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 巴黎舞嘻哈 ~~

(《Import/Export》2007 Koen Augustijnen)

作者:Mr.68
站台:68

當代舞蹈的身體,朝兩個極端方向發展,一個是「不跳舞」讓身體自己說話;另一則是用情緒帶動身體,越來越狂亂無序、非常個人化的身體。嘻哈hit hop因緣際會,搭上當代舞蹈的發展潮流,或者說當代舞蹈開始向hit hop借用身體語彙。總之,兩者的相互滲透,讓當代舞蹈的面貌更加豐富多元。

一月份,很湊巧地,我連看了3場有關嘻哈舞蹈的演出,就一起跟各位介紹這種個人相當喜愛的舞蹈形式。不過談嘻哈之前,先打個岔,說一個私人的觀舞經驗。

芭蕾舞蹈動作的術語,很多都是法文,但芭蕾的發源地卻是在俄國,是後來法國人將之發揚光大。2005年的冬天,我到夏特列劇院Théatre Musical de Paris Chatelet 看芭蕾一代宗師《巴蘭欽之夜》,演出的是他出生的故鄉–俄國聖彼得堡芭蕾舞團。真不愧是宗祖國的芭蕾舞團,讓我看到被歸為20世紀新古典派大師–巴蘭欽GEORGE BALANCHINE, 1904-1983 的豪華排場、繁複美學。

可在過程中,有件事我很受不了。就是約30分鐘的舞作之後,接著是20分鐘的中場休息,這20分鐘觀眾都在幹嘛?這些西裝領帶高跟鞋晚禮服的高貴女士先生們,都沈浸在香檳酒、巧克力雪糕和交際。演出高達3個中場,加起來共一個小時的休息時間,我跑出去抽煙太冷再回來,啥事都不能幹,只能看他們一杯接一杯的香檳(一杯台幣450)、一枝接一支的雪糕、一句接一句的…(實在不知他們各國語言地聊個啥?),如此這般搞了一個晚上,只怪我沒早點搞清楚,古典芭蕾跟香檳、交際之間的關係。出了劇院後,我發誓絕不再花這昂貴的票價,看這樣令人興致全消的芭蕾演出。

所以說,談嘻哈跟談芭蕾一樣,無法迴避關於「階級」這個問題。比較起來,我比較喜歡平民階級的hit-hop。

「嘻哈」是1970年代,源自美國紐約非洲移民社區的文化運動,包含了音樂(饒舌 Rapping、音樂播放Djing)、舞蹈(街舞 Breaking)、美術(塗鴉 Graffiti)和文學(說唱Mcing)。這個文化運動隨著–主要是音樂錄影帶MTV的影響,傳遍了全球。

在台灣,我們比較熟悉的是嘻哈音樂,還有不易發覺,少數的街舞和更少的塗鴉。這也難怪,除了是外來文化之因素外,hip-hop這個生來就流著「反抗文化」的血液,裡頭充滿反抗壓迫、對抗主流、惡搞壞美學的藝術形式,實在很難把它跟國人對「藝術」– 這個神聖殿堂的期待連在一起。試想,在地上滾來滾去的舞蹈,動不動罵人的歌曲,甚至還在捷運、地下道噴漆作畫,如果這叫「藝術」,正經的台灣人怎能受得了。

先前我也以為嘻哈就是黑幫、嗑藥、打架,自從聽了歌手「大肢病體」Grand Corps Malade開始,對嘻哈有了180度的改觀,他的詩喃Slam(法式Mcing)已經是屬於詩的領域,儘管描述的,盡是城市邊緣社區的不堪。然後就是越來越多,從街頭攻佔舞台的嘻哈舞蹈「劇院」演出,這才發現至少在法國,嘻哈舞蹈早已被歸為當代舞蹈一個支流。

讓我來介紹本月我看的,3場跟hit hop相關的演出,除了顯示個人喜好之外,亦可見這個舞蹈形式,在今日當代舞蹈發展的位置。
(I want you de Nasser Martin-Gousset – Photo Dan Aucante)

舞碼:《I want you 》
編舞:Nasser Martin-Gousset
時間:11/01/2009 17:00
地點:Théâtre de Suresnes Jean Vilar

內容:這個位於巴黎西郊的城市劇院Suresnes,從19年前開始辦這個hit hop舞蹈節 Suresnes Cités Danse 。《I want you 》是舞蹈節的開幕節目,請來當代編舞家Nasser Martin-Gousset,跨刀為hit hop編舞。

屬於次文化的hit hop流行於大巴黎郊區,大部分的郊區省份多少都會辦嘻哈音樂節、舞蹈節、Slam之類的活動。Suresnes算是較高級的郊區,劇院節目安排向巴黎看齊,但是其擁有的hit hop文化,卻不一定是巴黎市所擁有的,所以Suresnes Cités Danse 舞蹈節,自然成為其一大特色。而且其操作方式,就如我看的這個開幕節目,請來當代編舞家,為自己社區的hit hop開發其可能性。

