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看戲】Toneelgroep Amsterdam : Roman Tragedies 羅馬悲劇三連發,一次讓你看個夠!!

文/ 夏天
站台:Summer Voyager夏行者
作品名稱: Roman Tragedies
日期: 20 – 22 November 2009
場地: 倫敦 Barbican Centre
演出團體: 荷蘭 Toneelgroep (Amsterdam)

若要被「關」在戲院裡六小時,一口氣看三部莎士比亞,這實在說不上是一個美好午後的選項。雖然莎爺爺挺可愛,可以帶你上天堂入地獄,但在每年無數的莎劇搬演中,有太多讓人坐立難安的時刻,而讓人胸臆舒暢的片段則是稀少又彌足珍貴。再來,上台的是荷蘭劇團,若不是對莎劇倒背如流、演員一開口自動可以補足對白的人,想到看舞台劇時要分神看字幕,可能又會萌生猶疑。好吧,看看劇團照片,現代化的場景、演員身上灰色系的套裝,看來又是一齣將莎劇從羅馬時代搬到二十一世紀陳年老套,究竟它能帶給我們多大的驚喜呢 ?

來自阿姆斯特丹的 Toneelgroep,名如其團, Toneel 是戲劇,Groep 就是團體,剛好就稱作「劇團」。Toneelgroep 於 1987 年成立,當時的劇團總監 Gerardjan Rijnders 致力於將蒙太奇手法運用於詮釋經典文本,為 Toneelgroep 的發展定調,同時也為荷蘭當代劇場帶來決定性的改變。而導演 Ivo Van Hove 自 2000 年起接任總監後,他和設計師 Jan Versweyveld 長期合作,作品經常打破「舞台」的定義和界線,不斷改變「空間」與「劇場」的互動,成為他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特色。

Van Hove 自 1981 年起身兼導演、劇作家二職,曾經擔任過 AKT 、 Akt-Vertikaal 、 De Tijd 及 Het Zuidelijk Toneel等荷蘭當代劇團的藝術總監或導演, 其中的Het Zuidelijk Toneel (南方劇場,HZT),主要據點在 Eindhoven,也是荷蘭最具規模的劇團之一,致力於發掘新血及特定場域表演 (site-specific performance) 的發展。此外,Van Hove 也經常以個人或團體名義和各國劇團合作。德國漢堡的 Schauspielhaus Hamburg 和司徒加特的 Staatstheater Stuttgart 是他的常態合作對象,而他和美國 New York Theatre Workshop 的合作則開啟他的英語觀眾群。 在這些劇團的經歷中,可以看見 Van Hove 不斷將多媒體和劇場藝術相結合的實驗。2000 年,他率領 Het Zuidelijk Toneel 和美國的 New York Theater Workshop 合作呈現 Susan Sontag 的劇作 Alice in Bed,引起美荷兩地的好評不斷。 在這些多樣化的作品中,可以看見 Van Hove 和Toneelgroep 理念相近之處:不斷地向經典挑戰、賦予嶄新的視角、遊樂於解構的迷宮中。

本次演出的三齣莎劇,一路按照時間先後,由 Coriolanus, Julius Caesar 演到 Antony and Cleopatra,相關的故事內容,不清楚的人可以辜狗一下,在此我就不贅述囉。

一進劇場,觀眾可隨意選擇座位,而 Barbican 的寬大舞台成為現代攝影棚。灰色且強調直角的低矮沙發、茶几、桌椅、和廉價隔間,一點綠色盆栽點綴其間,完全是鋼筋水泥建築裡一個平凡辦公室的冷硬印象。 鬥智、陰謀、政治角力的劇本,從千年前搬到現在都會,一點也沒有違和之感。但隨著視線掃過,會慢慢發現舞台上所搭建的並不只是一個場景。中間區塊藉由地板高低段差和傢俱的擺放區隔出不同的場景空間,不過更有趣的是在兩旁設置了吧台區、電腦上網區、化妝間等等,而在前台兩端則是打擊樂器音效區。另外,前台上面的有一個大型螢幕,而在舞台各處也有許多的平面電視。光是等待開演,研究這個繁複的舞台就讓人樂此不疲。

而在燈暗幕啟之後,想必許多人直覺地聯想到倫敦本地的多媒體解構劇場專家 Katie Mitchell。兩旁的音效師隨著故事進行而忙碌,而數個螢幕也讓觀眾十分忙碌。即時攝影、即時播送,演員一面演、螢幕則有不同角度的剪接和特寫。Van Hove 還加入了新聞播報、媒體專訪及領袖高峰會談的橋段,讓故事更切合摩登生活。

