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藝穗節-「莎劇場:仲夏夜派對狂歡」笑鬧與流轉

劇目:莎劇場:仲夏夜派對狂歡
演出單位:莎劇場
演出地點:關渡山行巷弄劇場
看演時間:8/30、9/12


「莎劇場:仲夏夜派對狂歡」標題一開始就預告著一種慶典笑鬧的節奏,在關渡山行這處改建的老宅中演繹莎劇,也挑起觀眾的期待。

要搬演莎劇前,首先要思考就是如何有效地呈現翻譯劇,這也一直是翻譯劇本身要面對的問題。雖然仲夏夜之夢本身充滿節慶式的歡鬧,討論愛情的主題外,還加上劇中劇中帶來的詼諧,不像其他莎士比亞歷史劇需要面對大量文化背景脈絡,但莎劇的語言依舊繞口,同時也多少有文化翻譯的問題,這正是搬演團隊所需要解決的。

莎劇場在本次演出中,最搶眼的表現正是在於其如何巧妙地將文本結合空間運用,重新編輯節選過後的莎劇文本,搭配了大量的互動,轉化了原本翻譯本的生硬。

關渡山行場地有多個小型空間,筆者在看的時候不斷的驚嘆於其帶領觀眾流動的方式。莎劇場帶著我們在一個夏夜中移動,轉眼到小葉欖仁樹下,轉眼來到室內,再到流水旁,不斷流轉最後歸來,坐在軟床上觀戲,這是過去一般鏡框式的舞台絕對無法帶給觀眾的體驗。

例如,當仙王(Oberon)搖動樹枝,碰觸到著是真實的樹;當派克(Puck)四處跳躍時,踩踏的是真實的牆堵。在筆者觀第一場戲時,戀人們還冒雨在外演著樹林追逐戲,細雨微微中演戲雖辛苦,但也成功營造了野外的真實氛圍。

如此有生命感的空間,讓仲夏夜之夢也活躍起來,這次關渡山行完完全全配合著莎劇場的表演。

節目一開始觀眾被引領到樹下,看著戀人組合開場。編劇巧妙的省略了莎翁文本原本的安排,例如省略了一開始公爵Theseus所做的調停,也省略了Hermia父親的角色,直接讓戀人講述他們所面對的愛情抉擇。像這樣精簡化的動作可以有效讓觀眾聚焦。公爵的角色也在之後讓派克(Puck)扮演,稱之為市長,這樣的巧思也增添了派克這個角色的亮點與豐富。

本齣劇的換場也非常引人注意,在戀人組合結束後,由劇團成員進行吆喝,將觀眾視為要歐角的演員,帶著觀眾進入室內進行選角。而之後幾個轉場,也由仙子法瑞呼喚觀眾為仙子,帶著觀眾轉換場地。這樣的互動模式非常有趣,小小的建議是可以多多使用,每一次轉場可都使用這樣的模式,讓演員帶領觀眾移動,工作人員進行輔佐,可以讓觀眾更加投入。

在劇團組合中,筆者看了兩個版本的演出,差異是有無昆大姊(Quince)這個劇團領導的角色。有昆大姊的版本中,觀眾入座時,身邊就坐著巴先生(Bottom)這位演員,時不時與觀眾耳語,轉換位子。當昆大姊在解釋劇團將搬演的劇情與角色時,巴先生則對著觀眾竊竊私語,像是問著:「我覺得你比較漂亮,演這個西施小姐比較適合吧?」或是「你覺得我剛剛演得怎麼樣?」諸如此類的互動非常真實,讓觀眾身歷其境似乎就在歐角現場。而在第二個版本,少了昆大姊演員時,則是由巴先生直接向觀眾解釋。在這邊建議也許可以嘗試讓扮演劇團的兩位演員也座落在觀眾之間,多和觀眾做互動,拾撈起巴先生在第一版本中本來的功能。不過在少了一位演員的狀態下,巴先生依然能夠巧妙的打理起昆大姊的角色,也著實令人印象深刻。

