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羈絆的浮光掠影──《布萊頓海灘的回憶》

作者:WeiChi
新聞台:戲子雜記

演出名稱:《布萊頓海灘的回憶》
演出團體:台灣大學戲劇學系獨立呈現
演出日期:2007/08/05
演出地點:台大戲劇系106教室

自 民國60年代起,台灣開始引介西方戲劇,不斷在舞台上搬演西方劇本的譯本,直至今日仍然如此。演出翻譯劇本時,文化向來是一大難題,如人名、地名的處理方 式,而特殊時空背景裡才出現的專有名詞則更加棘手。因此很多的創作者會選擇規避此一問題,淡化掉劇本之中的背景脈絡,專心處理劇情發展及人物塑造。然而, 在某些狀況之中,時代可能扮演著無法切割的角色,《布萊頓海灘的回憶》(Brighton Beach Memoirs)即是如此。

《布 萊頓海灘的回憶》為美國知名通俗劇作本尼爾.賽門(Neil Simon)的半自傳作品,內容涉及到1937年的美國,15歲男孩眼中所見到的貧窮家庭生活。劇本以親情為重要主軸,引入了失業、飢餓、戰爭、勞工等與 該時代生活關係密切的元素,透過正經歷青春期對異性好奇的小孩,以童年回憶的方式,構成一個無關現實苦痛的觀景窗來美化該時期生活,勾勒出一副美好的家庭 圖像。

此次台大戲劇系學生選取此一劇本做個人的獨立呈現,縱然演出有釵h問題:劇本熟悉度,走位調度,道具的時代考證,舞台佈景等都還有 加強的空間,但這些不足都能從製作時間不足或資源缺乏來理解。事實上,在積極掙脫文本,個人自主創作當道的台灣劇場,願意取材自現有文本,嘗試在舞台上再 現一個故事,已經是難能可貴。但是,有件事是不受限於時間金錢,應該處理卻未能展現:與時代的對話。

可能受限於本劇原本全長近三小時,不 但不做大幅刪減,創作者很明顯地略過本劇的時空環境:1937年處於經濟大蕭條的美國。該時期的社會動盪在本劇於1983年寫成之時,仍應處於多數民眾的 記憶之中,所以文本裡雖然沒對那一年代的生活環境做一深入的描述,但從角色的對談所流露的片段訊息,配合1983年以降美國觀眾的回憶,依舊可以體會這個 家庭不僅體現了親情這種普世性的議題,更反映了經濟大蕭條時期,底下階層所面臨的生活困境(不論劇作家做了多少美化),因此亦使本劇具備了特殊性。

然 而創作者刻意不與文本時代做對話,也沒有設法讓觀眾理解當時的時代面貌,故劇中事件失去了特殊性,僅具有普世性。不管是父親失業的問題,小男生初逢青春 期,仍至於姊妹不合以及小女生所做的明星夢,這些其實是隨處可見的事件,甚至可說每個人多少都會有類似的經驗。劇中每個角色都是小人物,但因為他們生活在 特別的時代,所以他們認真活著才有其特殊意義,才能感動人。拿掉了時代,也就拿掉了人物的獨特性,於是,普遍經驗固然能讓觀眾會心一笑,事實上卻也因此使 得演出缺乏著力點,觀眾可以聽見角色情感的吶喊,卻少了一點對於這些人們苦痛的理解。

不可否認的是,要讓現今生活富裕,幾乎不太可能有窮 困生活經驗的台灣年輕觀眾了解經濟大蕭條的美國社會,確實存在相當的難度。但是劇本明顯地需要時代脈動來支撐起人物之時,此一問題就成了創作者無法迴避的 責任。不管是從嚴格地再現當時的生活方式,直接把文本移植成台灣生活,或是更基進地解構劇本,讓兩個異地時空產生對話,都是可能的處理方式。可惜搬演者沒 有處理,僅意圖讓劇本自行發聲,忽略了有時候創作者必須扮演傳聲筒的角色,讓與觀眾距離遙遠的劇本聲音能傳到觀者的心裡。《布萊頓海灘的回憶》就因此而失 語,沒有辦法與欣賞者產生實質的對話。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