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角餐廳-料理愛情》觀後感

時間:9月26日晚間8點
地點:迷火小劇場
部落格:糊調的肉骨茶

因為之前取得的地址是一家餐廳,我當時還真的以為在餐廳演出,結果到了該餐廳,才知道是在附近的地下室劇場,而且傳單上寫得菜色都很動人耶~像我這個這麼愛吃的人,帶著是一邊吃一邊看的期待,不免會有一點點小小的落寞…

這應該算是我第一次看佛朗明哥舞蹈,迷火小劇場隱藏在環亞飯店後面的巷子裡,旁邊有明亮的7-11還有一些餐廳,走進地下室的樓梯,牆上有著海報張貼。從街道喧囂感,好像走進了與世隔絕的地方,地下室就有這個好處,觀眾已經老早等候,轉角餐廳即將開張。

序曲舞者(徐曉瑩)就先來一段舞,把廚師袍(料理愛情)交給了轉角餐廳的主持人(林靜君),像是一個儀式,似乎宣告著轉角餐廳要開張嚕~接著就進入了第一道開胃沙拉「優格水果沙拉」。轉角餐廳主持人也對觀眾介紹著這道料理與愛情酸甜酸甜的關係。兩名舞者(徐曉瑩、陳筱晴)隨即而來一段雙人舞,此時"戲劇區"就暗去,讓觀眾把焦點放到舞上。舞者徐曉瑩一看就知道是老師級的,雖然第一次看,卻也看得出來其差別,我想好看的地方不在於徐曉瑩的舞蹈技巧,而是她的眼神,這一刻,我連結了劇場總是說"不要演",因為另一名舞者就是屬於"演"的這種,他們兩個的技巧都沒有問題,但是卻總覺得我會想把眼睛放到徐曉瑩的身上。於是我發現了這個差別在兩人的眼神。「如果說肢體的表演是在三度空間,那麼眼神的就在黑洞」但是,如黑洞一般的眼神要如何演出來阿?那是統合自身所有生命經驗所建構的奇異點,表演者生命的重量越重,吸引觀眾的引力才越強。

同樣的,舞蹈結束之後,整齊地交錯下一段主持人對下一道料理的介紹,「軟殼蟹佐梅香酪梨醬」搭配的是一段純音樂,這一段純音樂是我個人很喜愛的 「Por Una Cabaza」,第一次聽到這首歌是在看電影《女人香》,看著 Al Pacino 跳那舞,我個人很是陶醉,而這道軟殼蟹也就拌著"呼!哈~"(註1)的愉快記憶度過。接著樂手下場,在非常冗長的換場之後,又是整齊地來一段戲劇解說,只不過換成了在裡面工讀的妹妹與她的姊姊來一些對話,當然,介紹下一道料理的還是主廚娘,這次是「奶油南瓜濃湯」,就在舞者要出來時,姊妹就定格了…但這樣的處理讓舞者的表演有點尷尬,因為場地並不是那麼的大,所以無論如何觀眾都會看到不動的姊妹在很明顯的位置,造成觀眾尷尬的失焦,因為她們也很認真地定住,卻又像是可能會有突然的表演。不過所幸這段舞後面還是徐曉瑩獨挑大樑,而且還有扇子舞,我覺得佛朗明哥的舞風真的是很適合扇子這種道具。因為佛朗明哥很熱情開放,但如果一種舞只有熱情開放的節奏,那麼看久了就會有疲乏,然而扇子真的是太完美的設計,既可以遮住火又可以煽旺火,藉由這樣的道具使用,讓火的可能性變得好多喔~所以這段應該算是最多Ole和掌聲的,原來Ole在佛朗明哥舞裡面是"好!"的意思,真是有趣的反應。

這段結束後就是中場休息,看了這麼久的"料理",肚子不餓都不行。幸好,等候區準備了一些小點心,稍稍解了我因為這些開胃菜的癮。

中場結束後,開始了主菜「迷迭香羊肩排」我想這段應該是大部分人最喜愛的,同時也是戲與舞結合得最好的一段,在主持人介紹完菜之後,四名舞者圍繞著主持人。緊密的節奏,的確有著"迷"與"火"的味道,當然….徐曉瑩的舞也還是裡面最濃烈的,沒話說。

一段令人屏息的主菜之後,就是「番紅花干貝燉飯」和甜點「提拉米蘇」,「番紅花干貝燉飯」是由陳筱晴獨舞擔當,鮮黃色的服裝,緩緩地連結一些回憶的照片。不過她還是太認真太用力了,所以很難去感受到這道料理那珍貴的奉獻,所以只能單純當成舞蹈,像是單純聽一段音樂的音符,而不是一首歌,但請別難過,不是妳不好,是徐曉瑩太….。