後設劇/劇中劇要詼諧打動觀眾有一個要點,就是即使劇情再荒謬,演員都必須非常認真地搬演。在這裡可以看出劇團組合用心成功辦到了這一點。特別是最後一幕演戲的部分,劇團的成員都非常認真的演著這一齣「冗長的短劇」、「最悲的喜劇」。更有趣的是結合了讓觀眾成功地進入這些演員角色中。在看戲之前,由派克(Puck)扮演的市長很自然地將花束遞給一個男性觀眾,同時讓觀眾自然的瞭解這位男觀眾將扮演市長夫人的角色,成功引起笑點。導演也選擇將文本中的牆與月光的角色分派給觀眾,演出時,飾演牆的觀眾以可愛的姿勢站立著,月光則高舉著燈籠,著實營造出一種派對共享式的笑鬧氣氛。

演員表現上,除了劇團組合中巴先生的角色表現非常真實活躍,仙子組合也非常亮眼。仙王(Oberon)除了表現出仙王氣魄外,在觀察戀人組合時的一些小動作非常引人注意,扮演仙后(Titania)的演員也有將仙后的氣質襯托出來,而派克(Puck)的選角更將角色的精靈鬼怪詮釋出來。戀人組合中,扮演麗娜(Helena)的演員也表現出其因愛情失魂落魄的各種心情。

在文本處理上,很明顯可以注意到搬入許多在地化的文化語言。例如,很明顯提到北投、陽明山、國歌等等。例如,當巴先生唱著國歌後,仙后一醒充滿愛意的對他說「我將一心一德、貫徹始終」,或巴先生唱著自編的歌謠,帶著觀眾唱著「我的心撲通撲通跳」,或他唸著日語向大家告別,這些時刻都非常有趣而生動。這些種種的在地化讓莎劇更真實,讓觀眾更加融入。

然而,若是可以將這些在地化與白話更大幅的使用,將能夠讓這齣劇更為完善。由於台詞明顯暗示觀眾就身處在台灣,就在關渡山行,演員的台詞中,時間與空間應該也一併一致。例如,戀人組合中,廣平(Lysander)對著晶瑩(Hermia)提議要逃出京城,或是晶瑩說可能要出家,這些台詞與接下來的地點並未有一致性。戀人演員們也穿著古著,舉止與說話方式若古代民間劇的呈現。但是仙后曾經提到全球暖化,或是巴先生唱著國歌,與戀人組合的時空邏輯有了出入。

在台詞處理上,可以見到編劇很用心的處理著押韻。不過演員在表演時,面對這些非口語的台詞,明顯表現不一,押韻文言的對白讓有些表演情緒受到小小的限制,這可能也和演員本身表演經驗有關,是比較可惜之處。同時,演員的即興表演可能受到一些限制。例如有一幕,仙王要將派克舉起卻不小心沒穩住,若演員能及時反應,加入一些台詞便可以巧妙化解,但因為台詞都接得非常剛好,彼此環環相扣且押韻,要加入自己的語言本身就比較有困難。如果台詞中的時序邏輯若能夠統一一致,同時讓所有台詞皆完整的現代化、在地化、口語化,將會讓觀眾更加投入,更能成功製造出屬於台灣的仲夏夜之夢。不過編劇已經將莎翁本來的文本做了非常認真的篩選,故事更為精要,翻譯出的台詞也非常有趣精彩,已經打造出一個筆者從未見過,豐富而生動的仲夏夜之夢。

本齣劇的服裝設計也非常令人驚嘆,特別是仙子組合,隨處皆有細節可以觀賞,是一場視覺的饗宴。燈光也成功營造了一個美好的夏夜氛圍,當仙子法瑞手一張,懸掛在小葉欖仁樹上的燈泡們便閃亮,讓人感覺恍若置身於充滿奇蹟的空氣中。在最後結束時,再一次讚嘆導演使用這個空間的魅力,調度演員的遊走,讓演員置身於觀眾之中,讓觀眾坐落在演員四周,成功使用互動,營造後設戲劇的一個新的境界,打造了一個活潑新意的仲夏夜派對狂歡。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