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世代交替到戲劇交流

作者:于善祿
來源:LULUSHARP
臺北市文化局《藝文補助十年成果年報紀錄專冊》,2010年12月,頁26-27。

從臺北市文化局所提供這十年來(2000-2010)的「戲劇類藝文補助獎勵案複審結果」來看,我們可以發現在這段期間,臺北市戲劇生態的部份變化,這些變化多半可以視為臺灣整體戲劇生態現狀的縮影,倘若我們再將其與上個世紀的九○年代、甚至是八○年代相比較,則更可以看出臺灣當代戲劇歷史發展的部份成長軌跡。

每個年代,我們總是可以看到許多不同群體的創作者與戲劇愛好者,前仆後繼,籌組劇團,尋找資源,集結眾人的創意與熱情,發表作品;然而,也總是會有部分消失、鬆散或已不太活動的劇團,其背後的原因林林總總,外人難以窺其堂奧,但總括而言,多半都不離人(經營者與團員)、經費、環境三大因素。

首先,值得讓人注意到的是小劇場團體的世代交替。上個世紀八○年代下半葉、臺灣解嚴前後所成立的河左岸劇團和臨界點劇象錄,以及九○年代很活躍的密獵者劇團、臺灣渥克劇團、戲班子劇團等,紛紛停止了劇團的相關營運與創作,或至少已經好幾年未再看到其所推出的新作品。從臺灣當代戲劇史的發展脈絡來看,它們都分別代表了當時較為特殊的劇場風格美學:河左岸劇團為人津津樂道的「迷走地圖」系列,重新探勘與追尋日據時期臺灣新文學的人文風景;臨界點劇象錄田啟元所編導的一系列小劇場作品,引發了許多關於劇場、空間、身體、慾望、禁忌、權力的爭議與討論;密獵者劇團持續性地引介並搬演當代歐陸的新劇本(幸虧現在有黑眼睛跨劇團、仁信合作社等團體繼承此一脈絡);臺灣渥克劇團從庶民遊藝美學與動漫文化中汲取創作養分;戲班子劇團則關注社會性別操演的議題。這些小劇場團體所開啟的後解嚴另類政治議題與內容,一方面恰如其分地反映了後現代與後殖民的社會文化情境,另方面也象徵九○年代以降小劇場眾聲繼續喧嘩的濫觴。

臺北市文化局的戲劇類藝文補助對於創團作品與劇團新秀,採取鼓勵與樂觀其成的態度。在這十年當中,我們的確可以看到新興劇團在這樣的補助方針下(當然,我們並不排除這些劇團也會去尋求其它的補助與贊助資源),劇團與作品的數量不但越來越多,品質亦有所提升,部分團體正逐漸地成長茁壯;而有些成立於九○年代的劇團,在這段期間,正處於「轉大人」的過渡階段,文化局在相關案子的適時補助上,也產生了不錯的效益。

十年前,我們還可以在複審結果中看到部分學校戲劇學系或社團的名單,但經過政策的改變與鼓勵,雖然不再補助學校團體,但卻促使更多的在校學生勇於創團,提早接觸戲劇社會文化環境,在活絡戲劇市場、促進劇場行政專業、刺激校園戲劇教學、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等諸多方面,都有相應質量上的變化。

另外一項補助原則是,劇團不一定要登記立案於臺北市,但鼓勵其演出活動在臺北市內或文化局管理經營的場館內發生,如此一來,不論是外縣市的劇團,或者是海外(香港、馬來西亞等)華僑所組成的劇團,都有機會獲得補助,看似分掉一杯羹,但卻展現臺北市文化局的雍容大度,戲劇活動的旺盛與紛繁,既是市民之福,也是多元文化的象徵指標之一。

在文化全球化與消費時代的浪潮下,我們也看到了這段期間的國際交流愈漸頻繁,不論是部分劇團從國外所引進的各種活動、研習與工作坊,包括了藝術節、戲劇節、演員訓練、師資培育、教育劇場、民眾劇場、日本舞踏、偶戲、小丑、一人一故事劇場等,或者是劇團出國參加藝術節與戲劇節的表演,甚至還有國際合作的演出,在文化輸入、輸出、共同創作等交流層面上,交流的地區涵蓋了歐美、日本、亞洲(亞太)、拉丁美洲、非洲、紐澳,尤其是華人地區的互動交流,都有令人歡欣的成績。

從複審結果來看,劇團的演出製作還是佔最大比例,至於出版、研究調查、學術研討的表現則較為薄弱,這不但是補助政策(鼓勵創新演出製作)使然,也反映了當前的臺灣戲劇生態偏向,這其實也是臺灣戲劇歷史發展的常態,重創作而輕研究,重活動而輕記錄,重表現而輕沉思,這或許還是整個臺灣人文環境的問題!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