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六屆馬樂侯文化管理研討會

作者:王瑋廉
站台:王瑋廉的新聞台

日期:2007年3月20日~22日
地點:文化大學大新館
主辦: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法國文化部

第六屆「馬樂侯文化管理研討會」的主題為——表演藝術政策、管理與經營。上網查詢了前面幾屆的議題:「地方社會、經濟與文化發展」(第五屆)、「法國工業遺址的保存與再利用」(第四屆)、「文化資產」(第三屆)、「法國電影工業現況及政府政策」(第一屆),第二屆的資訊則付之闕如(推測可能為「圖書館管理」)。

馬樂侯(André Malraux)創立法國文化部,亦是第一任文化部部長(1958-1969),並奠定了法國這半個世紀以來的文化政策走向,研討會以此為名。台灣文建會 意欲向文化大國法國取經,因此連續辦了六年的文化管理研討會,請來法國專家,針對各類文化議題開講。聽說文建會每一年都在想著能夠變身為「文化部」。

由於表演藝術生態的不同,無論法國專家在台上講得口沫橫飛、頭頭是道,與台下的聽眾總有著根本背景上的差異,因此無法產生更進一步的互動。這次請來的三位 講者,一是法國文化部亞洲與太平洋區的專員羅虹(Marie-Christine Lorang),一位是公立劇院經營者堤伯(Didier Thibaut),還有一位是私人劇院的經營者馮克(Federic Franck),除了羅虹在第一天的第一場討論會——「文化」國家級要務——清楚地簡介了法國文化部的歷史沿革,以及國家文化政策的目標與方向之外,其餘 都在討論法國公立劇院與私人劇院的經營概況。然而,台灣除了台北一家兩廳院之外,又有多少公私立劇院在積極經營著自己劇院的文化事業呢?

「文化民主化」是法國文化政策一貫的目標,為了將原本僅屬於王公貴族、上層階級的「藝術」普及於民,法國以政府的力量主導,在各省、各城鎮成立地方文化中 心,而後因經濟不景氣,或是地方辦理的諸多問題,國家幾次積極地介入、引導——先減少大型硬體建設,同時促使地方文化中心轉型成為多元的藝文發展空間,並 將各地方文化中心連結成各種網絡,促進整體的運作。「文化之家」便是轉型後的文化中心,它肩負三重任務:(1)成為各類型表演藝術的創作中心(2)成為各 類跨領域藝術的推廣、交流中心(3)成為觀眾的參與中心。

上述,對台灣藝術文化工作者來說,可能只是一種「理論」、「遠景」,但對於法國而言,卻是他們一步一步走來的實際操作經驗。法國人認為藝術文化不是商品, 且需要由政府負責推動的工作,由於大革命後對民主的堅信,政府不遺餘力地將藝術文化落實在各地方。從他們的言談當中可以知道,是他們在治理他們的國家:人 民組織政府,政府機器執行民意。這當中的裂縫固然有,但絕非鴻溝。

果然「民主意識」必須來自於整個民族普遍性的覺醒,就像藝術文化,必需起自於民眾的生活;否則國家機器將只是為虎作帳的合理化工具,就像我們一樣有很多的文化中心,但缺乏普遍性的「文化意識」,就只能拿來養蚊子。

藝術該怎麼推廣?當我們效法典範的同時,是否避免了片面式的建置。羅虹在說明法國文化部的運作背景時,明確地說到,「文化政策必須扣合在國家整體政策之 中,包括社會政策、經貿政策,唯有如此,才能夠將文化緊緊地綁在國家運作之中,不致被排擠掉。」在基層的操作上,法國政府促使藝術家與民眾直接接觸,讓推 廣的任務直接由藝術家來做,由藝術家跟民眾解釋、對話,打通藝術交流的管道。「降低門檻,增加接觸面」。然而這個聽起來「不足為奇」、「理所當然」的想 法,是需要有能力的政府,以及清楚的文化目標才得以實踐的!

法國每年全國預算,有百分之一,用在文化上。

今年是「歐盟」成立五十週年,歐洲國家意識到結盟合作的重要,於是一步步將彼此整合連結起來。席間,講者不時地提到,如何面對「文化的多樣性」,是當今法 國文化部思索的重點。歐洲各國間的移民,帶來的不只是經濟上的影響,更產生文化上的交集。因此在每一個人的身上,都重疊著多樣的文化,再由這些人,表現出 多樣的文化風貌。法國政府正思考著,在這樣的現況中,「法國文化」會是什麼樣貌?

第二天下午,有一位台灣原住民藝術家提問,想要請教關於多種族共存下的文化政策,台上的三位法國講者皆表示,自己沒有能力在這個議題上發表意見,因為法國 沒有「原住民」的議題,儘管法國有布列塔尼(Bretagne)的區域性文化,但基本上並不置外於法國文化體系。反觀台灣,我們有我們獨特的歷史背景、文 化現況,除卻硬體建設上的「治理」,我們政府又在以怎麼樣宏觀的眼光「策定」方向呢?(引破報總編黃孫權之語:我們只有文化治理,沒有文化政策。)

最後一天,對我來說也是最精彩的一天,由台灣藝文工作者進行經驗分享。上午由平珩主持,雲門舞集執行總監葉玟玟、大大樹音樂圖像製作人鍾適芳分享跨國合作 的經驗。下午由陳琪主持,兩廳院行銷部經理劉家渝分享與企業合作的經驗。經由這些具豐富製作經驗的工作者分享,同時與法國講者交流,才使得這次工作坊「落 實」到我們生活的場域,扣合回台灣實際的生態與經驗。其中劉家渝精彩的「行銷策略」分享,簡直讓法國三位講者傻眼,就連需要自給自足的私人劇院代表馮克先 生,都表示法國藝文工作者對企業是抱持「不信任」的態度,因此劇院、團體很少和企業「掛勾」。他強調,創作者的自由是最重要的,但看到台灣藝文團體與企業 的關係,也讓他們反思自己在「藝企結盟」的操作,尚處在起步的階段。

三天研討會緊鑼密鼓,從法國文化部的介紹,到劇院節目的製作與行銷,公私立劇院的現況與經營,文化觀念與觀眾,以及法國表演藝術的困境與未來。三位法國講 者拿自己的經驗,作為一個參考對照的樣本。最後一天,在台灣藝文工作者報告時,文建會第三處的人員也現場回應,認為政府補助並非不足,而是劇院、劇團經營 不善,造成赤字。於是,有段時間,又看見一陣官與民的你來我往,各說各話,難以聚焦。

同行的朋友說:「就算成立了文化部又如何呢?還不是 只是政府執行各自黨派利益的工具。我們也有教育部啊!可我們的教育部長又都在做些什麼呢?」聽者無不默默點頭。我說:「也釦a!不過,當一個國家會去成立 一個文化部會,至少反映了這個國家願意花心思在文化領域,至少,在制度結構上,也能有更多運作的可能和資源吧!」

坐在文化大學城中部的大新館,六樓落地窗邊,手裡捧著吃到一半的便當。國軍藝文活動中心就在前方,不過看不到,中正紀念堂在後方不遠處,不過也不清楚命運會如何。這就是我的「第六屆馬樂侯文化管理研討會」,在「霧外江山看不真」*的年代。

*「霧外江山看不真,只憑雞犬認前村。渡船滿板霜如雪,印我青鞋第一人。」《庚子正月五日曉過大臬渡》,楊萬里(1127-1206),南宋詩人。

One Comment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