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諮詢了文化界?

來源連結

文字: 莫兆忠
網站: chong+neng = 忠+寧

誰諮詢了文化界?/忠

city

超過一百五十名文化界人士出席了「新城填海規劃諮詢會」,看來是澳門文化界一次重要的力量集結,它透露出的不是一個共同利益需求,而是文化藝術界對澳門社會發展關注的提高,也展現了澳門文化藝術隱隱作為一個業界的身份。從本質上看,文化藝術從來就不是一間房子裡,一個博物館、劇院裡或一個文化藝術園區裡的附庸風雅,它是所有人的基本權力;從業界發展來看,藝術愛好者愈趨向專業及職業化,社會發展便對他們的影響愈緊密,再不是業餘、消閒那麼可有可無。

「新城」劇院等級制?

可是,當文化界履行作為公民的義務,到場聽取有關當局的介紹,以及積極主動地提供意見時,主持人卻宣佈政府席上沒有文化範疇上的對口代表,文化界的意見要日後再轉達,這是對眾志成城出席的文化界朋友潑的一盤冷水;不過,既然諮詢大家的是個跨部門小組,我們便有理由相信,坐在大家眼前的官員便對他們的諮詢對象和議題有一定了解,可惜,從一次一次答非所問或語意含糊的回應中,馬上就給人一種無法溝通的感覺。

當日首輪提問及建議,是關於文化設施要具有自由氣氛、並非再多建一座文化中心,也有針對文化設施分佈不均、地區「貴族化」以及欠缺不同階層、不同類型藝術團體使用的場地等問題,但官員的回應竟是不同級別人士,要使不同級別的場所,又大談國家級劇院要做一級演出云云,一來讓人摸不著頭腦,二來也顯示出他們對相關領域缺乏應有認知,若非無法理解相關問題,便是刻意逃避正面回應。至於不同等級人士享用不同級別設施之說引起在座文化人不滿後,又再稱不同級數藝團使用不同級數劇院,其實都屬於想當然的回應。首先,官方文化設施的任務,不只是為市民大眾提供「卓越、頂尖」的文化節目,還需體現政府對本土藝術發展的扶植與開放的文化視野,很多地區的國家劇院、皇家劇院都會為該區具潛質的創作人提供發表平台,發掘未成熟但具前瞻性的藝術創作,若非有這種文化包容力與視野,德國便出不了Pina Bausch,全世界也失去一位表演藝術界的巨人。況且,更重要的是,文化界提出的問題,是關乎澳門公共文化設施一直欠缺認真規劃,欠缺科學、整全文化政策的問題,並不是單單一個國家劇院、一個文化藝術區,甚至填海造地就可解決。

被忽視的權利

諮詢會上,除了文化界除了有人提到未來新城「要」些什麼之外,還有更多提問「為什麼」的聲音。

文化界問「為什麼」的原因,主要是看不到具體的數據分析。文化藝術一向難以評量,不過,一些文化設施和使用者的情況還是可以量化和統計,既是對文化界進行諮詢,一些基本的、對澳門文化藝術現況的數據資料就不能少,例如澳門現時文化設施的數量、分佈、使用狀況、使用者背景等都,可是澳門藝文現況欠缺具體數據統計,早在去年的《澳門藍皮書:澳門經濟社會發展報告》中就有文章指出過,缺了這些具體的了解,有關方面又怎能說服大家澳門現有土地不足以增加應有的文化設施?雖然政府一再重申會在新城區建文化設施,可是在缺乏應有的數據分析下,如何規劃出對應社會需求的設施?作為公共設施的一部份,文化設施的建立與分佈,正正體現了施政和規劃者對市民文化權(大眾參與、接觸文化藝術的基本權利)的重視。

數據統計一本就go?

雖說,一份諮詢文件的對象是大眾市民,如果列出一大埋專業術語或統計數據,一般市民未必消化得來;可是在網路資訊如此發達的時代,如果真的像有關官員所說,「其實有足夠數據在手」的話,在網上的諮詢文件裡加入相關連結便可讓市民自行選擇看與不看的選擇機會,無需要相關官員拿著一本本資料當面向想看的市民解釋了。

主任說未來新城規劃要做到平衡各方利益,看來是合理的,可是卻又是基本概念模糊了,「利益」和「權利」之間應有根本的區別;諮詢會上,文化界提出的大都不是「利益」問題,例如增加文化設施或文化設施社區化等都是澳門市民的基本權利,而非「利益」,況且也不一定要填海後才有機會實現的。而事實上,諮詢會上也有不少不同意填海或疑問填海的科學性理據的聲音,可是這次諮詢看來也並不會回應相關意見與疑問。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