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寓言:未來系青年觀點報告(第一、二週)

作者:小六

演出:董怡芬、周姮吟、魏雋展、施名帥、黃思農(依演出序)
主辦:動見体劇團
時間:2008/11/1, 2:30 PM
地點:牯嶺街小劇場

週六下午我是個準時(等於遲到)的觀眾,所以在座無虛席的劇場中,有賴於效率高超的工作人員調動,我才有幸坐在邊角,更幸運的是我坐在架高的長凳上──不用像前排觀眾,需不時站立才看得到舞台上的動作──但即使坐在高台上,我仍看不到九成的地板動作(都在前兩個作品)。

這讓我想到所謂的舞台「上」是個相對於小劇場的「大」劇場概念,因為大劇場都是架高的舞台,但小劇場沒有、也不需要這樣的設備,表演者就「地」演出,觀眾以平視的角度觀看,充分顯現小劇場自由平等的精神。但劇場觀眾增加、坐成多排時,的確會讓人偶而懷念架高的舞台:什麼都看得一清二楚。因此我想給帶著良心建議表演者(或設計觀眾席者):請避免讓人因舞台與座位的相對位置而導致視野受阻的現象──演出若因為這個緣故而使觀眾錯失部分場景,不單是觀眾的遺憾,也是創作者的損失。

但坐在邊邊有個好處,雖不是絕佳的視野,卻也有小劇場怎麼看都好的精神。我在兩週前看過部分排練,但看了正式演出後,仍覺得有加分的效果,我想排練與演出之差可喻為居家與外出的兩種容貌。正式演出的裝扮與行頭令人眼睛一亮:設計群與技術群的整體表現稱職──舞台設計傳達了製作概念,又含蓄融入各個作品,實屬佳作,只是我不太明白舞台為何呈三角形,除了有別於四邊形的舞台外,在視覺、意義、演出空間上,我仍找不到合理的解釋──難道是有助於觀眾席增加嗎?燈光、音樂、服裝似乎是創作者各自與設計或技術溝通的結果,並不具真正的設計。但我想提頭兩部作品的燈光與音樂。以牯嶺街的硬體燈光設備而言,〈泡〉和〈掙〉是截然不同類型的作品,但前者的燈光營造出精準卻奇異的夢幻效果,後者又有誇大兼幽默的劇場效果,我自己看得過癮,覺得燈光操作相當精采;而同樣的兩部作品,音樂及音效亦貼著原創作,時而流動,時而爆發,成為「缺少演出就不成立」的劇場配樂,表現亦優。

三場戲、一場舞、外加一場音樂,這五個作品各只有二十分鐘,恰好是試煉人性、原創、藝術潛力的長度。

其中最令我激賞的是魏雋展的〈罰〉(他果然有一百分的潛力),因為這個作品以簡單明瞭、強而有力的戲劇形式傳達了主題字,且在編導演方面都具有沈穩精練的實力。他一人分飾多角,人物的轉接(阿雄→老師→女同學→說書→校長→女娃)幾乎看不到接縫,處理得相當細膩漂亮。而以體罰諧擬打擊樂一段,揉合了沉重的窒息或憤怒或無力感,讓觀眾在痛中發笑,又在笑中發痛,是我認為全劇最精采的一段。唯一令我不解的是李小龍與阿雄的「戲份」其實差不多,但魏選擇了阿雄作為人物造型,而不是拋棄兩者,以中立的說書人來帶出演技。不過阿雄的造型的確能印在觀眾的記憶中,我想這是創作者的選擇問題,而不是好壞問題。

其次是周姮吟的〈掙〉,她也採取一人分飾多角的演出形態,卻在服裝與造形上做了有別於魏的巧妙設計。周是認真又有實力的表演大將,我非常佩服,她幾乎將所有學過的功夫(老少角、男女聲、北京口音、歌唱、舞蹈、京劇、默劇)全攤在舞台上,雖有秀出十八般武藝的意味,但她的演出毫不含糊,並沒有短少基本功,而且觀眾也的確看得咯咯發笑,所以她絕對是個認真的好演員。但在編導方面似乎太「掙」了些──我數不清她扮演了多少角色(少則四人,多則六七人?)也數不清她轉換過多少燈光、音樂及演出形態(這一刻來到了五光十色的舞廳,下一秒又到了只有spotlight的乾淨舞台;這一段她忙著改變角色的聲音動作,下一波又是唱歌跳舞),彷彿要把兩小時的戲擠進二十分鐘,也因此太滿太多而稍嫌雜亂。