10位顯然都是業餘的少年舞者,舞蹈技巧雖不是頂尖,但是透過不同概念的舞蹈融合,卻也展現一番新面貌。但我認為Nasser Martin-Gousset不太了hit hop的精神,完全移花接木,用他上一支舞《Comedy》– 一個晚宴中的人間喜劇故事概念,改成青少年在夜店舞廳的場景。而這些小孩倒是也很盡力地,跟著編舞家的概念裝模作樣,一支被馴服了的hit hop。不過起碼這些嘻哈少年,也經歷了一次正式的現代舞演出,知道嘻哈不只存在街頭,也能登上藝術殿堂。
(《Good Morning, Mr. Gershwin》© Laurent Philippe)

舞碼:《Good Morning, Mr. Gershwin》/ 法國萌荷舞團
Compagnie Montalvo – Hervieu
編舞:José Montalvo et Dominique Hervieu
時間:21/01/2009 20:30
地點:國立夏佑劇院 Théâtre National de Chaillot

內容:2007年以《拉摩的異想世界》On Danfe橫掃台北劇場的法國萌荷舞團,編舞家José Montalvo et Dominique Hervieu今年升官執掌國立夏佑劇院。這其中發生了一小段插曲,就是這個以尚‧維拉Jean Vilar(「人民劇場」théâtre populaire 旗手,亞維儂藝術節創辦人)命名演出大廳的劇院,在右派文化部長的計畫中,竟然想把節目改成全部的舞蹈演出,惹得劇場界一片嘩然!因為這意味著,戲劇節目全部離開人民劇院,夏佑劇院成為另類的小型巴黎歌劇院。

這跟前陣子文化部長,想要安排法藍西劇院介入,以歐洲劇場節目聞名的郊區劇院MC93 Bobigny一樣,都是想利用中央力量,導正所謂的藝文正確路線。不管如何?在地方分權自治的趨勢下,回頭走中央集權的路,自然不為藝文界人士所接受。

結果後者在藝術總監Patrick Sommier的號召抗爭下,來自全歐洲曾在此演出的劇院、法國本土重量級藝文界人士、長期受劇院滋養的觀眾群們,利用連署、公聽會、遊行示威…等形式,打贏了這場戰爭,成功阻止了文化部的此一計畫。至於夏佑劇院的未來如何?我沒看到下文,不知道是自己疏漏了?還是阻力不大,文化部順利達陣成功。

回到萌荷舞團。看過《拉摩的異想世界》的觀眾,應該對於其法國巴洛克音樂背景、人體、動物、配合得天衣無縫神奇影像、與融合大量嘻哈元素的舞風印象深刻。此次新作《早安!蓋西文先生》,以爵士曲風著稱、百老匯音樂劇名作曲家 — 蓋西文的音樂為背景。蓋西文所留下膾炙人口的曲子很多,如《藍色狂想曲》Rhapsody in Blue 、《一個美國人在巴黎》An American In Paris、《夏日時光》Summertime …等。可說是橫跨古典與流行,雅俗共賞的作曲名家,選擇他的音樂,大概先好看了一半。

此次的影像是關於水,舞者在水中舞蹈,透過影像,跟上回舞者直往空中跳的意象相仿,都是沈重的人體,想脫離地心引力的牽絆、生活常規的束縛之慾望。不過這次的嘻哈舞者不若上回厲害,剛開始我覺得奇怪,應該不是編舞家沒有能力找到更棒的舞者?等到舞作到下半段,一個彷彿敘述五月花號黑奴船,登陸美洲新大陸所開啟的黑人苦難歷史,換成了非洲黑人在歐洲的苦難悲歌。

儘管今日的大部分非洲,情況之糟糕,是一個無人可逃避的事實,但我卻不喜歡對於此悲劇的制式曲調。很多非洲黑人的創作是如此,沈浸吟唱苦難、強調被壓迫的身體、呼喚原始自然的祖靈…等等,就像台灣表演藝術團體,一出國就要急著強調太極、書法、氣功、東方宗教,甚至乾脆直接擺上龍頭、神醮。

符號的挪用不成問題,我所強調的是一種「刻板印象」的誤解,就像我工作的珍珠奶茶餐廳,有些法國人就直覺,那圓圓一顆顆的黑珍珠,一定是對健康有益的東方補品。但其實,不就是加了黑糖的地瓜粉嗎?

