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辦國際藝術節 台、港是「近」敵

作者:ccindustry 觀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 ─文化 創意 產業
日期:2009.1.12

這個報導小弟注意到的不只是台灣或香港哪個展覽有什麼作品,而是,台灣跟香港有很多會一較高下的地方.

其中更為注意到的是,香港是一個協會在舉辦這個活動,台灣則是半官方組織.以及,台灣的發展時間上落後於香港.亞洲如果不看日本,其實香港是英國對亞的櫥窗,英化幅度很高,也導入相當英化的生活習慣與社會構成進入這個小半島.相比之下,台灣雖然很美國化,但只學了美國的一半,再學一些日本.其實對於制度,各個領域的習慣建立,還不夠完全.

藝術,現在主流的類型與尺寸還是歐美人的天下.媒體與設計產業也一樣.則,台灣的學一半,是另外一半可以成為我們的特色,還是為德不足?

====
同辦國際藝術節 台、港是「近」敵
林采韻/台北報導  (20090112)

兩廳院即將在今年二到三月間推出首屆「台灣國際藝術節」,希望透過品牌操作的方式行銷台灣,創造出如同愛丁堡藝術節、亞維儂藝術節的附加價值。像這樣以藝術節建立文化形象,亞洲國家以香港、新加坡為代表,均有超過卅年的歷史,其中香港藝術節知名度最高,加上舉辦時間也在二、三月,可說是台灣最重要的「近」敵。

比較台灣和香港的藝術市場環境,在舉辦藝術節上各有彼此的挑戰。台灣在兩廳院之外,經紀公司、藝文團體蓬勃,整年度都有多元的節目輪番上陣,這讓「台灣國際藝術節」的舉辦更需強調其特殊性和存在意義。而香港平時藝文活動,沒有台灣來得活躍,因此「藝術節」成為開拓民眾視野最重要的管道,節目種類大至名團、小至個性獨奏會均有涵蓋,猶如每年的大拜拜。

香港藝術節今年邁入卅七屆,在長期推展下已打出一定口碑。今年推出的四十一檔節目,至今票房已達八成,加上與信用卡公司合作免息分期付款的配套措施,解決不少民眾的荷包問題。而台灣國際藝術節因為籌畫時間短促,首屆規模小試身手只有十二檔,元旦才開始全面販售票券,賣座上還有待衝刺。  

香港藝術節達到今日規模是長年累積的成果。由非營利組織「香港藝術節協會」執行,因此免去因人行事的變數。而台灣國際藝術節的構想主要出自現任兩廳院董事長陳郁秀,未來能否持續並終成品牌,還要看繼任者的態度。

藝術節舉辦的必要,在於主題性、特殊性和豐富度的突顯。首屆台灣國際藝術節主題是「科技與藝術」,但十二檔節目中符合主題的只有五檔,其中以配戴3D眼鏡觀看、由奧地利多媒體藝術家歐伯梅耶製作的肢體狂想曲《春之祭》最具噱頭。另一個亮點則是兩廳院委託創作,由美國劇場名導羅伯.威爾森和京劇名伶魏海敏合作的《歐蘭朵》。

至於香港藝術節的節目安排,主題性雖不明顯,但是型類甚為豐富,重量級團體檔次可觀,其中透過跨國合作、在地委託製作增加不少原創性。今年音樂類焦點,包括芝加哥交響樂團和指揮大師海汀克、庫普曼與阿姆斯特丹巴洛克樂團;戲劇類有法國女明星茱麗葉.畢諾許演繹的《尋.你我》。委託創作則有香港導演榮念曾的《錄鬼簿》以及彭鎮南執導的《黑天鵝》等。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