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磚上:實驗.組合.時代》後記:革命尚未成功,同志還需努力!

文:小西

第一次正式計劃要回顧與研究香港小劇場的發展,大概是一九九九年年末。記得當年台北小劇場聯盟剛接手營運牯嶺街小劇場不久,總幹事陳梅毛正大展拳腳,其中包括策劃「一九九九年小劇場回顧年終藝術節」,而我跟梁文道則分別獲邀簡報香港的小劇場與藝術評論發展的情 況。除了我跟梁公之外,當時有份參與的還有梵谷。
一次,記得我們正在牯嶺街小劇場外,等待演出開始,大家正在抽煙、聊天之 際,梵谷第一次向我提出邀請,合作回顧與研究香港小劇場的發展情況。事實上,在此之前,我已有類似的念頭。記得那年頭,有時看進念的演出,留下來參與演後座談會,總會發現同樣的問題,被重複地提出,彷彿歷史沒有累積,每一次都得重新開始。或許,那是我最初動念回到歷史之根源。得到梵谷的邀請,自是榮幸,而香港小劇場的前世今生,也實在需要人整理。不過,不久之後 ,梵谷遠赴新加玻實踐戲劇學院,修習東西戲劇體系 。結果,原來的計劃,也就不了了之。之後,因為公私兩忙,一直沒有舊事重提。
二零零零年十二月,劇場雜誌「[牆/場]外音」試刊,首期便以台北、紐約小劇場為專題。記得當年把雜誌拿在手,心裡好不感嘆。因為當香港八、九十年代的小劇場風風火火的時候,其中一個取經源頭是台北,沒想到十年之後,香港新一代小劇場仍舊向台北取經,就彷彿之前的香港小劇場從來沒有發生過一樣。
大概是這件事件,讓我第一次生起整理沙磚上歷史的念頭。記得大約2001年至2002年,我第一次把這個念頭告訴沙磚上成員之一鍾小梅,並夢想能夠出版一套兩冊外加演出精華DVD的沙磚上回顧。後來,她把我的意念帶回沙磚上半冬眠的董事會,並取得董事會成員的同意。
只可惜,2003年,我重返校園,攻讀博士學位。2007年畢業後,一直忙於工作。直至2008年,才重提這個計劃,並列為「香港戲劇史個案研探」計劃之一部份。
最後,我希望在此特鳴謝本計劃的研究伙伴陳偉基、執行編輯朱琼愛,以及另一策劃陳國慧。2009至2010年,我獲亞洲文化協會利希慎基金獎助金,留美遊學一年。很感謝陳偉基、朱琼愛與陳國慧在我「身體」缺席的情況下,完成了訪談、資料搜集等繁重的工作。
回首過去,時間就這樣過去了。重翻資料,你會發現沙磚上以及它所代表的那個年代的另類文化,仍在發光發熱。撫今追昔,不是為了懷舊,也不是為了吐出「今不如昔」之嘆。實驗仍在繼續進行中,在西九年代,沙磚上永遠革命的精神,或許正是這本書出版的理由。
【書籍資訊】

書名:香港戲劇史個案研探——沙磚上:實驗‧組合‧時代

系列策劃:張秉權,顧問:盧偉力
策劃:小西、陳國慧,研究員:陳偉基,執行編輯:朱琼愛

「香港戲劇史個案研探」系列由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策劃,目的在於有步驟地透過開展一些本地重要劇團、類型、現象等的研究,以個案方式回顧本地戲劇發展脈絡,呈現整個香港戲劇發展的圖像,同時初步整理、保存戲劇史料。

由上世紀八十年代末至九七,本地前衛實驗劇團「沙磚上」為社會、為時代、為劇場留下了好些獨特的小劇場作品,亦為台灣小劇場帶來衝擊。這個如著名文化人梁文道所言是「鬆散」的組織,神奇地凝聚了香港一群出色的劇場、視藝、音樂、文化、藝評工作者參與創作,許下豪言壯語:「堆沙砌磚,是否就起了屋?一個頂,四片牆,實在並不太重要,只要容許事情在裡面發生,沙與磚便夠我們棲身!」本書嘗試透過疏理「沙磚上」的緣起與創作,一方面回溯香港小劇場走過的路,亦看小劇場如何與時代對話。

出版日期:2011年6月初版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