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新加坡華藝節】評新加坡Cake劇場《市中隱者/氣息尚在》

作者:于善祿
站台:LULUSHARP

時間:2010年2月19日,週五20:00
地點: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小劇場(Esplanade Theatre Studio)
演出:Cake劇場(Cake Theatrical Productions)《市中隱者∕氣息尚在》
原著:柯思仁
編創:Natalie Hennedige
演員:鍾達成、何家偉、黃麗心、Rizman Putra
舞台:Mohd Fared Jainal
燈光:林莞雯
音效:陳競文

這是一齣「回應」(response)柯思仁原著劇本《市中隱者》(創作於1996年)的戲,原來的戲,我曾經在屏風演劇季裡看過新加坡「必要劇場」(The Necessary Stage)帶來的演出版本,這已經是十幾年前的事了;這次在新加坡華藝節的「戲聚現場:新加坡華語劇展」(Scenes: Singapore’s Chinese Language Theatre)看到的演出,並不是原劇的重新詮釋搬演,而是三十五歲的歐亞混血(Eurasian)女導演Natalie Hennedige在閱讀過原劇之後,對原劇的感受與回應,重新以英文寫下完整的創作劇本,再由黃廣青(聽說此君擅長中譯英詩)譯成中文台詞(但劇場感不足),進行排練與演出。

我並不打算比較原劇與新劇,況且那應該也不是導演原本的創作企圖。

這個演出有四個角色:渴望隱形的男人、漁夫、妓女、壞警察,四個人一直困陷於自己的存在處境之中,四人的關係和戲劇行動並沒有大幅度的發展,每個人的存在處境構成整個戲劇世界的存在樣態,舞台地板佈置了好幾個橘色的像是小島的平台,有兩個平台較高較深,裡頭有很多代表土石的小沙袋,搬動小沙袋便象徵著挖墳,或者是像駝鳥一樣將頭置於沙堆之中;右上舞台的小高台上有個馬桶座椅,左上舞台有一棵不怎麼真實的椰子樹,演員或舞台執行人員有時也會搬出椅子、曬衣架等道具;總之,是個象徵性多過於指涉性的表演空間,隨著演員的表演與演出的進行,有時可能是特定的地點範圍,但多半時候都不是很清楚。地方與場景的模糊化,提供導演、設計群與演員許多表現的空間,但有些地方處理得不是很理想。

由於音效使用的篇幅還蠻多的,所以四位演員全程配帶隨身麥克風,也因此演員說台詞的聲音便全部從前舞台上方的兩座喇叭傳出,和音效所傳出的音源是一樣的,如此一來,演員說話的嘴部運動和台詞的聲音就被切分開來(kind of alienation),感覺是有點怪怪的。其實我特別注意到了,音效出現的時間,演員同時講話的重疊時刻並不太多,應該是可以考慮讓演員使用自身原本的聲音,而不需要麥克風的。

接著便是牽涉到演員的表演方式,除了各有各的口音與腔調之外,說台詞時都使用很大的力氣,如果說整個演出就是導演對原劇的回應,而這回應就是篇一個半鐘頭左右的發言的話,這個發言的語調似乎以叫囂(shouting)居多,口氣中夾以諸多的憤怒(anger)與恐懼(fear),再加上麥克風的聲音,整場戲看下來,或者說聽下來,壓迫感還蠻大的,但也因為麥克風和喇叭把演員具有個別差異的自然聲音統一壓平了,失去了聲音原有的層次,這種聽覺上的壓迫感,到後來其實很快就變成聽覺上的平淡無奇。再加上演員說台詞的方式與台詞的內容之間,有明顯的割裂與格格不入,人跟話是分裂的,所以戲味也一直跑不出來,戲開始沒多久,趣味就淡化了。

在視覺經營上,燈光也扮演了相當搶眼的角色,和音效一樣,它們的表現性並不下於演員的表演;但舞台上所佈置的那些小島平台是固定式的,和我去年12月17日在皇冠小劇場所欣賞的劇樂部劇團《林檎時計》的問題類似,「舞台基本上上下兩個半場沒有變動過,也大致固定住了觀眾的視框,能夠提供動態元素的部分主要藉由演員和燈光的轉換」,這次看《市中隱者∕氣息尚在》時感覺更為深刻,而且很快就產生了疲乏感。

天幕全白,卻只做為場景標題與若干舞台指示文字的投影,這些文字就只是提供一點訊息,而且看起來必要性並不大,卻沒有延伸或轉化字義以外的可能性,譬如讓文字的形體產生圖像的變化,或者配合字形與字義,可以設計一些音效,諸如此類的視覺或聽覺意象的多樣性,可惜沒有,那麼大片的白色天幕,好像有點閒置了。或者說,導演與設計群的創作思維,很明顯地照顧到了燈光與音效,但卻偏偏少了影像,似乎不太像這一輩三十世代(七十後、六年級生)的創作風格,何況導演在演後座談會上一直強調她對於意象(image)很敏感,我大致只感受到了百分之六十。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