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狂想劇場版的《哥本哈根》

作者:薛西
站台:我們/時光練習簿

團體:狂想劇場
場次:2008‧6‧15‧1930
地點:竹圍工作室
圖片來源:狂想劇場
團體網站:狂想劇場《哥本哈根》部落格

一聽到上半場110分鐘,下半場75分鐘的宣布,我反射地做了個愣臉,因為直覺認為這麼長的戲要能維繫觀者的視線、專注力不綴,實在是件極困難的事。

《哥 本哈根》基本上是科學史、物理學史中海森堡及波爾在1941年一次重要會面的再現,當然,是帶著劇作家Michael Frayn的詮釋觀點,以戲劇碰撞歷史的再現。在這場辯證充滿、人性戰爭的會面,三位人物海森堡、波爾、瑪格麗特(波爾之妻)以幽魂的形象出現,此舉使得 《哥本哈根》跳脫出寫實主義的框架,或可視為超越肉體的一回形而上的辯證的技法運用。

狂想版的闡釋,布幕之間,蓋世太保那陰影般 的色調、幽靈般的走行,加深了1941年納粹德國執行跨國度野心的恐佈氛圍。雖然如此,可這樣篇幅甚大、無甚換景、走位,幾乎憑藉「對話」的劇作,演員若 沒有三兩三,很難上梁山。下半場我開始感到疲勞,便是因為演員之間的化合作用遲遲未上軌道,其中波爾的演繹是一大癥結。這一部分,我認同張吉米所說:「如 果要看一個好演員,是要看他們在沒有台詞的時候」,而飾演波爾的演員,往往在沒有台詞的時候暴露了其演出的不足。至於飾演海森堡、瑪格麗特的演員,都有他 們各自的魅力,像是前者的敏捷、流利,後者的機智、沉著,皆支撐起扮演的角色。

若分析自己觀看的狀態,實際上處於一種「分離」的 情境,一方面逐漸感到不耐,一方面對於導演認真、紮實的詮釋企圖感到服氣,畢竟我們過去看過的那些解構、減縮既有劇作的戲劇之中的大部分,都顯得如此取巧 而且對該劇作本身缺乏理解(或是沒有表達出對劇作本身的理解)。而這位導演所表現出的,是有效率的舞台、有限且實在的走位調度、不願遺漏任何一段對話的努 力。

我也暗自期待,導演在節目單所說的「藉由戲劇與歷史事件結合,讓觀眾在劇場中體驗歷史氛圍與個人生命兩者的關係。同時暗示歷 史對個人的重要性,突顯出現代社會不關心過去,對未來短視近利的心態,讓觀眾在劇場思考歷史對個人社會的影響,同時也為台灣觀眾帶來新的戲劇類型」能夠在 未來以更有主見、原創的方式讓我們再度走進劇場以為見證。畢竟,這一版的《哥本哈根》一來仍是西方劇作,二來導演並未摻入自己的觀點,因此那一段話的說服 力終究是不足而有待驗證的。到了那時,這一次搬演《哥本哈根》之於導演本身,我相信也將更具辯證的深度。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