甜點「提拉米蘇」四人白色華麗的服裝,用流蘇披肩。這樣的服裝顏色真的是蠻容易聯想到「提拉米蘇」的白色,雖然這裡的白應該不是食物的顏色…不過用流蘇作為披肩很棒~像是金色的巧克力粉撒出來。

整體來說,舞者要能把這樣的劇情抽象地展現在自己的表演裡面真的是非常的不容易,雖然舞者不少,卻還是只有徐曉瑩有足夠的重量,其他都還停留在處理身體運動的階段。這也是我會覺得許多表演者只著重在技術的精練,而少了人的氣味,活生生像是罐頭。不過,事實上要從罐頭衝出來也真的不是簡單的事。話說回來,導演在處理戲劇的部份,選擇了最快速也最安全的「一搭一唱」,雖然可以想像兩者整合的難度,但還是會期待能有多一些像是「迷迭香羊肩排」這樣戲與舞緊密的結合,畢竟那些主持人的說明,已經在節目單大致瞭解了,也就不需要重複說明以及硬要讓觀眾"看懂"這樣的劇情結構,舞者與戲者分開呈現的舞劇應該要叫"舞、劇"。

不過,這個演出我想最大的敗筆就是換場,因為樂手在這個演出裡面十分重要,可是很奇怪地,每次換場都要把樂器、椅子搬進搬出的,常常會聽到演奏完未關機的麥克風在黑暗中不小心被撞到,然後就是巨大的聲響爆出,就像每道菜的間隔中都會多砸一盤巧克力派在觀眾臉上。我們每次都得要擦擦臉,精神一下,才能接受下一道菜的到來。迷火有著豐富經驗的舞者、樂手、歌者以及戲劇人,卻似乎少了豐富經驗的技術人才和視覺設計,像是舞台的設計。老實說,背景幕和表演個人覺得不太搭,感覺整個舞台視覺是沒有被設計過的,應該只是屬於道具的擺放,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底限而已,只是四、五百元的票價並不能算是非常便宜,至少要關照一下。

但最重要的,還是建議迷火可以請一個比較懂這類場地的舞台監督,好整合每一個技術環節的問題,減少觀看時的不舒適,我想一定會超棒!

影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9LKcpc5zAY

註1:呼!哈~ 是Al pacino 在女人香的口頭禪

2 Comments
  1. 謝謝怕請客喜歡這一篇阿
    至於票價的問題,其實有很多兩廳院的表演都有最低票價400阿~主要是因為我沒看過佛朗明哥舞,所以是以小型劇場的票價來對比的。

    票價雖然沒有硬性規定,只不過一般會認為小型劇場在400以上的表演,至少會有稍微舒適的椅子(不是塑膠椅)以及基本的舞台、燈光設計,當這些東西都沒有的時候,就只剩演出人員得要獨撐。

    所以才說有一個不錯的舞台監督,就可以把我說的大部分問題解決到及格。目前的表演是值回票價的,但除此之外的都只能算是堪用的品質…

  2. 哇寫得好讚喔。

    我看到這篇覺得很高興,我自己寫了一篇料理愛情的觀後感,就想看看別人怎麼寫的。
    尤其是我自己就在這地方學 flamenco ,也稍微認識台上那些人,觀點難免偏頗。
    完全沒接觸過 flamenco 的觀眾意見更是珍貴:
    「我怎麼知道我在這邊 high 半天,是不是小圈圈裡面的自嗨?」

    「然而扇子真的是太完美的設計,既可以遮住火又可以煽旺火」
    真是寫得妙啊。讚~

    我也同意換場是個敗筆,舞台設計的確是很需要加強。
    奇怪我本來覺得四五六百票價算便宜的,看這文章一寫我也開始覺得
    「嗯~這樣高的票價的確需要關照一下舞台啊。」

    我想起來上週去看了國光劇團的京劇「狐仙故事」,一千塊錢的票價更貴了,
    但是的確因為有做舞台效果,加上更大規模的現場樂隊,反而讓我覺得
    「這樣的表演花一千塊來看是值得的。」

    難道說,表演的經濟學問題會是,
    要嘛就做小到小劇場一張一百塊票價,
    要嘛就要做大到在城市舞台或兩廳院兩三千票價,
    折衷方案其實會落入一個尷尬嗎?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