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曆十月廟會熱


作者:毛奧

最近如果有被廟會陣頭吵到或堵到,會是為哪些神明而舉辦的慶典咧?今年國曆與農曆 幾乎都剛好差一個月,換算很方便。只要記得幾個重要的神明聖誕日,要推估在祭典日 前夕的「香期」中,是哪些神明在熱鬧,就一點都不難囉。

首先最近的就是中壇元帥(哪吒三太子)於9/9的聖誕。再來是吳府千歲(南鯤身代天府五王 信仰中的吳府三王)聖誕,9/15。觀音佛祖出家紀念日9/19。(2/19聖誕、6/19成道,三個 日期都常被叫做「佛祖生」)到了這個月底,可能就會出現慶祝10/5達摩祖師聖誕日的相關活動了,達摩祖師因為傳說創了少林武功,所以也是地方傳統武館、獅館經常奉為主祀的神祇。以目前陣頭界的經濟狀況來說,在例行的祝壽活動之外,可能就得要建館週年逢五的倍數,才會有大型的迎神繞境活動了。(不過三重自強金獅團好像有神將博覽會喔!)

來看看本月份有什麼繞境活動吧。

10/05(日)新莊保元宮中壇元帥聖誕遶境
台北縣的新莊是北台灣只比八里(八里坌為清廷開放的第三個移台渡口)晚開發的市街,所以「一府二鹿三新莊」一詞是早於艋舺的。保元宮位在新莊中正路 143號,也是新莊老街的街尾,新莊路與中正路交接處,主祀神為池府千歲以及中壇元帥,中壇元帥於聖誕日(農曆9/9)前兩天的繞境活動,是新莊街年例大事之一。舊有子弟軒社「新莊金義安社」,組裝了五營中的「南營蕭將軍」與「北營連元帥」的神將,也有七爺謝將軍、八爺范將軍。基於保存古物等理由,廟方今年初製作了神將「張蕭劉連」新祖,並決定老祖「蕭連」自今年國曆10/5
繞境結束後就永遠鎮殿不再出門了。機會只有一次,很值得去看喔。

前一天10/4晚上會有保元宮的小法團作「清壇」科儀,感謝協英呆鴻告知訊息,聽說很特別。繞境當天早上10:00左右會有陣頭去大眾廟請大眾爺及謝范、文武判來,這時間也可以看到小法團的「調營」,應該是調遣五營兵馬準備出軍的儀式。而正式的繞境則是下午1點開始。

10/06(一)新莊中港太子會館進香回駕
一天份的短程進香兼社區自強活動,不過這次是人家辦第三年噢。習慣上進香都要連續三年才算是一次圓滿的儀式,之後就要去休息了,所以第三年理論上是要弄得特別熱鬧囉。目前沒有明定時間,不過應是下午接近傍晚時,在新莊中平路下馬遊境回館。

10/08(三)台北東隆宮安座遶境
看到廟名,很難不聯想到以王船祭聞名全國的「東港東隆宮」吧。沒錯,這間坐落於台北市萬華西園地區的「東隆宮」正是東港東隆宮的分靈廟。據說原本廟貌就十分雄偉,但最近又再次重建了,並將在安座大典前夕舉辦大繞境。重點是,除了有各地的東隆宮分靈廟來襄贊以外,東港東隆宮的溫府千歲也受邀來台北參加繞境喔。(包含班頭、內司、轎班、吹隊等傳統正式的駕前禮儀團隊!!在台北看不到的唷。)

廟方今年的爐主頭家會在各自的店家、祠廟前搭建牌樓、案桌來接神,有的是廣州夜市裏的小吃店,也有華中果菜市場的商家,據目前所公佈的訊息,會有6處牌樓、1處紅壇喔。當天早上9:00自廟前(環河南路三段)出發繞境,將前往艋舺大廟「青山宮」,中午在青年公園吃飯休息,下午會到東園的加蚋仔廣照宮(啊都是颱風來,飛天大聖9/1的聖誕繞境才泡湯,還有之前寫10/10的是錯誤資訊,別白跑一趟喔)以及華中果菜市場一帶,然後回廟。

10/10-12(五六日)屏東東港朝隆宮天上聖母平安祭典
屏東東港鎮重要的祭典活動除了三年一科俗稱王船祭的「迎王」以外,還有一個六年一科的「迎媽祖」,而因為當地廟宇多為「鸞堂」的形式,廟的神明以「降鸞」的途徑教導「鸞生」關於儒家所教導忠孝節義之事,所以他們不大認為自己是道教廟宇,大型祭典不用「醮」而稱之為「平安祭典」,相當特別。並且每次平安祭典都是由東港境內七個角頭(這裡所稱的角頭是從庄頭發展出的轎班及祭典組織)去分擔工作。