接著是一舞一樂,這兩者對我而言是原創度佳、執行力好,但編排上似乎缺少了那麼一些的作品。我想是因為董怡芬的〈泡〉意境太美,其燈光、煙霧、還有奇妙的泡泡和氣球,以致於舞蹈本身傳達的信息被削弱了,如果我只看舞蹈,那我似乎只看到強說愁,但如果以完整的作品論,它卻可能是當天最受觀眾青睞的作品。黃思農的〈忘〉有強烈的整體感,其音樂與人聲頗具迷幻作用,讓我有種在劇場中喀了藥,卻又極度清醒的矛盾感。交雜重複的音樂本身雖好,但有若干細節仍需琢磨,例如二胡與電吉他重複的長度,歌唱與重複音樂的音量搭配,另外靜動的比例和演出的調度也似乎可再增加些變化。所以兩者的差別應該就是〈泡〉的舞蹈弱而整體強,〈忘〉的音樂(聲音)強而整體弱。

最後是〈寂〉,不知怎地,我有種施名帥不是自願加入這一檔演出的感覺。這個作品散發出一種空虛和心慌,似乎是創作者的生活捲入了作品,而使得作品跟著亂了、散了。從排練到演出,我看完後都有種想問他「怎麼了」的直覺反應!

其實我最欣賞的仍是創作者通力合作打群仗的概念,所以在搖頭晃腦之下,不免驚嘆,或許這一檔最大的明星是策展人林人中──這種吃力不討好的工作,他竟然攬下來做,還做得有模有樣,有雷聲也有雨點,真是個不折不扣未來系實幹青年。不過下週還有另一場,我不妨拭目以待。


演出:
盧鼻屎、富晨軒(謝俊慧)、王靖惇、周書毅、王榆鈞(依演出序)
時間:
2008/11/8, 2:30 PM

散場後,我想得最用力的一件事是:如果漢字預言的十個作品以不同的排列組合呈現,會有什麼結果?我試著以持平的角度,而非偏頗的眼光來看今天的五個作品(甚 至重新看待上週的五個作品),如果本週與上週的呈現次序互換,我可能不會有太大差別的感受,但如果本週與上週的作品全部拆開重新排列,我幾乎可以肯定我會 有不同的觀感。

本週的五位未來系青年似乎對整合各異的作品有較多著墨,各場銜接或演出中常可見其他場甚至上週的影子。例如一人分飾多角、新聞廣播的背景音、反覆不散的音樂、群眾圍觀暴力事件的冷漠、與牆壁或地上的水池互動等。這麼整合搭配的用意雖好,卻削弱了自身作品的能量,無法展現原先獨立呈現可能有的密度與厚度,連 帶使演出的整體效果也跟著薄弱了。反觀上週的作品,雖然彼此也有互動,卻是突出了自己的作品,而非成全其他場,結果也更能看出未來系青年各自獨立發聲,卻不期然在差異間看到了整體。

我想按次序來談這五個作品。盧鼻屎的〈勿愛〉是個健康有誠意的成果。主軸是盧與台灣結束戀情,原因是台灣的無法提供她穩定的經濟與生活,但她出走後卻又在法 國面對統獨與身分認同的問題,在中國看到自己愛的仍是台灣,於是她回到台灣的身邊,接受這個不完美情人的缺陷,重新來過。主題清新可取,是經過思考的結果,是逆向操作的隱性「愛國」作品,也具有宏觀的角度。可惜演出的技術面不足:咬字稍嫌含糊,語調也幾乎沒有轉折,不像劇場的口白,反而讓我想到偶像劇。再則扮演兩個角色的效果也顯得薄弱,我們看到的是扮演角色的痕跡,而不是兩個不同角色,呈現上還有許多成長的空間。

富晨軒的〈群〉是最有劇場味的作品,從〈那一夜,在台北〉到〈哥本哈根〉,再到〈群〉,她的表演一直在成長,今天的獨角戲演出相當精采,但作品卻反映出她在 節目單上的文字敘述,而和主題有種扞格不入之感。或許是因為她把字拆開來解,成了尹口羊,因此作品也成了不明所以的尹口羊,而不是我們所認知的群。故事是 這樣:單身女子的車子遭竊,人也遭到暴力攻擊,人群圍觀而不明其所以,女子在彌留之際產生強暴歹徒的殘酷復仇幻想,最後終遭凌虐致死。其實富的劇場節奏感 相當精確,能緊扣觀眾的注意力,營造出她所設定的氛圍,張力亦拿捏得恰到好處,頗有驚悚劇的潛力,尤其是歹徒撞上女子的車開始,到闖入車內痛毆女子一段, 塑造出壓迫窒息的逼真感,相當精采。而後驚悚中又突然出現中場休息式的黑色幽默和人物跳脫,舒緩(或疏離)了觀眾已然投入的情緒。這種劇情確實需要讓觀眾 喘口氣,不過在喘口氣的縫隙間,我們似乎看到了她的創作疲倦,和刻意營造票房或話題的意圖(幻想強暴歹徒一段),這個作品原可帶出更大的回響,卻在後半段 萎縮了,我認為有點可惜。

