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知覺體驗到情感表現──豆子劇團《巨人與春天》


作者:謝鴻文
站台:兒童節的派對

演出時間:2009年3月28日
地點:台北市政府親子劇場

繪本在台灣興盛於1990年之後,作為兒童文學的一種類型,繪本的獨特在於它是文字和圖像的結合,強調文圖共演故事,因此,說繪本有如紙上的戲劇表演也不為過。

文字轉化形式搬至舞台演出已非新聞,但繪本轉移到舞台,倒是多了一層問題,即原先的圖像定位,是要完全照用呢?抑或像創作社劇團《幾米地下鐵:一個音樂的旅程》既見幾米也有仿造?再不然就是全盤否決,讓視覺圖像重新來過;不過,這項新工程勢必造成繪本原作文字與圖像的脫離,說故事的主體就少了圖像,美術回歸到舞台設計的一部分,就無法和語言平起平坐了。
成長於南台灣的豆子劇團,《巨人與春天》是他們發展中的「互動劇場」系列七的劇碼。顧名思義,「互動劇場」強調劇場演出中的互動,而且不僅是大部分兒童劇團襲用的演員和觀眾互動模式,豆子劇團努力讓觀眾也成為參與創作的一部分,有點即興,有點符合創作性戲劇教育中常見的遊戲演練。

以這次演出的《巨人與春天》來分析,這齣戲其實是由兩個繪本故事組成:上半場改編演出《一塊披薩一塊錢》(文/郝廣才,圖/朱里安諾),劇情大致跟著原著走,敘述會做披薩的大熊阿比和會做蛋糕的鱷魚阿寶是一對要好的鄰居,兩人決定發揮所長擺攤販售手藝,可是,一整天兩人都沒賣出任何東西,餓的發慌時,阿寶把唯一的一塊錢金幣拿來買披薩,阿比也把這個金幣拿來買蛋糕,兩個人就陷入你跟我買披薩,我賣給你蛋糕,一塊錢買來買去的有趣情境中,最後兩個人都吃飽了,東西也賣光了。

劇中互動的關鍵點選在阿比和阿寶要去買食材,於是把台下當成大賣場,把小朋友替代成食物,挑選出了花枝、蛤蜊、爆米花等東西,上台後演員授以簡單的肢體表現,把那幾樣食物的特徵模擬出來。那個表演爆米花的小男孩實在很活潑,毫不怯場的蹦跳抖動,逗得滿場觀眾大笑。藝術可以稱為是表現,這個觀點很普遍;但在表現成形之前,藝術活動如何醞釀運作出來?對此,赫伯特‧里德(Hearbert Read)《藝術的意義》曾分析藝術活動具有三個階段:首先是對物質特性的知覺,接著把這些知覺整理成愉悅的狀態或圖案,最後當知覺組合和原先的情感狀態相符,情感就產生了表現。由赫伯特‧里德的觀點來檢驗這齣戲中的互動是頗貼切的,兒童戲劇教育所要做的便是如此,由知覺體驗開始,激發出情感的表現,《巨人和春天》編導曾秀玲這樣的互動體驗設計是值得嘉許的!

下半場改編《巨人與春天》(文/郝廣才,圖/王家珍),劇情和原作相比也沒有太大幅度的更動。表現形式上則是讓巨人用高大的杖頭偶表演,春天以小巧的手偶呈現視覺上的對比,加上由真人詮釋的土撥鼠穿針引線,把自私巨人想要獨自擁有春天,卻讓外面的世界繼續被寒冷的冰雪冰凍著,了無生氣。直到巨人看到春天悶悶不樂,望見屋外的蕭瑟,巨人才恍然大悟,讓春天再度回到了人間。這故事本身很動人,可惜下半場演出的情境氣氛掌握不若上半場,巨人由自私到放下的情緒變化表現不夠準確,春天的重生也少了點激動欣然,所以即使我們看見舞台上的空樹突然長出綠葉,卻沒有太多驚喜雀躍可言。

至於遊戲的互動,下半場也不若上半場有意思。被找上台的親子,只能進行較死板的問答,少了前述對藝術生成本質的體驗與探索,十分可惜!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