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製作與舞台管理(一)

文字: 斯建華
網站: 斯建華的BLOG

製作與舞台管理1
    有製作背景的人都知道,一個作品從無到有,是需要經歷許多勞心勞力的修改與折磨人的過程,勞力是容易估價的,進了劇場有多少事,有多少時間,需要多少人,一個crew時段費多少X多少時段X多少人,很容易就能計算出需要多少錢,但是雖說「金錢不是萬能,但沒錢萬萬不能」,有了錢能找到足夠的人來執行,就能有好的作品呈現在觀眾面前嗎?答案當然是不能,因為沒有勞心勞力的製作過程,就不會有動人的作品產生,勞心是無價的,就像錢能買到有能力的人來工作,但錢買不到能力,當然啦,錢也買不到藝術天分與創作,如果可以,觀眾就不會花錢買票進劇場來看作品,有錢自己在家做作品就好啦,有的好作品觀眾甚至一再掏錢一看再看,因為值得,所以觀眾願意付出,也因此能有更多的錢來製作下一個更好的作品。
    所以勞心是很難被計價的,如果真要計算,每一個在製作團隊的成員算下來的平均時薪,大多數人絕對遠遠低於crew的時薪,那為何還有人願意參與製作呢?因為機會,因為機會也是金錢無法買到的,有人為名,有人為利,有人為權,有人為了圓夢,有人為經歷,有人為了經驗,有人為了成就感,有人為了豐富自己的生命,每個人各取所需各自得到滿足,但前提是要有這個參與的機會,沒聽過有人捧著鈔票說拜託你讓我參與這折磨人的過程,然後在付出中學習成長,進而得到能力吧?有能力就有不可取代性,就是別人非要你不可,甚至願意花更多的錢請你來參與,用錢來讓你感到能更快樂的平衡這折磨人的過程,所以雖然製作的過程是無限的修改與折磨人的過程,但還是有人願意脫一層皮勇敢的參與,因為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目的。
    就像「舞台管理」這本書的作者開宗明義在序中所言:「不論哪種形式的製作,首要元素只有一件,那就是溝通」(P5),一個作品能否完整的呈現,良好的溝通有著決定性的關鍵因素,因為沒有良好的溝通,就成了製作團隊中的人各忙各的,沒有互相檢視調整的機會,等到大家各自完成後到劇場裡兜在一起,該指責的指責,該掉淚的掉淚,在時間的壓力下倉促的妥協修改,努力把四不像修成三不像,然後說早知道我就怎樣怎樣就好了,千金難買早知道,萬金難買吋光陰,為何在進劇場前的製作期不充分的溝通交流,要把問題帶進劇場裡才要解決呢?然後佔了該留給導演及演員工作的時間與技術人員的排練時間,縱使救回了設計,陪葬的卻是整個演出,以前科技不發達沒有電腦的時代,溝通靠的是見面開會,之後是書信往返,隨著科技的進步,電話、傳真機、手機、電腦陸續問世,溝通的工具愈來愈快捷便利,當然人也愈來愈忙碌與一心多用,所以許多製作都毀在過於忙碌的大師級設計手裡,其實如果有好的舞監、行政及技術指導,依舊是能把持製作的大方向,讓忙碌的導演能安心工作,讓忙碌的設計能提早發現問題思索改善,讓作品能完整無憾的呈現在觀眾面前。

來源連結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