王靖惇的〈絕〉並不絕,反而有點平、有點乏。故事背景很吸引人,離了婚的法醫在聖誕夜獨自與兩具屍體共度,但在演出中,我看到的只是創作者對社會事件的「回應」(社會不公、人心扭曲),而不是「反映」或呈現(為何或如何發生),因而無法勾起觀眾對劇中角色的認同或憐憫。而飾演法醫與死去的警察兩角也不具說服 力,原本最後「希望能找到人真心用生命牽我的手」一句相當感人,但故事的鋪陳和技術面都遠遠追不上這句話的意境。如果以這句台詞為中心去發展這個作品,或 許會「絕」一些吧。

周書毅的〈讓〉是整體表現最平穩勻稱的作品。我是第一回看他的作品,因他風評極佳,所以我也抱著期望來看他的演出。一開場的音樂搭配連番出現的字,最後全讓 給了「讓」字,的確有股氣勢,但周站上舞台後,就再沒有重點,只有意外被他的手劃過、應聲爆破四散的燈泡,帶給我屏息的高潮,一直延續到結束、甚至下一 場。其實他的舞就是磁鐵,但被這股磁力吸過去的結果,卻沒有相對的磁性,讓我有種浪費了注意力的錯愕感。帶著安全帽使臉退讓,在邊緣、周圍、後方動作,又讓出了中心。水很美,呈現演出的倒影,但又為什麼?整體感覺這個作品就是不痛不癢,好像不知該表達什麼,也讓出了表演的舞台。

最後是王榆鈞的〈凹〉。我喜歡榆鈞彈吉他,她的音樂和本人一樣真誠,給人一種舒服的距離感。開始時她從盒子裡出場,彈了一長段的吉他,旋律和調性迴旋反覆,音量逐漸增加,最後場上瀰漫著乾冰,舞台左後上方亮起一顆白色鹵素燈,成了當天下午我最有feel的一段。尤其那顆燈,有著與舞台共舞的乾淨之美。但這段結束後陸續出現不相干的片段:盒蓋上的影片、小朋友唱國歌、榆鈞和水的互動,和最後出現的一段自彈自唱,都無法讓我感受到凹,或創作者真正想傳達的意涵。

所以我對本週的整體表現有點失望,(尤其一人飾演多角,看到最後已經彈性疲乏,我不禁想問:獨角戲只有這條出路嗎?)或許是我對這場演出的期望太高,而這期 望來自於上週的滿意,上週的滿意又源於我對上周演出的期望不高。說來可笑,原來自己的主觀意識是這樣強力地影響我對作品的觀感。所以或許重新排列過的作 品,我會有另一番看見。

後記:兩篇均於演後寫成,但1116日的每週怕辣論談,讓我對原先不喜歡的作品有了新的理解與見解,尤其看到創作者認真參與論談,讓我覺得表演藝術界真的很有未來和希望。:)

3 Comments
  1. 我是小六,謝謝匿名的意見與提醒。其實我知道自己看戲常以作品論作品,忽略了自己觀賞時的情感面,這點的確是我該改進的地方,不過在這次每週怕辣的討論會中,我聽到自己原先沒有聽到的心聲,對我來說是很寶貴的經驗。

    我想澄清的是這篇文章絕不是要打擊創作者,其實這幾個月來我只看這一檔戲,尤其是當中有我認識的創作者,所以我的確是關心年輕世代的劇場藝術家,也想幫助他們,但我的方式只能用進劇場和寫文章來鼓勵他們,我衷心希望這次的每一位創作者都能肯定自己的努力和創作,因為我絕對是肯定的,儘管我做了批評。若有誤解,那是我的文筆不好,請見諒。(P.S.看戲時我不做筆記,因為怕紀錄時漏看了重要片段,所以我只是專心看戲,或許這就是我缺乏感情的原因吧,太專心在表演上了。)

    也謝謝路人賈的回應,因為這的確是每週創立的初衷。

  2. 不過這是他的看戲感想,也是他的關心與觀察的方式. 提出來讓有看戲的人有新的感受,也與創作者對話.

    你也可以提出更多的想法,讓這群人瞭解,哪些地方讓你看到了他們存在的意義.

  3. 你的寫法似乎很精確 有著每個段落的細節 讓我感覺 你邊看演出邊作筆記
    但這樣的分析 能有什麼樣完整的感受呢

    對我而言 表演形式有很多 戲 舞 樂 本來就需要用不同的感受思考及眼光來體會 並非都能用"罰"的表演形式來看其他的表演

    我看見每個字的近距離與遠距離的思考 清晰模糊之間的美

    在看完這兩場演出後的想法 是這群人存在的意義很重要 但是誰來關心及觀察這群新生代與實驗 才是更重要的 !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