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的內外兩種途徑(一)

文字:溫吉興
網站:劇場猩猩

表演不是一件可以簡化概念說明的事情,所以以下我所要解釋的這兩種表演途徑,作為表演工作的人可以將之用作參考比較,選擇自己合適的方式來工作!

演員扮演角色,以其立體化而言,包含了自己,角色,演員三種層次。而這樣的三種層次對於演員來說,幾乎是一種模糊的概念,很少演員能夠在準備上,也就是我們所謂的演員功課上,有一個清楚的準備內容,總覺得不知從何做起。雖然,我講這兩種途徑的操作作為,也不必然就包含了所有的表演,但是,希望能夠從一個比較明確的做法上,指示出來

我分兩篇來說明,此篇先說明由外而內的表演方式

由外而內的表演途徑--(表現)--先角色再演員最後自己

這個由外而內的表演途徑在演員分析上,其表演層次的指示,是從(角色)開始,在角色的分析上,透過對於文本的了解,我們開始分析這個還在戲劇文本階段的角色,也就是演員即將扮演的,它的性格與作為,是否有一個清楚的樣貌;而這樣的一個樣貌,有時在文本中不見得全部書寫出來,而未能被書寫出來的,演員必須建立

從劇本裡,表演者此時的位置跟一般讀者並沒有不同,他閱讀,只是知道了一個故事!表演者必須將所扮演的的角色作完整的敘述,接下來演員位置才能依照所需要的戲劇走向,開始行動!

清楚明白了角色性格與作為,演員要如何使它從文本中立體出來?

角色無法獨立存在,我們需要分析角色所處時空環境,以及與其他人物的對應,明白角色性格的被凸顯及強調,是如何與人事物影響與被影響,其需要與供給所產生的心理距離,如何成為角色行動的依據!


演員必須看見自己角色的心理距離,然後練習假作,這個假作通常與自己的不習慣作為相關,假作那些我們並不常作的,而這個事情會被包含在演員任務裡面,演員位置兩個方向,一是假作角色動機,一是真實提出自己的經驗。


為什麼我們說這樣的一種由外而內的表演方式是一種表現)?很大的一個原因在於,對於觀賞者與表演者而言,最大的共通是角色,文本及演出的設計是以角色為主,演員心理也是角色為主,演員明白自己並非是一上台就成為那個所謂被強 調的角色,它需要透過演員位置的假造及演員任務的行動,才能像角色站立在舞台,那樣被突出的角色,那個所以能站立在舞台上的,舉凡聲音,身段,表情,以及行動,都是經過設計及精緻化的,那樣經過簡煉的台詞,有時並非,是演員平常習慣的說話方式,沒有經演員的演繹及任務的賦予,故事的敘事結構不可能如願的流動下去。

在演員心理,自己的位置也很重要,雖然,看似這樣的一種由外而內的表達方式,較重角色,而輕自己,但是實際上,角色的非自己在某種程度上,對演員自己而言,卻能夠獲得涵養,角色的性格某種程度上,會使演員在自我的涵養上獲得一定的進步!

在外部的客觀說來,這樣的一種外放表演途徑,先從角色的類型,一步步透過演員作為,最後達至深化自我的過程,由外而內,的確是說明了這樣一個表現的風格化。


通常,由外而內的表演方法,此類型的演員,台上台下,不一定是同類型的,透過演員的假造手段,一個台上演的活潑角色的演員,私底下,也可能是完全相反得很安靜的。

這樣的一種外放的表演形式,重點在角色如何被完成,所以比重上,演員需要花費相當多的時間在類型化的角色上反覆練習,才能在舞台上駕馭角色!好比研究類行角色的姿態,行動,聲音,走位,表情等等。

類型化的角色是存在觀賞者的印象基礎上的,比方說瘸子走路,就一定得研究,如何有效的在舞台上行動,而為了不是只是呈現一個瘸子的舞台效果,當它能夠駕馭行動這件事情,這個瘸子的角色性格又必須要有其它作為,才不至於觀眾看完只知道這個角色是個瘸子罷了,此種由外而內的表演方式還著重在幾項特殊的地方,比如,特別注重任務的賦予,以及行動的拍子,一個角色從哪裡走到哪裡,都是固定的,甚而,在演員的腦袋裡,它所被規定的是五步之內就要到達區位,那它就得讓自己在五步內,就到那個位置,情緒轉折,也有一定的流程,生氣完摔門走出去,都有一定的規定時間,演員在確定好的時間內,甚麼時間做甚麼事情,都是記得非常清楚的,不為什麼,只因為,在數據化的假舞台,只有這些確定好的最佳時間及程序,舞台世界的形成,才能最接近真實感受!


演員算拍子,計走位,喜怒哀樂,還不只是自己明白,還得讓觀眾明白看的見,這些需要透過演員作為才能放大到讓觀眾看見的,是由外而內的表演方式之所以的原因!


要讓觀眾看見,就得明白舞台與觀賞者的心理距離,是演員需要徹底執行演員任務的最關鍵作為!

或許演員在這樣的表演途徑走向容易淪為(工具化)的嫌疑,但是那是因為,並未完全走到自己這一步。

演員不用害怕自己只是個工具化的演員,事實上,戲劇本是一個群體的工作,作為工具只是一個基礎,在劇場裡,每個戲劇元素都要能工具化,唯有良好的結合,藝術才能產生。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