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戲劇展望】評論在哪裡?


作者:鴻鴻

原載處:鴻鴻的過氣兒童樂園

國內劇壇發展的瓶頸,依我看來,癥結不在資金,不在創作者,甚至也不在觀眾,而在於媒體。我們有前仆後繼的優秀編導演員,也有一些有潛力的設計群,更有一群熱愛表演藝術的觀眾。不論資源多差,他們仍然在創作不斷冒險的戲劇。然而,卻極端缺乏報導跟評論。

我 們抱怨世代斷層,抱怨後繼無人,我們抱怨。然而真正問題在於,釵h斷層底下的演出未曾被看見。書、CD、電影一時不暢銷,一時沒評論,作品還是留得下來, 可以藏諸名山,傳諸有緣人。然而,再好看的戲,一演完就死無對證。多數新人新作,事前沒有報導,事後沒有評論。做劇場無利可圖,人人明白,但還是願意投身 火海,就是因為至少還有機會找到一些知音。可以為了做戲喝西北風,但做了沒人看見、演了沒有回應,卻足以令人消沉。媒體繼續抱怨、呼喚、惋惜,渾然不覺自 己正是幫凶,甚至就是罪魁禍首。

現在台灣絕無僅有的演出評論園地,只剩下《表演藝術》。這是一份月刊,時效上已經常趕不及,還要肩 負戲劇、戲曲、音樂、舞蹈等眾多領域,篇幅再怎麼精算,也不夠敷應恁多令人目不暇給的演出。釵h值得關注的作品於是並沒有評論。以往的報紙藝文版都還會刊 登評論,但至今已全部銷聲匿跡。沒有評論,演出的效應便無法擴散、無法累積。這情況,比起解嚴前的媒體空間,還要嚴峻。八○年代的劇場沒有國家資源,但廣 受文化界及社會注目。九○年代擴張的媒體版面也給了劇場釵h發聲管道。然而進入新世紀後,這一代的創作者卻必須在沒有利、沒有名、也留不下痕跡的荒寂土地 上,告訴自己創作仍然是有意義的。

這樣的處境並不是全球性的。釵h國家的劇院和媒體維持著積極的互動模式,讓創作者擁有跟大眾對話的心胸。

在 法國,陽光劇團和彼得.布魯克等大師,不斷以作品反映當前世界種族與文化衝突的問題,尋找和解的契機;在德國,羅伯.威爾森重新演繹布雷希特的《三便士歌 劇》,諸多劇院新詮從希臘悲劇到歌德《浮士德》等經典的嘗試從不或缺;在英國,愛丁堡藝術節促成當地劇作家哈洛維(David Harrower)與德國名導彼得.胥坦合作新劇《黑鳥》,探討中年男子與未成年少女戀情的社會禁忌,一舉贏得去年的奧利佛最佳新作獎。在媒體協力下,劇 場一直是將文化累積發酵成醇釀、與大眾分享的平台,也可以是對現實問題灌頂發聲的論壇。但我們的媒體只注重噱頭的報導傾向,也導致劇場一再追求精緻的大製 作,但可曾想過要精緻地表達什麼意念?一再追求跨領域的狂歡,又可曾想過一夜情之後留下了什麼結晶?

2008年,國家劇院將製作台 灣戲劇史的回顧,《閹雞》、《高砂館》等里程碑都將重現舞台,必又將搶得媒體焦點。我們熱切希望這些難能可貴的再製不僅停留在懷舊,而能夠承接原作對現實 的強烈批判。「台灣」是當前的顯學,如何拓展這個意象的包容性,不是讓劇場因「台灣」而可貴,而能夠讓「台灣」因有了劇場而更為清醒。劇場人和媒體都需要 更加努力。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