本次迎媽祖的繞境定於雙十節的連續假日,因為在東港的繞境總是分成北中南三個區域(迎王就會多加一個「農區」),每個地方都有人參加祭典的分工,繞境祈福的路線當然是每個地方都不能少走囉。不少當地傳統陣頭都從三、四個月前就開始練習,這段期間經過東港各重要的廟宇及聚落前,都能看見勤練陣頭的人群。例如宋江陣、八家將,以及東港鎮境內不同的王爺廟各自向玉帝申請組織的駕前家將,如「十二家司」、「朝隆聖將」等,(迎媽祖陣頭似乎沒有迎王的時候那麼多就是了)各有各的臉譜、陣法,而且都是全世界僅此一團的呢。還有晚上會超級炫麗發光發亮的神轎,有些還是用LED裝飾的呢,東港很多寶的,快來快來嘛。第一天10/10(五)遊南區﹙下頭角、崙仔頂等地),這地區比較會經過有大廣場的廟宇,會比較便於觀賞喔。

10/11(六)竹南觀音堂法禮壇20週年堂慶繞境
在中部看見「法X壇」的名號就是大排場、素質絕讚廟會的保證啦。本次擔任先鋒的就是法天家族的頭頭-「台中法天壇」,看到排出來陣頭表是「完整優秀又招牌的一大節」就怕了,包括鹿港進樂社的鼓亭落地吹、桃園同芯社、台中明梨園北管,法天壇八家將(之前出來表演還會自己帶兩瓶CO2來噴,還有精心設計的武場鑼鼓配樂,氣氛絕佳),很想說光看這節就夠了但是這只是先鋒而已喔。

另外還有一個特色陣頭叫「竹南小轎」,一般在其他地方稱「四轎」,就是廟會常見無頂轎子像一把小椅子,穿過兩條長竹竿,這裡不同的做法是,在竹竿前後又用繩子綁著兩條短棍稱為「轎籤」,這樣由四個人扛一頂轎,兩人在中間扛長竿,兩人在前後扛轎籤,拜廟時大力搖晃來展示神威的顯赫,並且把轎棍搖斷被視為圓滿。至於為什麼叫做竹南小轎,大概這裏的步法跟其他地方不大一樣,或是許多此類陣頭是由此處傳衍出去的吧。

觀音堂的堂址是苗栗縣竹南鎮崎頂里仁愛路2271巷45號,鄰近西濱公路跟崎頂海水浴場。而當天下午14:00起駕繞境第一站:竹南大廟「中港慈裕宮」,則是出「竹南火車站」一直往西走就會到囉。

10/16(四)蘆洲湧蓮寺觀音佛祖出家紀念日繞境(蘆洲大拜拜)
前面有提到農曆9/19是觀音佛祖的出家紀念日,而在前一天9/18,就是各地辦理觀音佛祖繞境的時候。古稱「河上洲」、「和尚洲」的蘆洲市,其信仰中心就是得勝街上的「湧蓮寺」觀音佛祖。每年此刻都會辦理全蘆洲市的繞境,以往境內七個角頭的主要廟宇、軒社都會參加,而近一、二十年來,軒社的南北管部分多已難維持,原本軒社的神將班則獨立出來,成為附屬在宮廟底下的神將會,大量的雕造、組裝神將的風潮也讓蘆洲獲得了「神將窟」的美名。

怎樣能被叫做「神將窟」呢,你會在一條馬路上看到一長排6尊高高的神將,節奏整齊劃一的甩手、大步邁進,所經過的廟宇也會再出神將來接駕,兩邊神將對拜時,場景相當壯觀,不是到處都見得到的,同時到處都是「手」在揮來揮去,驚險刺激的程度也不低呢。這場廟會早上10:00就起駕開始繞境,將會延續到晚上11:00才結束,相當熱鬧的唷。

10/16(四)頂/下泰山巖顯應祖師聖誕繞境(泰山大拜拜) 至戰後初期為止,今日的「泰山鄉」最常被用「山腳」一詞來囊括,到了今天「山腳」一名則只適合用來指稱鄉境東北部泰山國小附近的聚落。這是怎麼回事呢?可以試著想像一下在地圖上還未出現新泰路、泰林路以及明志路的時代,林口一帶的居民應該如何運送他們的農產品到台北,又可以在哪裡就近採購民生必需品呢?百年前的「山腳」地區正是林口通往新莊之間最重要的休息站,而明志路一段256巷的「溝仔墘老街」即是當時最興盛的地方。

