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一舞‧克里斯汀‧赫佐 Christian Rizzo

作者:68

克里斯汀.赫佐 攝影/林鑠齊(表演藝術雜誌185期)

每年在龐畢度中心舉行的「舞蹈影像展」,是我的舞蹈大補帖。從早放到晚,一連五週的舞蹈影片,讓我認識、或複習了不少的舞蹈史、編舞家及其作品。今年的影展即將開始,一共有100位編舞家的200部影片放映,這應該是歐陸規模最大的舞蹈影展。但是讀者可曾細想,為什麼一個現代美術館(而不是電影館或舞蹈中心),系統典藏了這麼多舞蹈影片?

我們就來談「舞蹈」與「美術」之間的關係。

從西方美術發展來看,「身體」從來是藝術家最感興趣的題目,從遠古的埃及壁畫、希臘人體素描、雕塑、文藝復興達文西的人體黃金比例…直到今日的裝置、錄像、行動,這一路發展以來,身體從未缺席。尤其是到了近代的「行動藝術」,相當程度上已經是一種,以身體展現觀念的「表演藝術」。

那舞蹈呢?從前美術一直扮演為舞蹈服務的角色,燈光、服裝、布景道具…,直到舞蹈不再獨尊舞者,將舞蹈「去身體中心」,把舞者的身體、動作,與其他舞台元素並列,從此美術元素大量進入舞蹈,包括形式、內容、空間、思想到觀念。譬如美國現代舞大師摩斯康寧漢,早期曾經有一段時間,跟抽象表現主義大師羅森柏Robert Rauschenberg 緊密合作,作品演出時實在很難分別,這是一場舞蹈表演?裝置作品?或是行動藝術?

摩斯康寧漢 《 Antic Meet 》1958

裝置:羅森柏 Photo:Richard Rutledge

今天美術與舞蹈的大量相互滲透,其中的分界線,也已經越來越模糊。舞台上,美術與舞蹈合作的例子已經不稀奇,甚至連編舞家也跨界到裝置藝術,作品不時出現在美術展覽中。例如我親眼看過的,至少就有崔莎布朗、威廉弗賽、莎夏‧瓦茲、傑宏貝爾…等人。這樣來看,龐畢度中心把舞蹈影片納入典藏,也就不足為奇了。

接下來要介紹的,也是將美術與身體,混搭得厲害的編舞家 — 克里斯汀‧赫佐。這位法國編舞家,不但受邀駐村過台灣,還幫台北舞蹈空間舞團編了一支舞《How to say “ Here” 》。他更是今年舞蹈影像展的封面人物,亦受邀於開幕演出的編舞家。

赫佐身分繁複,出生美術學校、組過搖滾樂團、有自己設計的服裝品牌,但在表演藝術界成名。他跳舞、作裝置、影像、甚至跨足戲劇,不過最顯為人知的,還是他編舞家的身分,作品曾經列入亞維儂藝術節的官方節目,也曾受邀到里昂歌劇院芭蕾舞團編舞。

成名作是1993年,和法國低音大提琴家Bruno Chevillon合作的《…/… (b) rencontre improvisée》。演出在即興的現場音樂中,赫佐一個人在舞台上一堆的物件中,弄東弄西地製造一個接一個的畫面,連燈光都是自己在台上現場控制。這個舞蹈作品,唯一像在跳舞的,反而是大提琴家的演奏動作,赫佐本人並沒有「跳」。

赫佐作品中討論的,一直是空間、視覺、聲響和時間,很難捕捉到邏輯上的「意義」,所以台上舞者的身體對他來說,純粹只是人類身體本身,所以常見到的舞者動作,盡是一些平常的自然動作,沒有劈腿、飛躍或者連轉N圈。

後來在網路影片看到舞蹈空間舞者,在其作品《How to say “ Here” 》中的努力跳舞畫面,著實嚇了一跳。只能說,這個作品中的身體,完全跳出了赫佐一貫的創作脈絡,或許也是其難得的台灣經驗。

以下放上三段影片,或許可以比較一下,赫佐如何在其作品中看身體。

☆☆延伸閱讀:一百位編舞家 Vidéodanse 2009 (免費)

影片:裝置作品《起舞》Dancing 2003

影片:《我的愛》Mon Amour 2008

影片:舞蹈空間《How to say “ Here”》2008 按這裡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