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啟元:視覺、聽覺而後感覺

作者:田啟元
原載:中國時報950527第46版-藝術開講

視覺、聽覺而後感覺
田啟元

    就 創作者而言,每個人有每個人所表現的方法和手段及所預期的。這裡無所謂那一種方式是比較好或比較對的。所有劇場美學的論述都是前人的經驗邏輯,因此反應該 是參數座標系統,而非規章法典。我自己在劇場中是強調視覺先於聽覺的。因為光波跑得比聲波快,先讓大家「看到」之後「聽到」然後「身體感受到」。由視覺進 入的手法來看,色彩、空間、造型、光與質感是必須被認真而翔實的考慮著。包括這些元素本身的物理和心理的特性。因創作本身的需要而有不同的著力點。這一切 以創作預期為依歸,而非突顯其官能上的刺激。聽覺和其他官能扮演著相對性的任務。以達到一種整體的目的性。《平方》、《白水》是由身體造型開始的視覺任 務。《阿女》、《瑪莉瑪蓮》則是由色彩和心理機制開始的。和吳素君合作的《魔宴彌撒》,光線和幾何學是箇中關鍵。在處理視覺的議題上,我們同時處理「怎麼 看?」「看什麼?」的問題。這樣可以幫助我們不致落於本身的盲點。

    在創作上如果我們問「為什麼要這樣?」是不是也有空間容得下「為什麼 不?」的想法。在這個長期制式的教育生活中,大部分的我們都傾向於抓到一種立即而現實的美感,卻沒有花同樣的力去探討何謂「不美」。其實即使如流行服飾、 化妝、髮型這樣的通俗美學,都在不斷的顛覆自己,求得生存的新契機。做為一個比較傾向原創的人,難道不該顛覆自己。如果有所謂定型的風格化,我想那大概不是溢美或期許而是一種警訊吧!


田啟元專題-19950527-中國時報-46-田啟元-戲我愛我做+視覺聽覺而後感覺-田啟元-中間圖說

田啟元專題-19950527-中國時報-46-田啟元-視覺、聽覺而後感覺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