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過100歲生日的感覺嗎?(三續)

文字: 周力德
網站: 文化部log

今年,我最想看的台灣電影,不是《賽德克‧巴萊》,而是以中華民國革命開國為背景的影片,尤其當對岸已經以林覺民為主角拍出了《百年情書》,以先烈先賢為主角拍出了《辛亥革命》,我更想看我們自製自拍的建國百年電影。

但我們沒有這種電影。理由一,題材太老,年輕人不喜歡;理由二,年代太遠,和當前生活無關;理由三,題目太大,難以掌握與發揮;理由四,拍出來沒人看,市場的賣相不佳;理由五,對於這種題材無感;理由六,拍完以後惹爭議,吃力不討好……每個理由皆言之成理,但如果真的想拍、想做出來,這些都不成理由。

但,理由背後所反映的文化意涵,是值得探討的。解嚴二十餘年以來,台灣的社會愈益開放,民間的思想更為多元,也使中華民國的存在與定位,從不同的角度被檢視、被分析、被拆解。有人說中華民國於台灣存續不輟,有人說中華民國名存實亡,有人說沒有中華民國的話台灣早被赤化了,有人說沒有台灣的話中華民國早就亡國了;眾聲喧嘩之下,原本高高在上的中華民國被請了下來,這四個字也不再像解嚴之前擁有無上的尊貴與無價的光榮了。解嚴,解放了思想,也解散了中華民國這塊招牌的團結力,使台灣人走向了國家認同危機,而且危機至今仍未解除。雖然,陳水扁和馬英九皆以「中華民國等於台灣」,試圖為這種危機找到某種可能的共識,但在這個脆弱的共識以前,一般民眾已厭倦了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角力戰,而以一種「隨便你們怎麼吵」的心態,迴避這些一時半載難以解決的國家議題,逃離這些複雜又無法獲得滿意解釋的認同危機。

於是,面對國家與歷史,「閃躲」形成了全民風氣。一群年輕人圍坐一起,如果有人談起了國家與歷史,只會被當成是瘋子或者笑話,而拍電影的年輕人盡量不去觸及國家題材,深怕被貼上某政黨或某族群的標籤,更擔心電影辛苦拍完了還為此挨罵、受到抵制、引不起共鳴,所以什麼愛國啦,抗戰啦,北伐啦,革命啦,廣州起義武昌起義啦,秋瑾啦,烈士啦,通通去他媽的蛋,誰愛拍誰拍,不關我的事。

很期待台灣新生代的電影工作者,有朝一日能拍出一部以中華民國革命開國為背景的電影。過去,在中影的時代,在邵氏電影公司的時代,相關題材亦所在多有,但那些電影如同現今的中國大陸電影,免不了沾染政黨的色彩,如果能看見某些跳脫黨國格局的年輕創作者能以現代公民的眼光來回顧我們國家的誕生,那是台灣電影之福,更是台灣社會之福,畢竟,在後解嚴的時代中,除了舊價值的土崩瓦解,更重要的是發自內心、由下而上去建構新價值,其中也包括國家的價值,而一名真正在自由、民主、多元的環境下所孕育出的電影創作者,是不會排斥國家題材的。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