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香港週:萬曆十五年

作者:謝東寧
戲劇搬演的是人們的生活,而人們的生活一定脫離不了政治(政治是管理眾人之事),所以戲劇與政治之間的親密關係,早從戲劇的起源希臘悲劇,就已經注定。例如古希臘悲劇詩人埃斯庫羅斯的《奧瑞斯泰亞》三部曲,最後一部《復仇女神》中,劇情發展到了最後,智慧女神雅典娜設立了法庭,召集雅典公民代表組成陪審團,並讓正反兩方的辯護人充分發言,接著舉行投票,來判定弑母的奧瑞斯泰亞究竟有沒有罪?時間是西元前五世紀,西方剛萌芽的民主觀念,已經反應在戲劇演出之中。
所以充滿社會性的戲劇演出活動,其中的政治態度是一個「本質性」的問題,創作者無論如何都無法閃躲,就算刻意閃躲,也還是能檢驗出其「潛態度」。這種處理政治的態度,在歐陸的當代劇場,依然是評論劇場作品的重要指標,究竟創作者對於我們所處的這個生活時空、社會狀態、人類情感,有何話要說?又如何說?
但是這種西方戲劇傳統,在信奉儒家倫理道德思維的華人世界,似乎進不了正規的戲劇檯面,劇場很難真正反應政治,大都被政治所領導,這在中國文革時期的「樣版戲」達到高潮(或反高潮);而臺灣在解嚴前後,也曾短暫出現相反方向的「劇場的美學與政治齊飛」(鍾明德教授語)的反高潮(或高潮),接下來整個華人世界,就很快邁入政商合體的資本全面勝利時代,除了少數的零星戰鬥之外,體制內的劇場活動,很難逃得出政商聯手所佈下的天羅地網,於是劇場可以反應的,只是少數人的真實(及少數人的政治)。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成立於1982年的香港「進念.二十面體」是華人戲劇圈的一朵奇異之花,成立之初就標榜實驗、前衛,包括美學的形式與內容的政治性。在美學風格上,由早期後現代的非敘事、拼貼、裝置,及舞台空間的實驗,到近來的影像多媒體,及各種東/西方、傳統/當代、劇場/流行元素的簡約並置;在內容上,多年來大量的創作,涵蓋文學、歷史、時政、建築、宗教等主題,並永遠保持對政治、社會、文化的批判和反思,甚至主要創辦人榮念曾,都已經進入政府體制工作,但其作品濃厚的政治性、批判性並不減少(當然,態度是否轉變,則是見仁見智)。
而此次「進念.二十面體」,應「香港周2012」之邀,即將來臺北演出的作品,就是其極具代表性的劇目,推出七年來,已經是第五度上演的《萬曆十五年》。本劇改編自黃仁宇同名著作,書中以「無事可記」的萬曆十五年(西元1587)為時空背景,以大歷史(macro-history)眼光縱覽,從小事件中看見大道理,以分析一個斷代史,窺見往後朝代更替的發展脈絡。黃仁宇可以將原本枯燥乏味的歷史書寫得生動有趣,主要還是以獨特的視角切入,他從「人物」的描寫將歷史重新喚醒。「萬歷十五年」這本書,從七個歷史人物的角度,去重新觀看當時中國的社會政經制度,這七個人物包括:萬曆皇帝、前首輔張居正、萬曆的列宗、首輔申時行、清官海瑞、名將戚繼光及哲學家李贄。本書在華語世界銷售達二十萬本以上,三十年來在中港臺三地持續造成影響。
「進念.二十面體」的藝術總監胡恩威在取得授權後,與歷史劇《走向共和》名編劇家張建偉聯手,將《萬曆十五年》打造成最貼近原著的舞台劇2006)。全劇擷取原著中的六個人物的六段獨腳戲構成,以小敘事透視大歷史,借明朝平淡無味的一年,揭示影響中國往後近百年的種種歷史因素。搭配張叔平的美術設計與于逸堯的音樂,穿插中國國家一級崑曲演員孔愛萍、單曉明的《牡丹亭》段落演出,加上「進念.二十面體」擅長的多媒體手法,共同將明朝簡約美學風貌重新演繹,並引領觀眾思考如何看待歷史,重新審視曆史跟我們的關係。而這次是《萬曆十五年》離開香港的首次海外演出,原本全粵語的內容,此次除「海瑞」一角保留廣東話外,其他部分都以國語演出,屆時觀眾也將看到不同以往,特別為臺北觀眾打造的版本。
正如本劇旁白者不斷唸著﹕「這是平平淡淡的一年」,歷史學者黃仁宇以小歷史觀大歷史,將一五八七年的六個悲劇人物之命運,接連上中國數百年來大結構的悲哀,「進念.二十面體」以當代劇場的手法,演繹這部厚重的歷史著作,還以「中國失敗總記錄」為本劇命題,充滿濃厚政治性的企圖,也是期待劇場與政治、與歷史、與社會的更進一步連結。華人世界的劇場,如果還能引發觀眾對於歷史的重新觀看,反省歷史與我們的過去記憶、現在的生存狀態與未來的可能變化,甚至直接對當權者提出建言,我們不妨走進劇場,看看「進念.二十面體」是如何搬演,這齣隱含當代政治寓言的《萬曆十五年》。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