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迷投稿]:評三缺一劇團《巷子裡的女人》

陳慶龍
appilto

劇名:巷子裡的女人
演出:三缺一劇團
編/導/演:魏雋展
聯合編導:陳亮君 陳威宇
執行製作:李玉嵐 鄭成功r
燈光設計:賴科竹
舞台設計:陳威宇
服裝設計:黃小貓
地點:華山劇場中二館
時間:2006年11月26日 14:30

誠懇的告白儀式
第一次看魏雋展的表演,聽取了這一段全長1個小時半改編真人真事的獨角戲。再看見魏雋展在節目單說:「我想把以前一個女人的樣貌放進戲裡..」然筆者相信故事不單單只是解構了魏雋展的內心世界。

在戲裡筆者可以看見釵h的自我設問中,拋致的對象已經不是魏雋展一人,與其經歷這場儀式的觀眾們也同樣經歷這樣的洗禮而有所獲得。

此戲筆者界定為魏雋展的個人洗禮儀式,除了在戲的結構上符合了一種儀式對開始與結束明確的重視以外。還有一種個人內在的釋放與感染,
如何辨別真實的存在?魏雋展坦承的說:「感覺真實,不代表真實,因為有另一個更大的真實在背後,操縱這個真實的感覺...」羅伯特.麥基在《故事》一書中也說道:「真實要在表面現象之後,之外,之內,之下尋找。」這麼說,所謂的真實必然就不是在和盤托出下就得以完成的。真實其實還有與現實更為形而上關係存在,無論是要將故事選擇在何種形式下過濾完成。故事縱使是為了達到自我完成的洗禮,而過程也必然會感染到觀眾身上。說故事的人在過程中必然有所獲得,觀眾也必然由分享過程中得到更大的檢視和體會。

最可怕的情況是,如果呈現的只不過是一連串創作者的流水賬又或是創作了虛構的流水帳,創作者獲得的是一種假像的洗禮或是虛構的滿足,而叫苦連天的卻是觀眾,觀眾這視到底是應該感嘆不該買票,還是該痛罵這是一種欺場?

魏雋展選擇的分享,是經過戲味處理的真實分享,在這樣的獨角戲裡,魏雋展所所塑造的這位同名同姓角色,活生生呈現了一個對感情焦慮的男人面貌。他沒有優美的嬌柔造做,也沒有任何的刻意修飾,有時反而更放大揭露,選擇了更血淋淋卻不煽情的方式呈現在觀眾面前。

這樣的分享是誠懇的,筆者感受到這位表演者的全然與決心。戲劇的起源本就是一種儀式型態,從公然認定的源頭古希臘的祭祀,又或是於1910年由維也納的精神科醫生J. L. Moreno (1889年– 1974年)於美國紐約成立的心理劇中心,藉由戲劇表演來進行心理治療的方式,其實都是與儀式給予心靈洗禮的源頭作為出發的。

基督教的告解也可歸類於一種藉由舒發而達致救贖的儀式。而回到一種劇場性質的互動上,屬於儀式性的劇場形式一直都被當代劇場重視其重要性,也因此,劇場成為一種交流之地,也是一種給予與獲得的交換。

場上的那扇門,象徵某種心室的門,方方格格的櫃子可以象徵某種心靈的置物,走出了大門,也野N表著走出了某種心靈的恐懼。可是這並非只是狹義地定義於某種同志情結而已,反而走出去的行為,是自我的一種發現,藉由這個發現,才能夠更認識自己。

有趣的是,魏雋展這個角色在戲的最後表示,他再也沒有開門恐懼症了,反而是對開門這件事屢試不爽。

而關於遇見第四個女人的說法最後也演變成了角色的戲劇動機,(據魏雋展遇見的相士告知其生命第四個女人將會是她的真愛)這樣的戲劇動機顯然成為了所謂夢想追求的名詞代換。而在追求上無法達成的轉換,魏雋展開始以小數點來區分3.1個女友,3.2個女友,一直到3.1416個女友是目前在戲的訊息上知道的現況。(但是從數學的邏輯推演,小數點的無限增值只會永遠趨近予1,故此距離4其實還是滿遙不可及的。)但這個轉換至少讓觀眾知道,魏雋展沒有放棄希望。神諭是死的,而人是活的。這種打破宿命論的人本思想雖不是創舉,但也的確振奮了一回人心。

當然,筆者的立場並不會在心理劇的角度去揣測表演者的獲得或是啟發,(心理劇通常是無法重覆演練及一次性的。)因為那畢竟不是僅次一場的戲,反而這一再反覆的開始與結束,才是表演者所經歷到的儀式過程。

聽一個人說故事90分鐘容易疲乏,獨角戲常使用的形式之一即為一人分飾多角,「巷子裡的女人」也採用相同的策略,並且將策略活用為“我之於他們”及“他們之於我”的視角作為更具深度的自我審視。這樣的策略一來豐富了獨角戲的客觀及厚度,二來也增加了戲的娛樂性。

戲雖圍繞在個人的分享,卻還是能保留議題性及留給觀眾思考空間,並沒有樣板說教的意味存在。也更因為角色有統一連貫的戲劇動機,故不致結構潰散而淪為愛情流水帳。

而屬於窺探人性這一面,戲也的確滿足了觀眾這部分的好奇心,魏雋展沒把該隱瞞的隱瞞了,反而是更大刺刺地讓觀眾看見。誠實與誠懇固然是儀式的必經之路,然而還能夠兼具戲劇的娛樂效果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筆者反而多是會心而笑的,看見一個表演者的誠懇分享,就像在聽見一個友人向自己娓娓道來一般。筆者相信誠懇的給予定會獲得誠懇的回饋。對於這齣戲所給予的贊賞,也必然相當值得。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