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藝穗節──The Landscape Theatrics Troupe《都市漫遊》

文字: 于善祿
網站: LULUSHARP

時間:201492日,週二14:30

地點:關渡山行巷弄劇場
演出:陳彥璘、陳菀甄、梁馨文、莫昭如、駱竟才、馮穎茵

每次遇到這種宣揚「政治宗教」的無政府主義者或世界主義者的戲,我經常能夠做的,就只是在看演出的當下,不斷地針對他們的口號、標語、象徵,甚至是表述的邏輯,在腦海中揪謬,因為令人不耐的是,他們總是用簡單的幾個劇場符號的連結與句構,就想要將複雜的現象予以簡約化,在這樣的年代,究竟還有多少說服力?

我好奇這個作品的預期對象究竟是誰?從語言與陳述的邏輯聽起來,總讓人懷疑他們仍以為在跟「工農兵」煽動與教化,總認為觀眾是盲目無知的──在(各種)演出時,只要有演員拿著書(當做某種文化武器或知識位階),對著觀眾說「你們都不看書」、「你們都不知道這本書有多好多棒」之類的話,我就會覺得太小看觀眾了,何況你心目中最好最棒的書,不見得我會認同。(其實莫昭如手上拿的那本厚書我也有,《大志未竟──吳仲賢文集》,香港樂文書店於19972月出版發行。)──某種老派的、火紅年代的、文革鬥爭式的語言與手法。說實話,有點無感。

整體看來,比較像是運用了關渡山行裡裡外外的幾個不同空間,所做的幾個行為藝術,但就演出與操作的品質而論,相當粗糙,可想而知,表演的技巧與細膩並非他們所追求的第一目標,陳述與宣揚反中情緒、反核、反資本主義、反經濟發展等主張才是,當然這裡頭不忘對當下的兩岸三地政治領袖做一定程度的諷刺。其實看起來都已屬老調牙的內容與形式了,但他們仍能不嫌粗糙、自我耽溺地沉醉其中,也算了不起。

他們企圖「探索臺北、香港、日本、法國都市地底實像」(Explorations of the subaltern realms of Taipei, Hong Kong, Japan, and France),以「subaltern realms」來表示「地底實像」,其實subaltern指的就是社會底層的賤民階級,在表現臺北的片段時,又是人云亦云地、非常膚淺地將艋舺與娼妓連結在一起,完全犯了Spivak所指出的警言,知識分子在替賤民講話,完全看不到也聽不到艋舺娼妓的真實話語,太小看艋舺,也太看扁娼妓了。法國藝術家與表演者的罷工,以及這個片段所說的台詞,也不令人新奇,有《革命將至:資本主義崩壞宣言&推翻手冊》(隱形委員會,台北:行人,2011)的語言姿態與味道。給了觀眾一人一張薪傳社所印製的六四燭光紙筒(以防燭淚滴到手上),點亮蠟燭之後,還嫌燭火過小,鼓動大家將手機小白亮燈打開;奇怪了,不是要反資本主義嗎?手機其實就是當代最典型的資本主義商品代表啊!這不是自相矛盾嗎?諸如此類,就是因為劇中的表現語彙太粗糙,導致邏輯漏洞處處。

「都市漫遊」得有點貪心,致使蜻蜓點水、浮光掠影,倒不如好好地集中處理及表現「港─中」巨大的矛盾情結(可以感受到香港人的巨大焦慮,甚至是急躁,似乎想要藉此提醒台灣,又似乎在爭取台灣的政治相挺,很複雜的三角關係,其實一直以來都是如此),也許還會好些,雖然可能有些香港當代社會與文化情境,台灣觀眾不見得熟悉,但這不就提供了創作者一個絕佳的機會,如何透過劇場手法,好好地帶領觀眾進入情境,參與其中。

最後,再強調一次:這是一群有心人,但表現手法可以再加強。不要再拿著書小看觀眾。不要再輕易、粗劣且暴力地將艋舺與娼妓連結在一起(完全是最表面與淺盤的觀光客心態),艋舺還有許多其它面貌。

來源連結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