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梗文化基金會《第四屆臺北藝穗節》

文字: 于善祿
網站: LULUSHARP
時間:2011年9月9日至11日
地點:西門町城中藝術街區
節目:台北市梗文化基金會《第四屆臺北藝穗節》


藝穗節第一屆(2008)有吉米和圈圈的喜酒,第二屆(2009)有圈圈的《香港出品》,第三屆(2010)他們夫妻倆雖然完全沒有推出任何演出作品,但是卻紮紮實實地觀察並省思了藝穗節的規劃與執行,再次出手時,已經是第四屆(2011)的《第四屆臺北藝穗節》,聲勢不凡,一鳴驚人。


猶記得是在第三屆的看戲大隊聚會上,以及在他們夫妻家中,我們都聊到了心目中藝穗節的模樣,尤其當去年藝穗節的整個氣氛相對地冷淡時,我一直覺得少了「節慶」(festival)的味道,我們就在想像藝穗節有沒有可能像一個特定區域裡的藝術園遊會,有很多攤位,想看就駐足,不想看就四處逛逛,手上嘴裡還有吃有喝,大夥熱熱鬧鬧,嬉嬉哈哈,宛如一場現代廟會。

沒想到,當時候的隨口說說,一年後立見落實,而且是完全山寨了正版的臺北藝穗節,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也相當驚人,果然令人驚豔又興奮。正版有的,它大概都有,包括五花八門的表演節目、國際團隊的參與、藝穗中心、網站、節目冊、座談會等,正版沒有的,它也有,如靜態裝置展覽、影像展、兌換點數、中秋烤肉、千奇百怪的街頭攤位等,在這個以點數走透透的藝術共和國裡,每個人都是笑容燦爛的,也都玩得很開心。

我因為前有正版藝穗節在師大米倉咖啡的交流座談會「跨平台交流:觀眾、評審、創作者大哉問」要出席,後要到紅樓劇場看魚蹦興業的《魚蹦中學》,所以僅能利用中間的一個多小時到《第四屆臺北藝穗節》現場,感受熱鬧氣氛。在這短短的時間裡(9月11日,17:30-19:00),碰到了許多朋友,先被楊禮榕幫我出點數(我被出賣了,呵)、讓「皮繩愉虐邦」幫我繩縛(我猜很快地,我被綁的照片應該就會廣為流傳,沒關係,大夥儘管開心地笑吧),被綁的過程中,旁邊的「同學們」(這是個團隊的名稱)正在表演《給你三明治》,也有人正在「超倍能科技」奮力騎著人力發電機換取點數;然後我到莫比斯排練場看「澳門足跡」黃玉君所單人演出的《香蕉班戟的夏日狂演集》,以澳門小說家寂然的作品為發想的二十分鐘小品,從有點誇張卡通的表演風格到深情款款、甚至是為情所困的表演過程,近距離的觀演關係,內容有點詼諧,結局有點哀愁;然後我被圈圈帶引到城中藝廊看「李左一與我的愛團」的《Gavi LE’Coco》,原本的設定是舞者李安娣替每位入場觀眾拍照留念→聽音樂→(希望觀眾一起)扭屁屁熱舞,不過只完成前兩個階段,但也聽了熱情有勁的舞曲音樂,看了一些裝置和電腦影像;然後我轉換靜態口味,到「台灣設計師連線」及「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視覺藝術協會」兩個場地看看展覽。

就這樣一個多小時,就已經飽嘗了這麼多的視聽饗宴,這才是節慶啊!只可惜我能夠待在那裡的時間太短了!

來源連結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