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缺一劇團:大宅門、月光光

文字: 吉米不蘭卡
網站: La Casa de JimmyBlanca

時間:2013.07.21  2:30PM
地點:國光劇團演藝中心
名稱:三缺一劇團  大宅門、月光光 (正式演出)
NOTE:建議先閱讀之前的預報文

 
因為之前的預報放了月光光的圖,所以正式心得文改放大宅門的VVN,但實際上我想講的跟演出沒什麼直接關係,但又其實非常有關係,所以我還是要講 (我好煩人啊 XD)

這場演出我推薦了個同事來看,這名同事進劇場的次數只有兩次,一次是今年六月親愛的劇團在華山的《收信快樂》,第二次就是三缺一的《大宅門、月光光》。看完演出後,這名同事跟我說,他終於知道為什麼我上次看完《收信快樂》會這麼生氣了。

怎樣算是一場好的演出?漂亮好看的演員、精彩絕妙的劇本、設計得當的舞台,這些都缺一不可。但最重要的一點,莫過於劇團用什麼樣的態度面對觀眾。這點可大可小,大到整場演出,小到劇團指引廁所方向。同事說,他在這場演出裡感受到了「劇團的用心」。最直接的一點,就是座位的安排。國光劇場原本是一鏡框式舞台 (可以把它想成是國家戲劇院或是城市舞台那種演出場地,有額外的座席),但為了演出需要,刻意在舞台上搭建階梯式的座位 (就是大家都坐在舞台上喔),並用黑布將四周給圍了起來。階梯的座席讓所有的觀眾都能有良好的視野觀賞演出,而非只能看到前排觀眾的後腦勺。此外,簡單清楚的前台提醒,也不會讓觀眾覺得自己是「必須被不停教育的壞小孩」。

成功的演出,不是只有演出本身而已,而是從決定要演出開始,來到售票宣傳設計,一路跑到演出結束,前後台人員與表演者共同帶給觀眾的一場旅程。或許今天這場三缺一的演出還是有缺點可挑,但推薦新朋友看戲 (還是新手觀眾不習慣的小劇場演出),新朋友不但喜歡,還能感受到作戲團隊的用心,對我來說,後者的反應才是更重要的。劇場的觀眾,特別是新觀眾,需要細細呵護經營。臺灣有這麼多認真做戲的團隊,值得更多人好好關注了解。

好,我嘮叨完了,可以來講心得了 (建議先閱讀之前的預報文)。

劇場真的是個很神奇的地方,僅是縮小了演員與觀眾的距離,再加上燈光、來個音樂,故事的氛圍就自然形成了。這兩齣小戲都比兩星期前的排好看許多啊!《大宅門》裡的VVN,力量更集中了,再加上觀眾適時回饋的笑聲,讓表演越來越順暢,演員表演上也就越發自信。《月光光》裡的藍光打在塑膠布上所反射出的銀白效果,讓整場戲真如沐浴在月光下,充滿著幽微的脈動。
 
上半場的《大宅門》是VVN的獨腳戲,雖說宣傳打著用京戲身段與腔調來說傳統東方家庭的故事,但實際上看演出時並沒有「一定要看到京戲樣貌」的先入為主,而是單純看著有趣的京戲模子,套用在這個兩千年來亙久不變的家庭劇上。因此,倒不會去認真追究演員是學了多少京戲功夫,學得的是皮毛還骨肉,畢竟這唱做念打都得要磨上個好幾年才能有個樣子。

不過,這VVN的故事還真是有點說不進裡兒去。雖說還是可以透過聲音與動作辨別不同的角色,但角色的差異性不夠強烈,角色間的過場銜接也不甚自然,再加上演員很緊張,無法完全地感到放鬆自在,讓演出多了生硬感。


下半場的《月光光》則用竹竿與塑膠布玩出了許多可能:除了實際上的物品/動物外 (女鬼、衣裳、昆蟲),還可代表飄動不安的大地、害怕發抖的「顆顆」聲響等,可算是將物件玩得非常豐富,並讓物件的功用不侷限在組成另一個有形的物件,而多了無形的氣氛營造與樣貌描述。

 

來源連結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