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陀劇場《步步驚笑》

文字: 于善祿
網站: LULUSHARP

時間:2013年9月22日,週日14:30
地點:新舞台

擔心四年前首演時,漏看了什麼細節,所以養好精神,全神貫注,再去看一遍。

表演能量似乎都有點低,每個演員似乎都留了一手,不灑潑,不使全力,整個戲看起來,疲軟無力,甚至連引發觀眾的笑的能量,都有點疲弱,皮笑肉不笑,笑得很淺。

在上半場中,也許最能吸睛提神的就是劉亮佐和卜學亮在火車月台所耍弄的帽子戲法,劉亮佐的兩頂帽子,和卜學亮的六頂帽子,再加上聲音表情與肢體動作的快速變換,兩人就在六、七個角色之間不斷變換。

英式幽默如何轉化得讓華人觀眾也能體會那些語言、儀態背後的節奏和格調?總覺得在語言、文化的轉譯過程中,有些文化底蘊是無法被百分之百傳遞的。另外,跟劇團的符號行銷以及觀眾的喜劇期待心理,似乎仍有一段落差,只達表層的效果,而未達文化的深層底蘊,總覺有幾許落寞乾澀,稍嫌可惜。

所以,原來坐在左手邊座位的林懷民,可能因為受不了而打盹兒,中場休息之後,就沒再返回座位了,雖然他在開演前,為幾位仰慕他的舞迷簽名。

其餘大部分意見,沒有太多改動與新發現,仍可參考http://mypaper.pchome.com.tw/yushanlu/post/1320396698 。

來源連結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