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do 討論會:火烤美人魚、極限震撼、Spin 2010、鄭和1433

時間:2010/3/3
主持:惠承
紀錄與文字:懿文、盈瑩
出席: 懿文、惠承、顏寧、盈瑩、怡寧、依潔、竹晴、凌睿、嵐蘭、黃翊

《火烤美人魚》

  2010春節過後第一場Bindo討論會,大家先討論這次國際藝術節的開幕表演《火烤美人魚》,現場只有四五位同學有看到這次演出,提到這個作品要在這麼大的空間演出,舞者們跟著看台四處移動,帶有一種世界博覽會或是嘉年華會的感覺,又很像參與廟會的大拜拜,氣氛非常熱鬧。

  關於內容的部份,大部分的觀者都不清楚這支作品到底處理了什麼議題,兩側的螢幕上似乎有投影字幕,可是如果要觀賞字幕,就會沒辦法欣賞到演出,而最後美人魚被燒的段落,道具後面的竹子被毀損,有些人表示這跟許多把整個舞台燒的一乾二淨的演出震撼比起來,讓人有些失落。不過巨人懸絲偶倒是十分的畫龍點睛,一出場就讓四周很多小朋友感到非常的害怕,竊竊私語討論等,而懸絲偶僅由一個人控制,看得出來十分辛苦。

  由於有些人認為此作品的舞者不是很具有肢體吸引力,有些與會者也提到這樣的製作是否是一定要由"外國的舞團"來演出才對大眾有吸引力呢?是否本國的團體也有能力執行這樣的製作?(特別是本國舞團舞者技術精湛)。但也有人提到由於節目的挑選,通常是已經有作品,策展人看過了,適合了才會拿來使用,而國內目前應該還沒有團體能自行先設計這樣的作品,在如此大的空間演出,因此也有難處,在廣場上進行這樣大排場的演出提供國內表演團體參考,也是值得嘉許之處。

《極限震撼》
 
  分享觀看美人魚在人群中被擠來擠去的經驗,不知不覺就想到了《極限震撼》,有人曾經在紐約看過原汁原味的演出,說和在台灣差了不少,在國外票價更低廉。論者說在紐約的演出空間設計較完整,而且觀眾大概才是台灣演出時的四分之一,像是由天空飄下的玻璃水幕,是可以整個完整的罩住全場,不會有間隙,而在裝置的部份,紐約演出的裝置也比台灣的多,例如有方形的水池可以轉動,舞者在四周奔跑的段落,也不像台灣這樣只有零星的舞者,而是整個圍繞了四週一圈的舞者在奔跑…..等等,論者特別提到或許這是因為來台的成本較高所導致,但也有人質疑這樣的作法有待商榷。

《Spin 2010》

  由於此次討論會編舞家黃翊本人也有出席,所以在討論這支作品時,大家相當踴躍開始對編舞者提出很多問題,因此此部分的紀錄將因應當天的狀況,採用類似訪談的方式來記錄。

很多人提到舞臺上的舞者和影像中舞者之間的對話關係到底是什麼?黃翊表示幾年前還在構思創作時,幾年前是一鏡到底,沒有剪接和特效的影像,像是轉播,而這次則希望能在超現實一點,探討實際的空間和影像的空間的關係,並看看影像可以做到什麼程度,例如鏡像等,而在互動的部分,真實的人跟影像的舞者互動,帶來輕鬆一下的效果,只是首演當天影像有些失誤,沒有弄好。由於這次演出的技術性很高,所以也必須處處謹慎,但意外的驚喜還是無法由人為掌控,即使精密計算,首演當天從來沒有壞過的LED竟然燒壞了,所以無法達到原本想要塑造成的”方向性消失”,四周漆黑一片但舞者身體突然進入空間的情境,也就無法達成了。

在整首舞作的結構設計上,編舞家意欲由很滿再越來越少,透過減法的方式,讓大家看裝置看到煩,看到膩了,再回來看純粹的肢體,而最後結尾的地方則焦點聚在舞者身上,透過累積的方式來達成,四周影像原來是可以被捕捉的,但此刻卻不再捕捉,觀眾可以知道這些是被刻意減去的,而舞蹈的張力被累積,舞蹈語言反而更被突顯,十分有意思。最後的結局的地方黃翊則在最後兩場演出做了修改,留下一盞燈之後,舞者看自己的影子慢慢地往下觸摸自己的影子,然後燈暗。(編按:看黃翊的作品似乎每個場次都有不同的驚奇,或許要每場都買才能看出全部面貌)。