不過,Van Hove 並不僅止於多媒體與解構劇場。戲劇演進上,許多人用過不同的方法,讓觀眾並不止於「在暗處窺伺」的角色,而 Van Hove 在此做出他個人的詮釋。在第一景結束時,帶著歐洲腔的播音員,邀請觀眾們走上舞台,享用兩旁的吧台點用飲料、點心,還可以使用舞台上提供的電腦收信,然後散坐在舞台的各處。觀眾不只是在「暗處觀坐」,而被鼓勵主動走到亮處,成為舞台上看得見的魅影。不只如此,還可以自由地在演員演戲的過程中,自由的飲食。藉由鼓勵觀眾「動起來」,每個人可以自由選擇觀看的視角、對焦在特定的事物,而不只是在觀眾席接受「廣角」的單一視角。

舞台中央兩片玻璃之間,是觀眾唯一的禁區。乍看之下平平無奇,就是一條以玻璃為牆、設有滑軌的狹長走道。原來這條走道是死亡行列,送葬場。不管是 Coriolanus、Julius Caesar,還是 Antony 和 Cleopatra,最終都在這條走道上的滑動平台上死去,上方的燈一閃,就在大螢幕上留下宛如兇案現場的屍體快照。

而字幕區不只提供字幕的功用,同時也是各項新聞快報的跑馬燈,播送著和現實生活即時的新聞,以及劇情的預告:「離 Caesar 死亡還有一百分鐘」,「離戰爭還有十分鐘」,死亡時間的預告,娛樂與殘酷同時衍生。這豈不像是某個閒逛於賣場的平常午後,眼底卻瞥見歷史時刻正在步步進逼,或者偶然佇足於電器行看二三十台排列成牆的電視大拍賣,卻倏忽之間發現播送的正是自家焚毀的實況轉播??

而在演員表現上,主要角色都可圈可點。其中,飾演 Antony 的 Hans Kesting 臨時因腿傷而必須坐在輪椅上演出,意外的是不但絲毫不影響其演技與行動力,反而多幾分戲劇性。而 Cassius 和 Octavius 兩個角色以女性來詮釋,也有趣地改變了故事結構和角色互動。最著名的 Brutus 和 Antony 的演說都非常激動人心,實在是經典到要出汁。 Cleopatra 詮釋地兼具女孩、女人與女王的角色,時而詼諧時而挑逗又讓人潸然落淚,情緒與性格的完美拿捏讓人在感動之餘也不禁稱奇。另外,化為女人身的 Octavius,帶著帥氣、剛毅又冷靜的個人特質,讓我對這個角色著了迷!

不管在情節與舞台表現上都非常複雜的一個作品,但並沒有因為各種技巧、工具、特效的使用,而喧賓奪主本末倒置,完成度高、製作精緻同時又感動人心,讓本劇值得回味再三!!

cast list:
Roeland Fernhout, Renee Fokker, Fred Goessens, Janni Goslinga, Marieke Heebink, Fedja van Huet, Chico Kenzari, Chris Nietvelt, Frieda Pittoors, Alwin Pulinckx, Eelco Smits, Hans Kesting, Hugo Koolschijn, Hadewych Minis, Karina Smulders

Directed by Ivo van Hove
Dramaturgy Bart van den Eynde, Jan Peter Gerrits, Alexander Schreuder
Video Trish Fox, Tal Yarden
Composition Eric Sleichim
Co-produced by Holland Festival, De Munt Brussel, KaaitheaterBrussel, Muziektheater Transparant, Bl!ndman

One Comment
  1. 喔我也在Barbican看了這場
    (也寫了一篇review只是英文的…)
    光是看了舞台就非常期待
    把觀眾放在上面的想法也非常有趣
    我和大家一樣換了好幾次位子嘗鮮
    但是看下來
    發現這樣的安排反而斷送了一些調度和走位的可能性
    現場影像執行得很完美
    卻有搶演員焦點的風險
    這麼長的演出下來有點疲
    幸好最後一部曲一改之前的冷硬派非常地有情緒感染力

    雖然說得出一些缺失
    看完這場演出還是一個暢快!

    不知道有沒有人看過2008年亞維儂的版本?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