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兒童劇團《舅舅的閣樓》

文字: 于善祿
網站: LULUSHARP

時間:2011年5月7日,週六19:30

地點:城市舞台
演出:如果兒童劇團《舅舅的閣樓》
長久以來,兒童劇場界總是流傳著一種大同小異的邏輯:兒童劇基本上不太會虧本,因為家長多半不太會讓小朋友自己到劇場看戲,家長總是會陪在其身邊,要「陪」就得花鈔票陪,不管是一個大人帶一個小孩,或是帶若干小孩,甚至是兩個以上的大人帶一個小孩,或是帶若干小孩,不管總麼算,票房多半不會太難看,除非戲的口碑真的爛透頂了。
然而,接下去的問題是,家長不只是「陪」鈔票,還得「陪」時間,兒童劇的對象多半還是小朋友,家長「陪」了鈔票又「陪」了時間,但進到劇場之後,多半只是就被節目遺棄在一旁,經常還得對台上那些白爛的節目忍氣吞聲、無言以對,有時還得擔任無甚營養節目內容的解說員,「陪」變成了「賠」,情何以堪?
有沒有辦法兩全其美呢?這次如果兒童劇團的《舅舅的閣樓》似乎對此做出了回應:在依舊是傳統兒童劇的故事內容之外,包夾了許多1980年代的國語流行歌曲(的片段唱詞),聲光效果奇佳,勾起了許多家長的青春回憶,這些歌曲對2000年前後出生的小朋友也許陌生,但他們看著水果奶奶說故事(這是如果兒童劇團的戲劇結構慣例),聽著父母親跟著哼唱、叫喊、喝采的歌聲,要求的大概不只是故事內容的解說了,可能還得父母解釋一下,怎麼這些歌你們都會唱啊?這就更增加了親子交流的可能性。
不過再仔細想想,挑選歌曲也是一個精密的設計,我指的是在這個設計之後的資本主義邏輯:這群家長觀眾的年齡層多半落在35歲至45歲之間,1980年代正是他們成長的青春歲月,那也是流行文化消費逐漸興盛的年代,二十幾年後,這個世代已邁入最具有穩定消費能力的中年階段,也多半育有小孩,這個世代的上一輩不見得有能力與心思對他們灌溉以大量的藝文表演節目,但他們卻會比較願意也較有能力將這樣的缺憾彌補在自己的小孩身上;當前的文化消費品以「懷舊」為王道,想要從這個世代的口袋裡撈出錢來,1980年代絕對是個強勢品牌,別忘了,這個暑假,莎妹劇團的《Michael Jackson》又要捲土重來,狂歡一通了!在這個當口,不論是以懷舊的感性或是重新省視的理性,再現/再驗1980年代,我覺得都有很多文章可做,裡頭所需要釐清的課題實在很多,在未來的寫作與思索裡,我還要著墨更多。
回到戲。這是一齣關於親子管教的戲,舅舅(這個稱謂是從小潔的角度來看的,舅舅由沈斻飾演,小潔由林廷璐飾演,繼許哲珮、許雅雯、朱芷瑩、陳曉潔、廖圓融之後,我認為如果兒童劇團又發掘了一位不錯的劇場女演員,可以進一步加以栽培)小的時候很喜歡唱歌與音樂,但是這個小小的偉大夢想卻被外公(林俊逸飾)硬生生地制止了,造成這對父子鬥氣,兒子憤而離家出走。小潔在舅舅的閣樓發現了舅舅的秘密與困境,於是夥同她的朋友及「大明星」風飛揚(凱爾飾),合力對抗Zeta惡勢力;最後的勝利關鍵,仍然得由外公親自出馬上陣,以父子情感記憶深處的合唱曲化解一切危機。
前面說了,故事本身的衝突元素、角色設計、人物關係、情節發展、危機解決等,都屬「傳統」路線,無甚驚人亮眼之處。但偏偏編入了大量的1980年代流行歌曲之後,曲詞、曲意、曲情也多能夠烘托劇情,有種「歌中劇」的形式感覺,切情入理,確屬難得。
再想想,年初的《茶花女》也套用了許多國人熟悉的國、台語流行歌曲,且多半整首唱完,但觀眾卻覺渾身不對勁,我認為鈴木忠志還是沒能將台灣人與台灣文化的情感結構摸熟弄透,只是做了「茶花女精簡版故事」、「國台語流行歌曲」、「短期密集鈴木方法訓練的演員」等幾個大塊面混血雜交(hybridity)的擦邊球測試,不過這個實驗品不得青睞,反倒不若如果兒童劇團《舅舅的閣樓》大走通俗懷舊曲風。
聯想與後記:幸虧還是兒童劇,否則《舅舅的閣樓》這幾個字,在某些語境裡其實是帶有情色雙關意味的,也許下次如果兒童劇團要再加演此劇時,可以再想想别的劇名。

來源連結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