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本課學期結束

文字: 周力德
網站: Messenger’s Blog

本學期在中正大學開的劇本課告一段落。十八週以來,帶領著學生認識人物、場景、故事大綱、台詞等劇本必備元素,直到每位同學寫就一齣獨幕劇或多幕戲。十四位修課學生中有十二位如期完成劇本,在最後一堂課上,我特別鼓勵地道出:「對於劇本寫作陌生大於嫻熟的你們能在四個月左右從無到有的寫出一個劇本,應要肯定自己具備編劇的基本能力,給自己更多一些創作的信心!」

說這句話之前,這十二位同學剛完成了讀劇。由於課堂時間有限,我規定每人最多十分鐘,上台發表自己的劇本。發表的內容包括三個部分,第一,簡單地介紹你的劇本,包括主要人物與劇情大綱;第二,簡單地介紹你要讀劇的片段,包括這場戲之前發生了什麼,如何來到這場,也就是上下文(context)的說明;第三,尋找你覺得適合扮演劇中人的聲優,朗讀這個選段。不同的學生對於這三部分的時間配置會有不同的作法,他們多半將前二者縮短,給予讀劇更多的時間。

為了避免前二者佔去太多時間,同學們不得不想辦法簡單介紹自己的劇本。我搬出在求學階段的一句老生常談,幾乎教編導的老師們都會這樣提醒學生:用簡單扼要的方式告訴我你這齣戲(劇本)在說什麼,用一句話來說。」於是,「給劇本(或者,給要導的戲)一句話」便成為我日後的某種素養。中正大學的學生資質頗優、一點就通,立刻領略到這個方法對於寫劇本的幫助,最後找出歸納全劇的幾句簡單話語,使台下觀眾在寥寥數語中,便掌握了劇本梗概。

讀劇發表的流程一個接一個,所有人完成後我再進行總講評。同學們的認真與讀劇表現超乎我的預期,使我忍不住對台上的每一位大聲鼓掌以表達我的驚喜。雖然每人的時間壓在十分鐘,但皆能把握這有限的時間去做最大的發揮,當然,可能是期末考的關係使得他們比平常多了些嚴謹與緊張,但更重要的是劇本要透過聲優同學呈現在觀眾面前,這種帶著大量興奮卻又擔心自己表現不佳的情緒交織在一起,又看到其他同學的慎重其事,便也同時激發了自身求好心切的能量。

總講評時,我們圍坐一圈(也是本學期最後一個圓圈),特地前來觀賞的詩佩與明純老師提出了相當細緻的觀察與中肯的建議。當初,我會決定以圍坐一圈的方式來授課,主要想營造一個相對而言較為平等的空間:每位學生並非對著講台上的老師,這樣只會看到講師的臉與同學的背。既是小班制,就應設法讓每人看見彼此的臉,面對面的交換意見、彼此分享。於是,除了聽蔡孟芬演講那次之外,我們就這樣圓了四個月。隨著教學經驗的增長,我愈來愈覺得學習環境的重要性,不可避免地會影響學生的參與感和主動性。我不敢說這個圓是使大家感到平等與友善的最佳方法,但它是我目前所能想到最好的互動方式。它使每個人看見與被看見,而對於編劇而言,沒有比能看見每人(推及至每個劇中人)更基本的事了。

十二個劇本中,大多數以夢想或/和情感(親情、愛情、友情)為題材,而這也反映出學生們對於生活的感受與嚮往。我起初鼓勵他們從自身出發來誠懇地面對創作,後來發現他們就像是一面鏡子,使我照見自身的過往:夢想、情感又何嘗不是我年少時的強烈渴望。望著圍坐在身邊的他們,我不只一次的看見過去的自己,思考著他們與我的差別。或許我們之間的差異就在於他們在資料的搜索能力上更為強大吧:只要氣定神閒的滑手機,一分鐘後便能查出一件需要確認的重要訊息,這是當年的我做不到也想像不到的事。因此,對於十二個劇本或多或少所流露出的手機化、網路化、螢幕化傾向,毋需太過驚訝。因為有怎樣的生活,就有怎樣的劇作。

讀劇之後,有人說當聽到自己的劇本被讀出來,整個人激動的在起雞皮疙瘩;有人說讀劇重拾了過去對表演的熱情與美好回憶。我提醒大家,不要把這堂課當成劇本創作的終點,也不要把分數看得太重。劇本要想精進,多讀、多寫是王道;多寫必能日起有功,多讀可作為借鏡以補自身之不足。

我沒說出的是,這些話也在自我勉勵。

最後,這十二個劇本為我開啟十二道窗,使我得以窺探更年輕張揚、生機無限的世界,教學相長,授課者也增長了見識。謝謝你們!

來源連結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