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巡演101場紀錄保持者--救國株式會社

作者:做好事
劇名:救國株式會社
時間:2008.3.15(六)晚上7:30
地點:南海路藝術教育館
團體:屏風表演班

昨晚很幸運的,在南海藝教館欣賞了屏風的小戲大作《救國株式會社》環島演出,拿了免費的票,看了一場誠意十足的演出。

剛剛上網查資料,才知道這齣戲過往的輝煌紀錄——它於1991年1月4日到3月3日,在台北新學友潛能小劇場連續出70場,票房大獲全勝,欲罷不能。1992年8月被邀請赴美演出前後,在全省又巡演31場,前後加起來「救」劇在國內竟曾演出高達101 場次。應該算是當代台灣戲劇史的里程碑吧。

歷年的演員陣容也很有意思:
1991版是李國修、夏靖庭、林文智、曾國城、史美隸、李曉蕾、施宏達等
1992版是李國修、陳繼宗、郭子乾、呂孔維、劉珊珊、張紉美等
2001版是李國修、郭志傑、邰智源、楊麗音、劉珊珊、伊適杰等
好多目前一線的綜藝喜劇紅星都曾經參與獻藝過。

這次的小戲大作系列,「救」劇男主角李希傑,是由黃致凱/林見朗在不同場次輪流演出,昨晚是見朗版。
(以下略有劇情內容,不喜者請勿往下閱讀)

李希傑這個角色被設定成不說髒話,不會跟女友婚前性行為的規矩男生。由起初的軟弱怯懦,不會說謊,沒有主見,中途由其他成員訓練亦進步緩慢(目標是要假扮犯下300條人命兇狠的殺手),到最後被其他成員激怒,性格逆勢成長,進而毀滅一切。要清楚呈現角色與日俱增的複雜度,同時不忘突顯其良善細膩本質,還要妥善處理劇本中每30秒的一個笑點,實在頗有難度。見朗的演出十分賣力,但角色形象似乎還在成形中。像我看完整場演出,仍舊難以確立關於李希傑年紀/身份/學歷/工作背景的大致輪廓——應該是個上班族,有時卻像大學生,談吐如讀書青年,外型卻似藍領工人(小平頭/陳舊格紋衫),教人捉摸不清。

此外,就昨晚的演出成果而言,整體的敘事主題應可再聚焦一些。這齣戲有幾個十分明確的諷刺與反思目標,包括:人心冷漠又寂寞,大家都不說真心話(尤其在這齣戲裡,已到了視「不說真心話者」為罪惡的等級),媒體羶色腥炒作歪風,台灣人被日本經濟與文化殖民的渾然不覺,台灣經濟江河日下的衰頹不堪,台灣政府對於文化資產保存知識的落後,見錢眼開、理想最終被現實吞噬的人性醜惡…等。但是每一個被批判的課題,較少連貫性的討論,甚至感受不出每項課題之間的輕重比例。我個人的共鳴與情緒投射便呈現斷斷續續的狀態,不知是否受限於與原著首演時空相隔甚久之故?

這個戲的結尾有一個特出之處,就是男主角李希傑恍然大悟般,當著觀眾的面突然去把整片布景撕開,劇情也跟著急轉直下,好像是幹員們租了個攝影棚在玩弄他,包括對外連繫唯一的電視新聞畫面全都可能是假的(當然「觀眾」也一起被玩弄了兩小時)。發展至此,我已經有點不知頭緒,抓不住這齣戲最大的重點究竟為何。在查閱相關資料的過程中,亦發現了關於本劇劇情的羅生門。例如,紀蔚然老師1992年8月14日在民生報上發表了一篇劇評,內容寫道:

「《救》和狹義的政治劇還有一點不同,那就是它沒有下結論。這一點可由最具巧思的結局那一場戲看出。乍看之下,結局有點莫名其妙,和前面情節毫無關聯。其實,這一場戲是編劇刻意留給觀眾想像思考的空間。從某一角度來看,它解構了前面所有的戲,給觀眾的感覺是「以上純屬虛構」,也就是說所有的事件只是一個小混混在擦槍時所幻想出來的狂想劇。但是,它在解構之餘,又同時更加強調前面所建構的主題:虛實莫辨,假作真來真亦假。」

整齣戲是一個小混混的幻想?我還真有點看不出來,不過這篇劇評已經不準,因為導演黃致凱可能更動了原著結局。可是屏風這次巡演放在網路上供人下載的企劃書裡,又提出另外一個結局,它寫道:

「熟料,正如同媒體的報導內容一般,所有聳人聽聞的情節全屬虛構,公司組
織敵不過更人更重大的私慾。壯志未酬,內部俱已崩裂瓦解,並且註下弄假成真的結果-那原先懦弱的青年自己為是超級殺人犯,槍殺了一名幹員後,與他的女友亡命天涯。」

李希傑最後跟他的女友亡命天涯?他的女友不是一開始就掛了嗎?!

很詭異是不!原來「救國株式會社」是「楚門的世界」跟「駭客任務」的宗師。台灣的民眾究竟是活在攝影棚裡?還是活在母體裡呢?馬英九究竟有沒有綠卡?周美青究竟有沒有偷過圖書館裡的報紙?真真假假,虛虛實實。歡迎3月15日,有幸拿到免費招待票券的所有觀眾一同來解答了。

屏風小戲大作 經典作品連三發環島巡演

歡迎全台各學校機關趕緊邀請屏風去貴單位演出喔!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