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兒童戲劇創作暨製作演出徵選評審心得

文字:謝鴻文
網站:兒童節的派對

評完今年台北兒童藝術節的「兒童戲劇創作暨製作演出徵選」,來談一談感想:

1.今年讀這些參與徵選的劇本時,普遍來說最大的問題是這些成人創作者對兒童觀察、瞭解不夠深入,充滿成人觀點在想像兒童,所以才會出現角色設定是高年級的孩子,但說話語氣、想法卻又十分低幼甚至故作撒嬌兒語的狀況。還有一篇的謬誤更誇張,角色設定14歲竟然說她只是小學四年級,可是劇情中她又不是晚入學或身心發展遲緩有障礙,連這最基本的生理年齡常識都欠缺,角色心理行為的刻當然也錯下去了。另有一劇本不知是不是為了提昇劇本深度,在台詞中引用了兩句亞里斯多德的話,如:「事業是理念和實踐的生動統一。」結果顯現的是一種刻意斧鑿,忽略了兒童觀點的自言自語,一點也沒有辦法引發兒童共鳴。

2.台北兒童藝術節的「兒童戲劇創作暨製作演出徵選」分為個人組和團體組,團體組被徵選得獎者明年可獲得製作演出費用補助,這行之有年的獎勵制度,確實嘉惠鼓勵國內兒童戲劇的創作與發展。所以劇本創作者在創作時,更要時時想像在一定舞台空間被執行演出的可能性,今年不少劇本都被評審質疑有企圖心,但在舞台上執行會有困難,反而適合以動畫或電影影像處理會比較合適。

3.兒童戲劇創作非常需要創意,這次同時看見太多俗濫老套的故事情節又出現,例如幫孩子驅逐噩夢、因為長得和別人不一樣產生自我認同問題……這些題材不是不能再寫,而是創作時要考量怎麼走出新意,否則就像前人的複製品或拼貼而已。另外是兒童戲劇與觀眾互動的問題,某劇本三不五時就要停頓下來問台下小朋友要怎麼辦之類的設計,也使人看了很不耐。刻意為互動而互動,也是國內不少兒童劇演出的常態,亟需要改變。

4.一如往年,台北兒童藝術節最後會將徵選結果出版成書,使劇本得以流傳。劇本既然也是文學形式的一種,那我們也不得不提一下,今年參與的劇本大部分作者的文字基本功還是需要加強的,最起碼要文從字順、對白流暢自然呀!其次,網路簡化用語、錯別字甚多,都讓劇本的文學性大打折扣,不忍卒讀。

兒童劇本的創作,長久以來是台灣兒童戲劇/兒童文學最弱的一部分,前陣子和偶偶偶劇團團長孫成傑還聊到這事,做為一個評審,忠於我的職守,也在這寫下一點隻字片語,冀望投入兒童戲劇(尤其是劇本創作)的朋友們謹記前述的弊病,我們一起再努力革新向前。

來源連結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