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磨課師課程「華文戲劇概論」學生的第七封信

文字: 于善祿
網站: LULUSHARP

前幾天(1月26日)和四位同事到台中逢甲大學出席參加由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指導、教育部磨課師分項計畫辦公室所主辦的「2015磨課師課程經營國際研討會──磨課師課程推動成果觀摩暨徵件說明會」,場面算是浩大,兩天的議程,我只參與了第一天,除了專題演講之外,主要還是去觀摩其它的磨課師課程設計、製作的經驗,以及認識翻轉教室的分享案例,看看別人,想想自己,他山之石,可以攻錯,這趟的學習收獲還不少,不管是修正原本的課程規劃,或是規劃新的課程,都令我引發了許多想法,也增添了不少信心。

早上的第一場專題演講,邀請到加拿大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UBC)的資深副校長Jeff Miller,以「Sustaining innovation: emerging models for MOOC design, production and delivery」為題,分享他們的執行經驗,並接受現場幾位來賓所提的問題。其實聽完之後,我感覺他們所開展的情況,以及所遭遇到的瓶頸與問題,跟我們差不了多少,尤其是幾乎當天所有人都有的共同經驗,就是磨課師的完課率偏低,很多人都只是進到課程裡頭逛逛就走了,有更多人只是看課程影片內容,但作業就不做也不寫,和過去網路教學的學習者習性幾乎沒什麼差別,開課者對於學習者又沒有什麼強制性,做得要死要活,很可能迎來的只是網路潛水學習者的冷屁股。這種情況不用說,在我們這門「華文戲劇概論」課,也是同樣如此。說實話,有時候這種情形對於開課團隊來說,既令人灰心,卻又是一項挑戰。

這就和第二場專題演講的內容有點關係,雖然主講的葡萄牙Universidade Aberta教授Pedro Isaias無法親臨現場,但是他仍用遠距視訊的方式,以「E-Learning, MOOCs and Empathic Information Systems」為題,說明了情感科技如何運用在網路學習者的學習反應。尤其像我們這門課也漸漸地接近尾聲了,我必須先感謝那些一直緊密跟著課程學習到現在,而且盡心盡力在寫繳作業的同學,也要跟那些可能還是習慣只看不寫的同學說,希望這門課還是能夠激發你們一些省思,尤其是對自身文化與歷史的認同,以及其它地區文化與歷史的關切(台灣的同學似乎在這方面的表現較弱,少數同學更顯得對歷史文化溯源毫無興趣,對臨近周遭的華人地區文化與現實也無所關注,缺乏歷史感,也缺乏國際觀,似乎某種程度地反映了當代台灣社會的精神面向)。話頭再拉回Pedro Isaias的演講,其中穿插了一段CNN的科技報導,內容是說麻省理工學院的某個研究計畫,研發出一套情感科技機器人,可以幫助學齡前的孩童互動學習;我看到那些稚嫩的孩童臉龐上,面對這些機器人,露出偏執無騖的笑容,其實心裡充滿了感慨,這即將成長的世代,竟也是滿心歡喜擁抱機器與科技的世代,情感科技,情感科技,有了科技,就怕原真的人際情感不見了,免不了出現越來越多的「鄭捷」。

簡單的午飯之後,下午便分成三大組進行研討,分別有三大時段、九個組別,依次是課程設計、學習平臺、學校推動機制、課程製作、智財權與OERs、課程應用模式、學習成效評量、翻轉教室、校際合作規劃與推動。由於不可能聽到所有的內容,只能和同事分工合作,我挑的多半都還是跟課程規劃比較相關的,看到一些不錯的設計內容與形式,也的確能刺激未來規劃新課的想像,不論好壞與否,我覺得現在大家都還在摸著石頭過河,邊學邊做,從錯誤中修正、精進,希望未來的磨課師,能夠真正成為全民、終生、無遠弗界的學習風潮,並期待學分認定、課程認證、課程行銷等延伸服務,能夠逐一落實。

來源連結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