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卻不易聽的故事《逆旅》

文字:張輯米

地點: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時間:12月25日下午2點半

這是改編自郝譽翔的小說《逆旅》,我沒有看過這本小說,也沒有經歷過那段時空。內容是說郝譽翔描寫著自己父親從山東到台灣的流亡生涯,她同時也描寫了家庭的破碎以及父女之間的疏離。主要角色有女兒以及父親,藍貝芝飾演女兒的角色,而莊凱勳以及溫吉興分別扮演了父親年輕以及中年的角色,其餘的演員則扮演小說中各種不同角色。但是,除了藍貝芝以及莊凱勳都是一角到底之外,導演卻還讓溫吉興又再扮演了其他角色。故事本身已經夠龐大,演員、角色又多,加上雙面舞台的設計。訊息之多,已經讓我很難吸收了,又加上了主要角色與其他角色的邏輯混雜,讓我在整個上半場都處於一個混亂的狀態,到底誰是誰都搞不清楚。還得想想「導演為什麼沒有讓莊凱勳演其他角色?這…鳩竟有什麼特殊意義!?」。嗯,看到後面就知道,沒有特殊意義。唯一可以讓我覺得合理的解釋應該就是溫吉興夠老,可以演其他年紀大的角色,不會太假。但是,將中年父親的角色弱化到只剩角色切換的表演層次,我們只能觀看溫吉興怎麼在多個角色中切換,整個劇情已然不重要。


雖然有角色上面的問題,但是戲的好看度還是不減。雙面舞台的設計、道具的精練以及整體畫面風格的統一,都是這部戲不能被抹滅的。僅僅只用兩個月台、一張桌子以及配合投影,就呈現了整個小說的世界。雖然播放投影的電腦有時候會累格,但還是不減其視覺的好看度。然而,雖然舞台、視覺畫面都相當簡潔好看。但是,最重要的故事怎麼說,怎麼說給觀眾聽,卻是一個問題。導演沒有處理整部戲的整體感。這,真的很嚴重。可能因為演員太多,雙面台又非常不易處理,使得導演沒有時間去處理故事本身。但是演員在場上說的每一句話,都是如此地不協調,使得這麼多厲害的知名演員都白費了其演技。而書寫性的台詞也沒有化為舞台語言;明明就是看華文戲劇,卻覺得好像在看國外經典翻譯劇。更別提上下半場音樂的使用不均與整場戲的場與場之間的細節。因此,看整部戲讓我覺得,就像是坐在PUB吧台看MTV一樣,MTV畫面很好看,耳朵卻只聽到夜客們大大大小的絮語。


不過,在父親與許多女人糾纏的那一幕以及下半場母女吃飯場,是我覺得非常好看的地方。前者雖然只用兩個演員,卻呈現出多種不同的氛圍,相較其他地方的敘事混亂,這裡顯得清楚而有趣。而後者則是因為母親的演技相當自然,使得母女段落讓我有被吸引想繼續聽他們說什麼。


只是,這樣具有歷史、親情的故事,最後似乎只收在親情上,讓我覺得,在作為整部戲欲訴說的觀點上,用了更為個人經驗的收場。我既沒有去過那些地方,也沒有經過那些歷史,更不是這樣的父女感情,那麼,這樣的結局要帶我去哪裡?所以會覺得「就這樣」,也會想「耶…那看完就走了吧…」,因為實在不知道可以與導演說些什麼,戲好像有很多東西要說,可是又說不出個什麼,大概只能說「辛苦了!」。實在有點懊惱,我無法體會這部戲想說什麼…倒也不是說一定要說什麼,雖然我也已經說了這麼多…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