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台北藝穗節演前預報】恍惚中…現在到第幾層了?_踉蹌鴕鳥_《集體恍惚》

文字: 淵淵
網站: 劇光之夏

  • 演出名稱: 《集體恍惚》
  • 演出團體: 踉蹌鴕鳥
  • 演出地點: WoolloomoolooXhibit(近捷運台北101/世貿站)
  • 演出時間:
  • 9/3 20:00
  • 9/4 20:00
  • 9/6 15:00
  • 9/6 19:30
                喜歡《全面啟動》的觀眾有福了! 現在小劇場裡面有《集體恍惚》,而且不用靠插管來穿梭現實與虛幻,只需要捧起你手上的香蕉(別懷疑,看演出的時候真的會給你一根可以吃的那種香蕉),它的乙酸乙酯就會帶你深入淺出三層世界-導演(身分)與演員/導演(角色)與角色/角色與角色的內心世界。

                會這樣分層是為了強調真實與虛幻。編劇主張,她想強調現代人的迷茫、空虛感。這個點子很有趣,也透過力道十足的表演,高頻的、瘋狂的詮釋了。但,「香蕉」究竟代表甚麼? 劇中演「導演」的演員對觀眾說:「香蕉代表,你知道的,就是你知道的那個意思。」這邊讓我遲疑,我覺得我知道的那個意思好像跟他想要我知道的不一樣……是我心術不正嗎? (我記得香蕉的符號是……黃色的那種,你知道的,我不用說白吧? )然而這齣劇裡面「香蕉」的符號和我們直接聯想的情慾無關。它只是一個比較好用的道具,一種可以變形成各種標靶的水果,可以吃。所以舞台上才能很乾淨,幾乎沒有甚麼別的道具。
               但,為甚麼是用「香蕉」而不是蘋果?「因為香蕉比較便宜而蘋果比較貴!」這句台詞嘗試想給觀眾一個合理的解釋(或許是劇團的肺腑之言)。 這個理由挺牽強,畢竟在觀眾要卸除自己對香蕉的既定成見,再植入編劇賦予的意義,可能比用甘蔗還困難。對了,甘蔗。假如用甘蔗的話,不但一樣可以握而且可以啃,還可以吐渣。我呸這個混亂沒營養只有甜味沒有飽足感的浮華世界。
              然而假如把香蕉所代表的「情慾」擴大到整個慾望界再放進劇裡面,也算是成全了一部分的初衷。雖然我們的慾望一開始指涉不同,但是至少我知道你想說的是慾望-假如用甘蔗,說不定會以為編劇想強調被壓迫的百姓(請查找: 日治時期株式會社)。從拿到香蕉嗅到乙酸乙酯開始,慾望、上癮、戒斷、妥協……最後送觀眾回到現實。因此,綜觀而論,儘管對於「香蕉還是不香蕉」有以上的批評,我還是認為這個劇本精緻度和完成度已經很高。雖然有一些沒有切分清楚、或是結構上可以再做一些起伏的點還有改進空間,但是它嘗試用一種比較隱晦的方式把觀念傳遞給觀眾,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後設」的這個手法,在起跑點上就佔了優勢,給觀眾非常過癮的看戲體驗。
{概念起源}(複製藝穗節官網資訊)
 
「真實的領土逐漸朽爛,殘跡藏在我們的荒漠內。」(尚布希亞,1981) 

<集體恍惚>一劇發想來自於當代人的離線焦慮, 
結合對當代社會的省思,如羅蘭巴特的神話學、布希亞的擬仿論、及詹明信的後現代社會論述, 
思考當代人的存在恐慌問題。 
這是一個後現代的文化,大量複製的年代,精神分裂的,自我零碎化的世界。 
當代世界已經缺少現實感,因為我們沒法確定現實從何開始從何結束,自我也成為一個人工的加工品。 
還有真實的自我存在嗎? 
當我剝去身上的符號,去除照片、貼文,赤裸裸地站在你面前,你認得出我嗎? 
或是,我認得出自己嗎? 
 
 
{相關連結}
  1. 踉蹌鴕鳥官方網站:http://stumblingostrich.github.io/
  2. 集體恍惚概念預告: https://goo.gl/mCWIrI
  3. 藝穗節官網資訊: http://www.taipeifringe.org/Program.aspx?PlayID=2139
 

{演職人員}
製作/編導:邱奕嘉 
製作/行銷:翁念懿 
演員(姓氏排列) 
何岡娗、林柔君、林奕達、許瑜容、許育瑋 
製作協力:涂憶君 、陳亦愷 
導演助理:董建凱、王姿雯 
舞台設計:林于裴 
舞台設計協力:陳亦愷、邱奕雯 
聲音設計:林亭㚬 
燈光設計:菜苗條、陳雅聞 
服裝設計:姚佳吟 
宣傳片導演:林伯諺 
宣傳片攝影/剪接:郭世宣 
行銷企劃:涂憶君 、邱雅心 
網頁製作:蔡明真 
前台協力:陳廷亦 

主視覺設計:Jay彭冠傑 
主視覺攝影:果得Super 

{詳情請洽兩廳院購票,此非業配文,力求公正客觀}

來源連結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