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劇場。人》:從小劇場實踐到文化創意產業

跨界劇場人
文:莫兆忠(澳門劇場工作者)

書名:跨界劇場‧人
作者:林乃文
出版:秀威資訊(2007.8.31)

「小 劇場」是什麼?對很多在澳門搞劇場的朋友來說,「小劇場」就是在小型場地演出的劇場;有時,我也會將自己搞的一些演出稱為「小劇場」,為的是要跟在文化中 心的演出有個明顯的界線;對於一些對外地劇場發展有些見識的人來說,「小劇場」的定義似乎就等同於「台灣小劇場」,而大部份正在談「小劇場」的澳門劇人, 絕大部份都沒有參與或經驗過,所謂「台灣小劇場」,對我們而言,那其實只是學者專家在論文和研究中的「台灣小劇場」,我不是要貶抑前人研究的價值,而是我 常常想到:究竟那些真正的小劇場參與者會說些什麼,或不要說些什麼?

林乃文的《跨界劇場。人》不是一部有關「台灣小劇場」的學術著作,相反,閱讀時更像一位朋友在為你介紹那就在身邊的小劇場工作者。「藝術家」是令人仰望的,而「工作者」則讓人有種「現在進行式」的實踐狀態,他們不是處於被研究的活化石,而是進行人中的實踐者。

當前台北小劇場的實踐者
書 中的第一章名為「小劇場青年特寫」,參與訪談的實踐者都不是純粹站在台前的演員或舞者,即使參與表演的,同時亦跨足整個演出中的創作崗位如音樂創作、空間 設計、服裝設計、身體訓練、編導或行政等,也有小劇場的新生代和身心障礙者的小劇場;「跨界」,是當代小劇場的美學特徵,亦是小劇場生態的必然產物,因為 沒有人可以在同一個職位下維持生計,正如書中提到的一些劇場音樂創作人或服裝設計師,其主要收入來源是商業廣告設計、廣告音樂或為知名歌星編曲等。跟很多 「小劇場」論述最大區別的是,這是一部讓行外人都能看懂的,關於當前台北小劇場生態的入門書,讓一般有興趣認識「什麼是小劇場」的讀者,更容易理解這群有 如迷霧中的人物在作什麼?當談到音樂設計時作者先來一段「音樂家不只是在劇中創作音樂,他們決定劇場中所有的聲音,決定整場表演的氛圍和聽覺性格」,在談 舞台設計之前,她說「如同現代建築認為空間形塑居住者的行為,舞台設計決定表演發生的空間,也對表演行為產生關鍵性的影響」,而在服裝設計一節的開場白 中,她又說「服裝設計的高下,不在漂亮不漂亮而已。服裝設計幫助觀眾了解角色,藉由服裝塑造的符號,在第一時間讓觀眾認識角色的性格、身份和時代背景等 等。在舞台蹈劇場或詩意劇場中,服裝則作整體視覺風格的塑造之一。在某些最精湛的肢體演繹中,服裝和動作的搭配性環環相扣成為一種有機的組合,簡直到了難 以考量誰主誰從的地步。」這些簡短的前言,正正是當代小劇場美學的特徵所在,透過作者扼要的說明,再加上實踐者的現身說法,平日對「小劇場」存有幾分介心 的觀眾,相信可以更好地去掌握一些觀演法門。

從華山到文化創意產業
書中的第二章名為「從華山藝文特區到 華山創意文化園區」。因為採訪關係,作者無意間旁觀了台北「華山藝文特區」,被政府回收為「華山創意文化園區」的關鍵時期(2002年至2004年),也 就是「華山」從民間藝術工作者主導營運到政府下令回收的時期。在這段期間,澳門也有個望德堂婆仔屋藝術空間變成了美副將牛房倉庫藝術空間。

「華 山藝文特區」原為位於台北市中心一間被廢置的老酒廠,佔地7.2公頃,建於1916年,1987年停用一直空置,直至1997年,一班藝術家才「發現」了 這個閒置了近十年的空間,在「閒置空間再利用」或「活化古蹟」這些概念還未在華人社會流行起來的時候,這班藝術家向立法院遞信、上街遊行、連署,爭取以 「不毀去記憶」、「不毀去空間」的方式,將舊華山酒廠再生成藝文展演空間。至於「華山藝文特區」演變成「華山創意文化園區」的背後種種,作者已在這一章中 有很詳細的紀錄,這裡就不打算抄錄一篇了。

我只想說,文化藝術的發展毀在以「文化」之名的政策之下,是何等諷刺又不住輪迴的悲 劇。2002年中,台灣執政內閣推動「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劃」,「文化創意產業」成為了政府文建會的政策方針,「華山藝文特區」成為了「文化創意 產業」的「龍頭指標」,換上澳門近來有關文化創產業的用語,即為「孵化試點」。對於台灣近年所推動的「文化創意產業」,作者走訪了不少藝術工作者,歸納出 一些很具體的問題:「文化創意產業」是否足以涵蓋一切藝術價值?在「文化創意產業」政策底下,不能「產業化」的藝術,其價值是什麼?如何保證它不在政策施 行的過程中被排擠?最後,還是要問到:文化創意產業就等同於政府的文化政策嗎?

作者提問的,不也是當下澳門文化藝術界,以及文化政策制定者與施行者所要面對,甚至提出的問題嗎?

原刊於澳門日報文化版閱讀時間,2008年1月27日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