地化身為某一個角色或另一個角色,節奏流暢。
在這些演員裡頭(新加坡版有8人,台北版有9人),我對其中的洪節華與鄧智堅比較有印象,兩位都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 戲劇學院,也都是活躍於香港的舞台劇演員,洪節華後來還到新加坡研讀的「劇場訓練與研究課程」(Theatre Training and Research Programme,簡稱TTRP),想必是在那邊認識了台灣演員洪珮菁,她們兩人一起在第三屆的台北藝穗節合作演出《隔 離嘅大母雞》(意指:隔壁的大母雞,也就是分別從香港和台灣的角度,看看自身與旁邊「大母雞」中國的關係);至於鄧智堅,近年的劇場表演作品頗多,我看過 他在香港導演鄧樹榮作品《泰特斯》(今年第三度公演,不僅是第四十屆香港藝術節的作品,還代表香港赴英國倫敦演出,做為倫敦主辦奧運,暖身系列表演節目之 一)裡的表現,個頭不大,但舞台上精力充沛,長相有點像舞台劇版的吳念祖(我扯遠了)。
這些年,香港來台演出的團體及個人,主要透過身體氣象館及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的牽線,像是撞劇團、湯時康、莫昭如、楊秉基,或是前進進、陳炳釗、龍文康、潘惠森等,或者是非常林奕華的幾個作品(但其演員大部分為台灣演員,港味不足),還有像是2008年第十屆台北藝術節「進念二十面體」所帶來的《華嚴經》及《路易康說建築》、2009年第七屆華文戲劇節「影話戲」所帶來的《獨坐婚姻介紹所》(前面提及的鄧智堅也演了最新版本,第七次公演,和香港資深演員廖啟智同台演出)、同年第二屆台北藝穗節「藝穗默劇實驗室」所帶來的《夢螫》及《一試無妨!》、2011年 台灣國際藝術節「榮念曾實驗劇場」所帶來的《夜奔》等等(應該還有我漏掉的),其實以年平均量來看,或是以香港每年將近四百五十齣劇場新製作的數量來看, 這些團體、個人及作品,都只是少數中的少數、片面裡的片面。香港就這麼近,我們有許多人卻對其不甚熟悉,真是有點奇怪!
在過去的八年裡(我第一次去香港是2004年),我往返「台灣香港」近三十次,每次停留香港的時間長短不一,看過的香港舞台劇作品還不滿百齣(繼續努力中,要向林克歡看齊,他肯定看過數百齣),在台灣更是盡量抓住機會能看就看。這次台北藝術節來的《阿Q後傳》肯定是我的首選,聽說早鳥票只到710日截止,當然要把握囉!

【演出訊息】
《阿Q後傳》
新加坡實踐劇場、甄詠蓓戲劇工作室 聯合製作
演出時間:8/17-18(五~六),19:30;8/19(日),14:30
演出地點:中山堂中正廳
票價:40060080010001200
全長150分鐘,含中場休息。中文演出,英文字幕。
每場開演前30分鐘於劇場大廳進行導讀,首演場演後進行創作分享。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