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新加坡華藝節】記新加坡華藝節生力軍(Fresh Takes)演出

作者:于善祿
站台:LULUSHARP

時間:2010年2月21日,週日15:00-17:30
地點:新加坡 濱海藝術中心中央大廳(Esplanade Concourse)
演出:生力軍(Fresh Takes),包括南洋初級學院《紅燒排骨》、萊佛士女中《黑金魚的願望》、立化中學《大大小小》
節目策劃:蘇佳亮

整套節目其實共兩天有六齣(每天三齣)學生的戲劇小品,計有聖尼各拉女校(CHIJ St Nicholas Girl’s School)《逃》、華僑中學(Hwa Chong Institution)《蚊子蚊子我愛你》、勵仁高中(Millennia Institute)《病人》,以及南洋初級學院(Nanyang Junior College)《紅燒排骨》、萊佛士女中(Raffles Girl’s School)《黑金魚的願望》與立化中學(River Valley High School)《大大小小》,我因為2月20日下午在觀賞非常林奕華的《男人與女人之戰爭與和平》,所以時間上只能看第二天的三個作品。

很有趣的是,在濱海藝術中心的Jendela視覺展覽廳正展出新加坡華語劇場八十多年來的發展歷史(將另文介紹這個展覽),透過斷代、主題、現象、照片、場刊、設計圖、唱片、錄音帶、訪談錄音、影像、記錄文件、模型、獎杯、年表、文字說明等方式,梗概且扼要地勾勒了新加坡華語劇場發展史,代表的是一種歷史的軌跡與傳承;而「生力軍」的製作團隊則多為高中生,假以時日,他們很可能就是未來新加坡華語劇場的生力軍,和前述展覽正好呈「一承一續」的呼應。

演出的空間就在濱海藝術中心大門口一進來的中央大廳,是一個開放的空間,市民與遊客自由地來來去去,對演出經驗不多的中學生而言,一要讓觀眾願意停下腳步,二要讓觀眾願意繼續觀賞,三要將戲劇意涵傳達清楚,甚至要面對演後交流時,觀眾們所提千奇百怪的問題,每一個環節都是挑戰,當然也都是很好的經驗學習。每場演出約半個鐘頭,演完之後都設有演後交流會。

南洋初級學院《紅燒排骨》描述一名男業務員,家裡老父疑似患有老年癡呆症,不是忘東忘西,就是尿失禁,還經常讓兒子出糗,甚至嚇跑客戶;同時,這名男業務員還得承受女上司對於業績要求的莫大壓力。家父的照護工作和職場的業績壓力,把他搞得七葷八素,沒有一件事情能夠做好,不知所措。戲的結尾停在他默默望著父親的遺照,留給觀眾一些省思的空間。演員的臨場反應不錯,有一場戲是女主管在斥責業務員的工作成效不彰,生氣地將檔案夾甩到桌上,但力量太大,使得檔案夾掉到了地上,飾演女主管的林禮穎(也是這齣戲的學生導演)臨機反應,在角色當中,叫業務員彎下腰將檔案夾撿起來。該戲的事件發生場景還不少,有家裡、辦公室、餐廳等,他們基本上不大費周章搬動佈景,主要用燈區的轉換來代表空間的轉換,事件交代算是流暢清楚,整個戲的社會寫實調性也抓得還不錯。

萊佛士女中《黑金魚的願望》描述同一水族箱的兩條魚:小金和小黑,小黑對於外在世界有一種嚮往,請求小仙女幫牠脫離水族箱,嚮往大海,先是變成小黑花,後來又變成小烏龜,但卻都不怎愉快,最後是另一隻烏龜提醒他知足常樂的道理,所以牠將第三個願望許成回到水族箱,再度和小金悠游其中,且變成更好的朋友。這種「三個願望」的故事原型,在許多童話或民間故事都有,該劇組將其創造成一個啟示型的短劇,演後交流還引起蠻多提問與回應的,問問題的多是其他劇組的中學生,問的問題也都具有挑戰性(像是水族箱裡的魚應該是淡水魚,小黑為什麼嚮往大海?牠又不是鹹水魚?),而回應的同學也說得頭頭是道,交流熱絡。在換景的技巧上,安排小仙女揮動魔法棒,配上音效,然後crew就搬換佈景,因為有三個願望,所以有三次換景,前兩次都夠人手搬換佈景,但第三次卻硬是少了一個人搬撤竹籬笆,小仙女只有自己來,這樣的安排既合理又可愛。

立化中學《大大小小》則是一個喜鬧的政治諷刺劇,宋朝名將岳小飛因緣際會,穿越時空,來到小小國,看到了剝削員工的老闆、勾心鬥角的上班族、受困的獅子魚、想要逃離的「小RT」等,呈現出壓迫者與被壓迫者之間的不平等權力關係。有趣的是,演後交流會裡頭,有些觀眾會用「對號入座」的方式來解讀這個作品與新加坡的指涉關係,劇組演員忙著撇清,說他們演的是小小國的故事;而當有些演員回答另外觀眾的一些問題,也因為講太快而說出了「新加坡」;某種大家都心知肚明,卻不太能夠公開討論的奇妙氛圍,瀰漫整個現場。

生活的壓力與苦悶、憤怒與恐懼、逃離新加坡、渴望自由的飛翔等,這是這次華藝節到目前為止,我從戲劇作品裡頭所感覺到的一些共同主題。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