黃翊認為每個作品都可以再繼續,他說達文西曾說過「沒有被完成的作品,只有被放棄的作品」。有人詢問編舞者舞作中舞者預定安排的人數,黃翊表示他都會選比自己希望的人數再多兩人來設定,但這首舞原本就希望徵選十二位舞者,而舞者的每個段落都是分配好的,例如舞作上半部分的設計動作比較不那麼放,讓舞者動少一點影像會比較漂亮,但後半段舞者的身體比較開放,也能讓觀眾印象深刻。也有人提到這支作品和去年那支《春之祭》的比較,覺得《春之祭》科技用更多,但《SPIN 2010》比較活也比較巧,對話的空間似乎更多,不過很顯然《春之祭》的成本比較低,舞者也較少,所以不能直接拿來相提並論。

黃翊提到這首舞某個程度上也是為了技術人員而編作的作品,讓技術人員也可以玩得很開心,他說自己平常會常常拍照、觀察四周的人,看到這些工作人員總是在重複做一些事,他就想自己能為工作人員做什麼?就像是有人會機械臂,全臺灣只有這一個人,那要如何把這個機能弄到最大?這樣計畫就慢慢開始嘗試、然後慢慢成形,黃翊說:現場演出是很重要的,要演出活的事情,否則在家裡看電視、看電影就好了,不要在劇場裡面作不用在劇場就可以做的事情。而這支作品的舞台必須是四方形的,目前除了實驗劇場和台中國美館剛好可以使用這樣的場地之外,其他的地方若要演出這支作品,恐怕會有一些場地的問題要克服。

這次討論中另外讓人注意到的地方是,黃翊其實是個非常細心,有耐心在執行計畫的一個創作者,從一些小細節就可以發現,例如黃翊說他幫每個舞者保險,是從舞者出門來練習排練就開始,他很注意每個小環節,對合作的舞者和其他工作人員也十分關注。黃翊還提到他在北藝大彩排時用的舞蹈教室,地板上會有為了他們演出所貼的地標,他說他都會在標識旁寫上”使用期限”的日期和他的名字、手機,請人要撕除前先打電話給他….這些雖然都是點滴小事,但也可以從中發現創作者細膩的一面。

《鄭和1433》

有人提到唐美雲的角色有點像卓別林在唱歌仔戲,而現場有位唐美雲的粉絲提到,唐美雲其實自己平常就有在練爵士樂,在場大家聽到這個消息都覺得十分有趣。而此說書人角色是很西方的角色形式,只是到了下半場約略有些太滿了,爵士樂和歌仔戲放在一起讓耳朵想休息,特別是動作形式和表演形式並未結合,只是歌仔戲的唱腔跟爵士樂的音樂放在一起。另外也有人提到優劇場沒辦法讓人想起來他們是有身體表現的團體,例如在幾何鐵架下跑跑大跳時,身體看起來是未經訓練,這次演出中優劇場原本很安靜穩重,沉穩的那個部份,好像被打了折扣,也許專心打鼓會更好。

也有人提到開場時穿著紅披風的鄭和角色,身體表現不如優劇場以往所有的沉穩狀態,肢體張力被硬挺的服裝所掩蓋,像是紅色的服裝在穿角色,而非他在穿服裝,但也有其他人說也許這正是導演想要表現出來的樣子,透過這種虛實處理,表現出鄭和意志消沉的模樣,而麗波公主則顯得很夢幻、若即若離。有一幕暴風雨的場景,一邊是安詳地蘇菲旋轉,另一邊則是打雷聲響,很吵鬧,有人認為這樣無法建立連結,帶來了一種疏離感。演員身體塗白的扮相,像是在演偶戲,有個一股不真實的氛圍,如同虛有居殼而不像真實的人;另一位同學則提到Robert Wilson的戲常常表現出時代性的跳躍,脫離寫實而帶來一種疏離感,只是經常是很簡單東西方文化元素併置,略顯表面。

但大場面、構圖很美、骨架式的船與其色調、音樂的氣氛也營造的非常好,劇中台詞講得很快,表現出情緒累積、失去理智的歇斯底里之感,速度的變化跳脫文字的意義,反而顯的像是在玩弄速度,而最後也有人提到Robert Wilson的國際行銷的手法跟策略,可以讓參與這個製作的人和技術團隊,一起獲得一些國際經驗,例如兩廳院就為了Robert演出購買了他指定需要使用的燈具等等,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