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門2:春鬥2014 (春鬥主場)

文字: 吉米不蘭卡
網站: La Casa de JimmyBlanca

時間:2014.04.19 2:30PM

名稱:雲門2  春鬥2014 (春鬥主場)
地點:新舞台

雲門2的《春鬥2014》是新舞臺吹熄燈號前的最後兩檔作品。實體的硬體設備想必是留不住了,但新舞風若就這樣停掉,非常可惜啊!我很晚才開始看舞,又或者說,認真看舞。進場前,我特地細細看過一輪新舞台二樓的新舞風海報,有點感傷,希望這樣的節目製作方式能夠繼續下去,我很需要被餵養啊!

雲門2已經15年了,春鬥也陸陸續續辦了好些時間,但這卻是我的春鬥初體驗。總共有三個編舞家、三檔演出。每個段落演出前,雲2的藝術總監鄭宗龍會出來簡短介紹舞作

◎ 杜連魁 Dorian Gray (編舞鄭宗龍)

這是從編舞家拿來練習英文的有聲書開始。由於編舞家會一直重複聽著要使用的音樂,說著王爾德《格雷的畫像》的英文CD,不知不覺中在編舞家的腦袋裡出現了畫面與動作。爾後又讀了改寫《格雷的畫像》的《杜連魁》,因而有了這樣的一個作品。

一開始用廟會的鑼鼓聲響開場,有穿著布衣的市井小民,還有那麼點裝模作樣、(該是) 穿著色彩鮮艷的道姑,鏗鏘震天的請神請靈,卻從長板凳下請出了黑摸摸的邪魔。俊美的男子遊樂世間,邪魔則替其受苦受罪,被囚禁於一方之地,任憑濃烈闇黑的醜陋噁心,不停歇的加諸於身。慢慢地,邪魔的爪子向外延伸,爬出限制 (場上的黑色圈圈),爬向男子。兩相交換下,成了來到面前又醜又老的佝僂怪物。

《杜連魁》是三段舞作裡,我最喜歡的。雖說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但結合的元素多樣新穎,就連時不時穿插其中的英文故事朗讀,都與舞者的動作連動。舞台上長時間有「明亮」的男子於人間逍遙、戀上美麗女子,和一旁孤獨站立、看不清楚臉龐的「黑暗」魔物,兩者成了明顯對比。隨著時間一分一秒過去,魔物被灌溉餵養的越來越強大。並非軀體的龐然大物,而是那刻意扭曲的爬行動作,以及靜止時所擺出的畸形之姿,都不像是人世間該有的產物,不自然得令人驚恐。更別說最後爬出了鏡框,來到黑幕之前,變成跳脫演出本身,存在於另一個時空的夢靨。




◎ 浮動的房間 Floating Domain (編舞:黃翊)

昨晚的小記寫到,感覺上像是有很多主題的房間,由不同關係的兩人組成:親子、男女等。可惜的是敘事脈絡不明,焦點不集中,我一直在裡頭迷路啊!經過一晚思考後,稍微梳理了自己的理解。與其說是多個房間,不如說是最起初的白衣女子的心理狀態,被各式各樣的情緒與情境填滿:有爭執、暴力、入侵、情慾等。場上一直有台牽著長線的圓盤電話,且將它思考成與外界連通的唯一管道。

因此,演出便沒有時間與空間的區別,而是一連串混亂跳動的思緒紛飛。利用光影與聲響作出開關門的動作,好讓觀眾可以偷窺女子的私密情事。而這當中最隱晦不為人知的,便是與生俱來的人的本能:愛與慾。雖說燈光昏暗,但場上的男女形象卻很明顯。一場勢力相當、火藥味與火花都十足的爭吵 (單手解bra啊…);又一場純白無瑕、慢動作且優雅的水乳交融,在在都看得是令人心情浮躁又激動。

不過,這些激情最終只能存在於女子最深層的角落:安安靜靜的,伴著像是記憶碎片般的點點螢火,休息睡去。




◎ Yaangad‧椏幹  Yaangad (編舞:布拉瑞揚‧帕格勒法)

「椏幹」在排灣族語是「生命」的意思。舞台上有座微微高起的黃土堆,一旁擺起了一支Y字型的白色枯木,桑布伊坐在枯木邊,猶如帶生也帶死的引渡人,用著能點亮天地、充滿洗滌感的嘹亮嗓音,唱領著眾人回家。這回到的家,可能是實際出生的地方,也或許是血緣初始之地。最主要的,是喚醒「何以為我,因而走向「如此為我」的覺醒。

然而,我對於這組演出卻很無感。不是說演出不好,歌者舞者都很棒,但對於「生命是古老原始的呼喊」、「漫天的黃沙泥土是鄉愁的寄託」、「緩慢痛苦、修煉尋根」的模式,已然有太多作品提到,所以不太能感動我了。





.

來源連結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