這種刻板印象的產生,或許是異文化想要進入西方的簡便版,如上述的非洲黑人舞台創作,實在不忍苛責,但如果這種刻板印象是出於西方人(刻板印象的製造者)手中,我覺得就相當「媚俗」了。就像法國人學開珍珠奶茶,然後強調珍珠是東方補品,你聽了不覺得怪怪的嗎?

所以舞蹈的下半場,成了非洲黑人的同情大會,實在跟我上次看到的《拉摩的異想世界》差得太遠。還有,自從歐巴馬選上美國總統之後,Now ! Black is beautiul。這點《早安!蓋西文先生》倒是反應快速、拔得頭籌。

萌荷舞團最棒的地方,除了充滿想像、與舞者身體結合的影像之外,就是成功的結合嘻哈與現代舞,兩派人馬甚至在雙人舞時都好看,這點相當不容易,因為嘻哈常是單人的技巧秀。而其舞團在全球演出的成功,也一併將次文化的嘻哈,更往中心推進。
(Storm)

舞碼:《Geometronomics》/ Storm & Cie
編舞:Storm (Niels Robitzky)
時間:25/01/2009 17:00
地點:Théâtre de Suresnes Jean Vilar

內容:2007年法國舞蹈中心的節目單上,出現Storm的嘻哈舞蹈節目,我會去看完全是為解心中疑惑?這個一向是當代舞蹈先鋒的重鎮,怎麼安排了hit hop的節目?

看完之後驚為天人,同時糾正了我許多對hit hop 的錯誤觀念,首先原名Niels Robitzky 的Storm 是德國白人,再來是他的歐式嘻哈,著重於身體關節的流動,與結合影像的劇情鋪陳,其實已是默劇的形式。我曾在約10年前,在國父紀念館側台,看高齡的馬歇‧馬叟,一個人在偌大的空蕩舞台,輕輕移動身軀關節,配合音樂,創造不可思議的想像世界,Storm就有一點這樣的味道。

節目分成兩部份,首部曲是Storm的Solo《Storm… en contexte classique》。他一個人,一盞燈下,擺上自己帶的唱片與唱機,播放數首古典音樂的嘻哈。已經40歲的他,在嘻哈舞界已是高齡,不過早在80年代,他就一個人闖蕩嘻哈江湖,他並沒有自組舞團,而是獨舞及跟世界各嘻哈舞團/者合作,這點頗有嘻哈原味,至今足跡以踏遍世界160個城市。

40歲的他對於嘻哈簡直出神入化,我指的不是他能在地上轉幾個圈,而是他完全抓得住嘻哈的感覺,譬如此次跟古典音樂的結合,雖是小品,但我們卻可以真實看到,古典音樂的每一個音符,在他的身體關節流動。我看過法國嘻哈同行對這支舞的評論,說缺少了嘻哈力量。但我不是嘻哈圈內人,我看到藝術(古典音樂)在不同形式媒介(嘻哈)的再創造。

節目第二部分,是跟巴西嘻哈舞團Discipulos do Ritmo
合作的《Geometronomics》。6個年輕舞者全是嘻哈好手,有的擅長身體關節,有的專攻地板動作,Storm自己也上陣,舞起來毫不遜色。

簡單的空舞台加上背投影幕,及豐富的故事題材。一開場就以舞者配合不同速度的節拍器影像,及聲響動作,標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節奏;或者說明節拍來自母親子宮,嬰孩出生長大片段;及不時按唱盤播放器,來相互干擾節拍速度,影響舞蹈動作的遊戲。大量的都市場景,大廈前廣場、地鐵站車廂、不斷往上升的電梯,還有日常生活物件的延伸,電話、洗衣機、電視,甚至還有一場精彩的足球比賽。當然,少不了傳統的嘻哈鬥舞,獨秀、群舞、機械舞……等等。

我覺得最厲害的是Storm的編舞,片段穿插、舞者進出、舞台位置的多層次變化,無論是獨舞、群舞皆流暢且叫人應接不暇,害我好想買DVD來好好研究。而且在舞蹈的進行中,穿插關於嘻哈的文字闡述,及舞者的個人介紹投影,除了技巧娛樂,還有那麼一點精神性。

關於嘻哈舞蹈,我想講的還太多,不過已經落落長的一篇,就等下回有機會再分解吧!

2 Comments
  1. 我來自首,資訊錯誤,網友指正,已經附在原網誌文章補記。

    補記:感謝網友liebeliebe指正,全文如下:
    小小吐曹一下,古典芭蕾是起源於義大利。路易14成立巴黎歌劇院算是第一個將它系統化(並且階層化)的人,而舞譜也是在皇帝的要求下開始產生。後來在文化交流下傳至俄國,在那天寒地凍的雪地,開出有別於法國與義大利的芭蕾身體。俄國的軀幹(尤其是肩膀關節)比法國的靈活且運用廣。

    PS:照片編排錯誤,請參考原網誌。多謝!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