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技術/何時才會有技術劇場的工會篇

文/斯建華

  快20年前,當我還是大一還是大二的學生,就出席了詹惠登老師及其他劇場前輩,在八德路監理所對面的雲門實驗劇場,所舉辦的為技術劇場工會催生的聚會,當時還是什麼都不懂的小鬼的我,連工會是什麼都還不知,只知道好多聽過名字的人都出席了,大家熱烈的討論,非常投入,然後無疾而終。1995年,雲門40天的歐洲巡演後,技術組直接到布拉格參觀PQ十天,(「國際舞台美術家、劇場建築師暨劇場技師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Scenographers, Theatre Architects and Technicians, OISTAT)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外圍團體。OISTAT於西元一九六八年在捷克布拉格創立,創立之始主要作為東歐地區劇場設計相關工作者的交流平台,自共產主義崩解以後,已轉型為全球性的國際組織。目前OISTAT擁有三十三個會員國中心,並開始開發個人會員與組織會員,台灣技術劇場協會(簡稱TATT)為其會員國中心(OISTAT Center)之一。)只記得超哥當時告訴我這是劇場界的奧運,看了之後真是大開眼界,回來之後,為了能夠成為OISTAT的會員國,所以劇場界又一次的大聚會,好像是當時的周凱基金會在國家劇院的四樓交誼廳,舉辦中華技術劇場協會(現在改名的台灣技術劇場協會TATT)的成立大會,又是一次劇場人士團圓大聚會,當時又燃起了成立工會的希望,所以雖然雲門一定會是團體會員,我還是當場繳交1500元成為個人會員,之後在1998年協會成立。然後又等到了2006年由台灣技術劇場協會的理事王騏三所主導,希望以新行業別申請成立工會的一連串努力,最終還是失敗。

  前幾天台灣技術劇場協會的社員大會,我看到了今年預計的會費收入是預估15000元,那意味著今年預估會有10名心血加入,而去年只有6名心血加入這是個令人值得深思的問題,每年大專相關科系畢業的學生有好幾百人,劇場界還有一堆非本科系的從業人員,看看會員名單,95%都已經不是在職場上第一線的從業人員,近十年來新血的加入少得可憐,我不明白1500元就成為終身會員是很大的一筆費用嗎?如果你工作30年,一年50元,等於一年買一張樂透彩,應該不算大支出吧,或是以時段費來算,就算是剛進劇場的新鮮人也不用一天的所得,只要2.5個時段,也許你會說這不是錢的問題,而是你覺得加入協會對你沒有好處或是幫助,或是協會做的事跟你沒關,是沒錯,當初成立大會時,許多人都對於協會未來的功能性提出質疑,但是當場還是絕大多數人願意加入,因為金錢不是萬能,但是沒錢萬萬不能,所以當時雖然是年年要繳會費,還是有絕大多數人願意支持,因為如果大家都認為事不關己,不需要加入,那永遠大家都在單打獨鬥打零工。

  加入協會並不代表以後我們就能有工會,但是至少他是目前劇場界唯一的大型組織,如果大家都不加入,他又如何能夠為大家提供所需的服務呢?自己人都不相挺,他又如何能夠代表技術劇場去向政府要補助,提建議案或規劃案,替大家發聲來改善這個環境呢?其實協會在做得事看似與大家無直接相關,但是卻是與這個環境有密切的關係,例如PQ代表台灣劇場界與世界各國交流;預計辦理的技術劇場人才培訓班;stage handbook的翻譯書(已出版)及其他陸續進行中的翻譯書……,我期待大家的共同加入參與,當協會有足夠的代表性,將來才有成立工會的可能性,有了工會,大家就能享有最起碼的勞健保,而不用各自尋找寄人籬下,協會成立已經十年了,但個人會員得人數還不到200人,當然協會要檢討,可是身處在這個環境中卻選擇冷漠的你,是否願意加入我們,為我們未來的環境許下一個更好的可能性?

﹝本文轉載自-斯建華部落格

相關閱讀連結:劇場為什麼沒有工會?(為什麼要有?)實況紀錄
       再拒論壇-表演藝術討論區

One Comment
  1. ﹝轉載自某位不具名的劇場工作者﹞

    這幾天趁著空檔,問了王老闆關於工會的事
    他說,工會成立的困難,主要在於無此職業別?
    成立工會需向台北市勞工局提出申請
    而因無劇場技術人員此職業別,因此需向勞委會提出新增職業別申請?
    而勞委會將會同「專家學者」,評估是否有新增新職業別的必要
    結果是,「專家學者」評估後發現,劇場技術人員人數太少,
    且工作性質與其他技術類別相近
    因此建議加入其他工會,而拒絕新增職業別

    然而光是演藝類的工會就有
    電影電視演藝業職業工會
    技藝舞蹈表演業職業工會
    歌舞藝能服務人員職業工會
    影劇歌舞服務職業工會
    etc.
    以上演藝工會項目分類之細
    難道這些工作性質就大不相同,而需要成立不同的職業、不同的工會嗎?

