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時間•時間》

文字: 周力德
網站: Messenger’s Blog

日前,南下到兩間大學去演講。早上在中正大學,下午在嘉義大學,題目皆為:背包客的旅行與創作,主要和在場師生分享我的劇本〈星期一的京奧之旅〉創作過程,談它如何從一場旅行,變成了一本創作。

早上的演講安排在八點十分。開場時,我說,自從大一以後,我再也沒有在八點十分進過教室了。我不禁回想起大一的時候,在政大公共行政系,早上八點十分上的是「微積分」,因為老師會點名,所以同學的出席率不低,一邊吃早餐一邊聽老師上課。當我站上講台時,不知為何,就想起了這段往事。看著台下聽我演講的學生,有人聚精會神的聽,有人聚精會神的吃早餐,有人既沒在聽也沒在吃早餐而是自顧自的補眠或者做自己的事。我忽然一凜,彷彿看見過去的自己。算一算,時間過得好快。如果十八年代表一個人可以從出生走到大一,那麼如今的我又走到第二個大一了。當一個人對於時間愈來愈有感覺的時候,就表示這人逐漸地在脫離年輕歲月了。

這就好比,當我走在校園,如果有同學遞給我社團活動宣傳單,我會偷笑,因為這表示在那人的眼裡,我可能還是學生,頂多是研究生,好像證明了我看起來沒有實際年齡那麼老。不過,一旦這麼想的時候,心底又有另一道聲音湧上,提醒自己:當你會為了這種事而竊喜時,便足以說明你的年紀不小了,因為,如果是真正的年輕人,是不會為這種事而偷笑、而暗爽的。

年輕人喜歡談未來,因為未來的時間好多,彷彿揮霍不完;老年人喜歡談過去,因為未來有限,只好開口閉口想當初」。我自私地以為,一個人在三、四十歲的時候,由於正好在人生的中點,因此既可談未來,也可談過去,而且極有可能比年輕人、老年人談得更深刻、更動人,因為此時此刻,經驗多了一點,智慧也長了一點,更能洞悉某些人與事,同時也尚未完全踏入嘮嘮叨叨的老化階段。難怪,我覺得現在看劇本,比以前更看得懂,也不得不令我推想,如果要多看劇本和多寫劇本,若非現在,更待何時!

QA時,有同學問我:會不會帶著創作的目的去旅行?」我的分享是,五年前我在北京自助旅行時,從來沒想過有一天會把這段旅程寫成一個劇本,因此我並沒有帶著創作的目的去旅行。當初去北京的動機很單純:沒去過北京,所以去玩一玩,順便看奧運。只是,「時間」有一種魔力,京奧之旅四年後的某一天,這段旅程忽然翻湧上來,使我放下原本的計畫,將〈星期一的京奧之旅〉寫完。

因此,時間會使一個演講者想起他的大一,會使一個快要四十歲的人想起青春,會使一個讀劇的人更能讀懂劇本,會使一個寫劇本的人開始動筆。

來源連結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