今天的泰山鄉,我們可以簡單將它分為西南地勢較高的「上泰山」以及東北較低的「下泰山」兩個區塊,在清乾隆年間,祖籍泉州安溪的李氏家族初來開墾,就在上泰山舊稱「崎仔腳」的的地方捐建祠廟供奉其故鄉信仰的「顯應祖師」,初名「福山巖」,後來則改沿大陸祖廟廟額稱「泰山巖」。舊時交通不像現在發達,到了光緒年間遂由黄姓家族為首,倡議分靈顯應祖師二祖到山腳地區奉祀,因此今天泰山鄉內共有兩間「泰山巖」,最先建的被稱作「頂泰山巖」而後來分靈的這座則稱「下泰山巖」。或許也因為山腳一帶在當時交通位置上的重要性,祖師公的信仰也陸續傳播的週遭地區,今天林口、龜山、五股皆有泰山巖的分靈廟宇。

在每年農曆9月18日,為慶祝顯應祖師的聖誕,兩座泰山巖分別在自己所護佑區域出巡繞境。頂泰山巖的繞境隊伍是由各村募捐的,而下泰山巖則有「楓聖堂」與「同樂社」兩間軒社參加。配合第二年舉辦的「泰山獅王文化節」,會有鹿港藝師打造的「全國最大花獅」參與繞境的隊伍。兩邊都於中午12:00起駕,據說只有在下午1:00左右,站在仁愛路才能一次看見兩邊的陣頭,然後會看到大家陣頭走錯邊。相當有趣。

葫蘆堵大拜拜
10/16(四)葫蘆堵海光宮觀音佛祖出家紀念日繞境
10/17(五)葫蘆堵葫蘆寺觀音佛祖出家紀念日繞境

葫蘆堵在哪裡咧?許多這一代在葫蘆堵長大的孩子,出外唸書跟人解釋自己的故鄉卻無法一講就懂,乾脆就說「我住社子島」。這是我大學時發生的事,兩個同學都在自我介紹時說自己住社子,一個同學後來私下來跟我抱怨道:「他讀葫蘆國小耶,延平北路五段六段在河堤內,既沒有禁建也沒有田,颱風來也都沒淹過水,哪裡算社子人?!」

原來這塊在淡水河、基隆河交會處的葫蘆型沙洲,一開始是被叫做「葫蘆島」的,雖然清代即有漢人自大龍峒入墾此地,但畢竟是行水區,人口沒有很多,而且聚落多集中在延平北路五段,而「社仔」則是入墾之初指稱毛少翁社平埔族人的居住區。原本大家是一起淹過水的,直到1975年台北市建堤防,一個島嶼有了兩種命運,堤防內現在稱葫蘆堵的區域,跟大家一起享受都市更新,而堤外則因「禁建」而保留了古厝以及大片大片的草埔,反而在「淹水」與「台北市最落後的地方」建立淡淡哀傷的「社子島」在地認同。

葫蘆堵重要的信仰中心是葫蘆寺與海光宮,去年分別剛滿60與40週年,兩間都主祀觀音佛祖,往年都是併在同一天一起繞境。但兩廟走的路還是有少部分不大相同,而且都搞不清陣頭是哪邊的,於是今年葫蘆寺決定改為佛祖出家日當天繞境,海光宮則於原來的時間繞境。海光宮下轄的「葫蘆堵集團」由民進黨要員主持,並組織有官將首、金獅團,而葫蘆寺去年則有台北的鐵樂社金獅團、士林合義社參與繞境,兩天應該會有不同風味的熱鬧。兩天陣頭都於下午1:00開始繞境。

10/18(六)泰山獅王文化節之「泰山之王-舞獅爭霸賽」
泰山獅王文化節從去年開始舉辦,據說因為有一個社區連續四年經營一個以國中生為成員主體的醒獅團,後來因經費及風氣的因素無法持續經營,因而想到舉辦這樣一個活動,不僅邀集全國各地職業的獅團一起競賽、切磋技藝,且搭配展出各國的獅頭工藝,去年活動之前並且委請鹿港藝師施順榮先生,製作出超大的台灣花獅展出並參與顯應祖師繞境,希望能夠製造話題,使舞獅的風氣能夠融入到泰山鄉之中,也是鼓勵認真於民俗體育的社區團隊能夠繼續經營。而10/18日的活動主軸就在舞獅競賽,參加的團隊都是職業團隊為主(陣頭圈一線團隊,如新竹聯豐醒獅、基隆長興呂家班都在去年的比賽中得名),會有看不完的跳樁喔!

