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託年輕舞監看一下

文字:斯建華
網站:斯建華的BLOG

舞台監督對於一個演出的成敗有著必然而直接的關係,相信對於這點大多數人都不會有異議,然而現在愈來愈多的年輕舞監及TD根本不知自己的職位該做些什麼,或是學習模仿前輩卻畫虎不成反類犬,於是許多光怪陸離的離譜事情層出不窮,所幸台灣技術劇場協會(TATT)最新出版的舞監翻譯書籍正好可以提供一些寶貴的舞台管理的知識,這是由我的好友野馬小姐楊淑雯翻譯,傅裕惠小姐潤稿而成,野馬小姐年輕時德文不好好念不務正業誤入劇場,先後歷經雲門實驗劇場的劇場人才培訓班第五期及第二屆周凱技術劇場人才培訓班的洗禮,一頭栽進劇場打滾多年,後因有人質疑她不夠專業而受到刺激,憤而赴美攻讀碩士專攻舞台監督,返台後在許多大型活動(例如聽奧與花博跨年)及演出中屢屢都展現出美式舞監的專業表現,然後又被對岸出的舞台管理書籍所刺激,終於佛心大發,發願完成她十年來一直未完成的大夢,於是在登山玩樂之餘閉門埋首著手翻譯The
Back Stage Guide for Stage Management,方便年輕舞監學習成長,不必再折騰於字典的單字之中,真可謂是佛心來著。

記得當我還是小朋友的時候,那時候覺得舞監像是神一樣,能力又強要處理的事情又多,那個年代除了大型歌劇之外,幾乎舞監還要兼TD(舞台技術指導),而當時留美的舞監,留英的舞監,香港的舞監與本土的舞監也許細節略有不同,但都是控制全場指揮若定,以一當百的搞定所有事情,隨著我走向專業TD之路,能力愈強愈覺得後續的年輕舞監把舞監愈做愈小,甚至退縮成為duty stage manager,只扮演好cue caller的角色就以為自己是個稱職的舞監,甚至為了把cue call好紛紛選擇在演出中逃離舞台邊,躲到觀眾席專心的call cue,如果舞監演出時的位置本就該在觀眾席,那為何自古流傳至今的舞監桌或是舞監室都設在側舞台?而舞監(stage manager)不在舞台上要怎麼做好舞台管理者的角色?就算是要離開舞台邊call
cue,舞台上的事情都交代好了嗎?是否全都了然於胸呢?

很明顯這些年台灣劇場在舞監的傳承上出現了嚴重的斷層現象,之前協會也曾舉辦舞台管理的技術劇場人才培訓班,希望能幫助在職場上的舞監能有在職訓練的機會,可惜沒有任何一個現職舞監來報名上課,希望這本翻譯書的出現,能夠幫助沒時間上課充電的年輕舞監有一個檢視與再學習的機會,協會秘書長甚至有舞監特別折扣優惠的想法,只是有課不上有書不讀,自己不想弄清楚一個舞監該做的事與職責,別人再想怎麼幫助都是枉然,只能拜託年輕舞監們花點錢買來加減看一下,至少可以明白別人對於舞監的期待與自我感覺良好之間的差距,當然啦,有些美式工會裡面的要求與定義不見得適合台灣,例如明定舞監不訂便當,這是因為在美那是別的職位的工作範圍,是怕侵犯別人的工作權,但是台灣劇場的發展還不像美國這麼成熟,沒有預算支撐可以有這麼多職位的人,所以有許多事是因地制宜而不能畫地自限,畢竟這是一本翻譯書,台灣劇場不是全美式劇場的編制與做法,有些事情不能照單全收,但是絕大部分的內容都是值得學習的一本好書。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