    劇場技術人員的工作性質及場域與其他技術人員不同
    其面對的危險或職業傷害也與其他有異
    任意加入一個不適合的工會最終結果是職災與保險公司認定的職災不同,不予理賠
    那麼就失去加入工會的意義

    然而工會是否真的值得如此大費周章的推動呢?

    首先提到大家都想望的最低薪資保障

    最低薪資是由勞基法保障,而不是由工會制定最低薪資
    依據勞動基準法對於基本工資的規定?
    所有雇主以時薪僱用勞工,時薪不得低於95元
    在劇場裡工作的一個時段是4個小時
    意思是只要劇團付你一個時段380,它就不違法了
    也許你可以透過工會檢舉你的雇主
    但工會不是法律,它不能保障你一個時段一定能賺到600
    工會並非強制加入,即使工會可以保障工會會員的最低時段費
    但仍有非會員可以透過市場自由競爭,爭取到較廉價,但較多的case

    然後是工會到底能保障多少人的權益

    工會所能提供較實際的服務,是勞健保
    因此燈光音響公司員工、劇場管理人員等,其實是不需依附在工會下的
    (王老闆甚至明說,工會成立後,他會嚴禁員工加入工會)
    (好諷刺,他就是主要,可能也是唯一,在推動工會的人)
    隨意一檔演出來看,這麼多的人在舞台上裝台
    但是扣除館方、學生、舞台公司、音響公司的人員
    最後真正沒有勞保、沒有固定薪資、沒有依附在任何公司之下的freelancer
    是少之又少
    台灣劇場技術工作者,約百來個,真正需要工會勞健保的,約只有二三十個
    劇場工作者是小眾
    然而工會服務的對象最後卻是小眾中的小眾

    再加上技術劇場工作者的工會意識不強
    工會成立後願意加入的,更是小眾中的小眾中的小眾了

    最後,真正令我倒抽一口氣的是
    工會成立後的營運問題

    工會成立後,總要有個辦公室吧
    那麼辦公室的租金、水費、電費從何而來?
    工會成立後,總要有個行政人員吧
    誰要付他薪水?

    就以一年辦公室的租金、水電費20萬來算
    人事費最少也得一個人來做事,便宜一點算一個人一年20萬
    一年下來最少得花40萬的費用
    樂觀的來想,劇場裡100個人都加入工會
    一個會員一年也得繳$4000
    不樂觀的想,工會會員只有20人,那麼一個人一年要繳多少錢哪!
    即使簡陋的在王老闆的工廠隨便弄張小桌子,省去租金水電
    光是人事費,樂觀的來看一個會員一年也得繳$2000
    試想:你願意嗎?

    王老闆說到這裡,我無言了
    我只是空抱著對工會的理想和期盼
    卻完全忽略了實際會遇到的問題和阻礙

    然後我再看了一次怕辣論談的「劇場為什麼沒有工會(為什麼要有?)」座談會紀錄
    覺得有些感慨
    工會並不是萬能的,有些人沒有把工會能提供的服務和限制搞清楚
    而劇場裡的技術人員、演員、設計創意人員、行政人員等
    對於工會的需求是不一樣的,不能這樣混在一起討論
    否則最後只是模糊焦點而已
    而工會和聯盟的功能也不同,並不是組織聯盟,就不需要工會的保障
    劇場是不是產業、劇場到底在不在體制內、藝術能不能生存、台灣表演藝術環境成不成熟
    都不影響工會的功能及其存在的必要性
    有些對談,只是在抱怨當前小劇場營運的困難及被社會不公允的對待
    都只有情緒,沒有解決問題的意圖

    再者,在這論壇舉行前,不知有沒有人去查過相關的法令規章
    而論壇結束後,有沒有人付諸行動,去遞申請書,去和政府官員周旋

    在這場逸失焦點的座談會前?
    王老闆已經為成立劇場技術人員工會不知奔走了幾年
    他老早已經把工會申請書遞給勞工局(而且也被駁回了)
    也和勞委會的官員爭執過幾回
    甚至連工會章程都寫好了
    今年九月還有一次審查的機會,雖然申請已經被駁回,不能再提出同樣申請
    但王老闆還是會去試著協商看看

    王老闆是已經進行到這個地步了
    那麼論壇呢?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