10/25(六)慶祝台灣光復63週年暨台北法主公廟法主聖君聖誕繞境
相當奇異的廟會名稱吧!在上一次由國民黨統治的年代裏,很長一段時間是只有政府可以「動員群眾」,而對其他民間團體來說,(並且這些團體都得被整併,同一類數個團體都併入一個團體。)「聚眾」是不被允許的,因為怕出現一些有關顛覆政府國家的思想及行動。並且在當時配合提倡節儉、杜絕浪費的政策,台北市一年變成只有兩大廟會,也就是艋舺青山王以及大稻埕霞海城隍,其他廟宇要想維持年例繞境就要想方設法了。當時民間組織了台北市民間遊藝協會,來與政府溝通,最後終於得以用慶祝台灣光復節的自強活動的名義來辦理法主聖君的聖誕繞境活動。

在這樣的時代裏,大家也想到了藉由各種愛國的名義來出陣,包括連慶祝某屆總統副總統上任也都可以出陣,在繞境行列中也會有「反共復國」、「還我河山」等標語出現。在廟會陣頭還沒因職業化的發展而在社會上遭受負面輿論的年代,在像關渡大橋這種大型公共建設的落成典禮時,還可以看到像南北軒與平安獅等廟會陣頭團隊的尬陣。

直到現在還能看到一些痕跡,就是看過廟會就常會發現為什麼包括北管鼓架、鑼架,繡旗風帆或鑼鼓車,都要插上小國旗呢。這就是因為在不容許聚眾的時代,要辦理這樣的活動就更需要強調自己不僅沒有思想上的問題或顛覆國家的企圖,反倒是為了宣揚愛國精神而出來的呢。

法主公廟的繞境陣頭,除了去年開始破例參加的外地陣頭團隊「八里五福神將會」外,主要是以大同區(含大龍峒、大稻埕)傳統的角頭金獅團、軒社以及宮廟為主。而在法主公廟放置神將的「稻江共樂軒」也是台北相當重要且歷史悠久的軒社,這場主角是他們囉。今年繞境路線與往年有很大的不同,以往稻江大型廟會傳統的走法,是由大龍峒保安宮出發沿延平北路南下,再經由承德路北上至民生西路附近解散,但因法主公廟位置在偏南邊的南京西路上,原本的路線開始與結束都不是在自己家。於是今年首度改變路線,開始以及結束都在法主公廟,中午12點陣頭就先赴法主公廟拜廟畢,才整隊出發。沿承德路北上大龍峒保安宮,最後經過的幾個廟宇是大稻埕的媽祖廟慈聖宮、霞海城隍廟,最後法主公廟。

10/25(六)關渡藝術節閉幕民俗藝陣繞境
今年北藝大的關渡藝術節,閉幕活動安排了民俗藝陣的踩街繞境活動,邀集了相當多全台灣亟負盛名的廟會陣頭團隊(竟然跟法主公衝場真是太狠了害我要考慮趕場!!),包括把官將首陣頭元素搬入劇場的「哪吒劇坊」,全台醒獅首屈一指經常赴國外表演(比如今年就曾參與北京奧運相關活動)的「鴻勝醒獅團」,來自台南以民族舞蹈表演為主的少女團體「東方藝術團」,堪稱是台北陣頭界最認真鑽研陣頭技藝(發明「聽鼓擊樂」以及對外傳授其精湛的「八將」技藝)、經常出人意料之外(比如一次出28隻金獅啦,還有抬出夜間行動帳棚讓夜光的雙龍可以在淡水逛大街啦)的「艋舺廣敬堂」(到底這次會出什麼呢?),由《海角七號》國寶茂伯所帶領、八十多年歷史的北管軒社「江子翠潮和社」…還有很多啊,光看上面講過的就已經超值啦。整個活動預計下午14:00從關渡宮起駕,沿知行路熱鬧出巡,並將在北藝大行政大樓前表演(拜廟?)。

雖然不知道會怎樣,但是當天藝大校園內還會有創意市集和小學生的繪畫比賽,感覺跟這些搭在一起會不錯,雖然活動似乎沒有對這樣的安排多解釋什麼,至少讓大家有機會看見這些平常跟自給生活有點距離的事物,而且都是蠻不錯的團隊,或許是個機會讓這類技藝的研習與欣賞活動能變得那麼不被接受吧。

10/30(四)台北晉德宮助順將軍爺聖誕繞境
晉德宮主祀的助順將軍傳說是明末忠臣黃道周,一般則稱黃府三位將軍,三將軍帶弓箭,二將軍持筆及書卷,大將軍則雙手握一金瓜錘。其神多為泉州晉江籍黃氏族人所奉祀,道光年間就在此建廟,清代文書已記載艋舺有「將軍廟街」這個地名。很難想像在西門町的背後有這樣古老廟宇,大殿上方的木雕留有日治時期重修時兩派藝師「對場作」對尬的傑作,並且是台北僅存幾座含有「木造歇山重簷」的建築之一(其他為龍山寺、保安宮、臨濟護國禪寺),廟裏頭「晉義軒」的神將,看七爺臉上的風霜想來年紀也不輕了。

除去河溝頭晉義軒「艋舺第二大拜拜」的威名,這場廟會最大的賣點應該就是這間廟所處的位置囉。康定路武昌街口會讓你想到什麼?電影主題公園、電影街、西門町,許多年輕人在此出沒。是的,但是每到農曆10月2日,這裏的景象將會再加上官將首、武轎、金獅等陣頭,嘈嘈北管、高高神將以及隆隆鼓聲、炮聲隆隆,而且「河溝頭」這個艋舺重要角頭,是不可能只放一點煙火就讓你安全通過的啦!當天早上大約10:00就開始活動,也是會到晚上10:00才結束喔。

One Comment
  1. 今天早上剛從東港坐車回來。

    那是一個陣頭職業化程度很低的地方,參與的人,各角頭轎班執事人員幾乎全都是自家的子弟、厝邊頭尾,在各個層面上的親朋好友同時也是在廟會裏的夥伴。

    那是我爸媽小時候住的地方,我的堂哥們迎王、迎媽祖都會參加,他們是轎班,所以每個人都有一頂像是清朝小兵的帽子,大哥的那頂是伯父傳下來的,其他堂哥有的是去擲筊申請來的,帽子翻過來裡面會寫是哪一科祭典時的帽子,所以有些還新的也有20幾年,有些舊的就會六十幾年,帽頂紅線都花白。有一個年紀與我相仿的姪兒今年第一次戴著他爸爸留下的轎班帽子參加,將近一個月前他爸爸還得意的說著過幾天要去領取今年的轎班制服。

    然後還有很多小孩子,隨著自己的爸爸,跟前跟後在幫忙,午餐吃的鹹粥我們叫飯湯是每個角頭各自準備的,據說七角頭之間的激烈競爭從飯湯的用料就可以看出來了,丸子、蛤仔、花枝、東港蝦米、鮪魚這些都是基本的,但是也會有人放魚翅下去。

    這不只是風俗民情相異的問題,即使在東港這個以宗教活動(雖然還有吃的…)聞名全國的地方,一般生活與祭典之間也還是會有一些掙扎的。原本從民國79年開始的迎媽祖是三年一科也就是三年舉辦一次,但是原本一個東港只習慣承擔三年一次迎王的人物力動員(當然陣頭也都是每三年才特地花三四個月的時間下去練,因為也就遊那幾天之外就不會再用到),所以連住在廟前那條街的外婆家,表哥也都說以前迎媽祖沒有這麼熱鬧過。今年是因為改成六年一科,並且日期從擲筊決定的星期一二三,人工改定為雙十連假來適應大家的需求,才會幾乎快所有迎王的將團都出來,香案桌也不用說當然是家家戶戶都擺好(無論陣頭會不會經過、大街還是小巷)。

    這裏的人包括男女老幼能對這些事情這麼熱衷不是沒有道理的也不是沒有限度的。如果他們知道台北每個禮拜都在廟會他們一定會覺得我瘋了,就像他們無法了解為什麼一個台北長大的小孩也能夠曬得像個番仔。

    台北一定是最有錢的地方,這個地方大的廟會一年可以有超級多場,但是時間走到現代,超級多場的廟會搞得人們有點煩,那些從以前就很沒錢的六年甚至十二年一科大廟會的地方,反而更能迎出讓自己人很爽也讓外地人都感動到爆的大活動。這幾天總是在想,如果台北也有一科六年一科的多好,這樣就真的會是地方上最最重要的大活動。(…那也要把其他廟會都取消掉才有用吧…)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