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年齡對於編劇的重要

文字: 周力德
網站: Messenger’s Blog

劇作者在寫戲時要為人物選擇一個年齡。年齡使人物變得具體。當人物有了年齡,如同給人物一個時間點,而從這個時間點去想像人物,往往會想出更多細節。例如二十歲的人可能剛成年,未婚;三十歲的人可能結婚了,育有一子;四十歲的人可能要面臨小孩的成長與叛逆期。總之,年齡的設定對於編劇很重要。

年齡也是評價劇本的標準。通常,人們會以「這種年紀的人不會說這種話或做這種事」來批評劇本的不合理;反之,如果能將某個年齡層的普遍現象寫得淋漓盡致,便能引起該年齡層的共鳴,認為編劇簡直是神乎其技,寫到人的心坎兒裡去了。不過,一般人很難體會編劇的一大挑戰在於寫出「超齡」的人物。一個三十歲的編劇要寫出二十歲的人物並不會有太多障礙,因為編劇曾經二十,但要寫出六十歲的人物就有難度了,而這需仰賴編劇的「素養」,換言之,編劇要運用觀察力、想像力、理解力、表現力,將「超齡」人物給生出來。莎劇之所以成為經典,其中一個原因便在於莎士比亞的「超齡表現」,發揮的太出色了。

「年齡對於編劇的重要」有另一個意義,那就是對於編劇而言,年紀的增長是很重要的。例如,一個三十六歲的編劇會發現劇本寫得比二十六歲好;二十六歲的編劇會發現劇本寫得比十六歲好;十六歲的編劇會發現……不過,台灣應該不會出現六歲就開始寫劇本的神童吧。真有的話,只能鼓勵小朋友多喝沙士,將來變第二個莎士比亞。

年紀的增長代表時間的累積,意味著一個人有愈來愈多的生命經驗與生活厚度。在這種狀態下,編劇難免會嫌自己過去的作品「不能看」,因此年齡,彷彿是一種鞭策,刺激也鼓舞著作者寫出更多「能看」的劇本。於是,有人寫出關於初老的劇本,歸納許多初老現象。不過,寫初老劇本的人本身已是徐娘半老,至少外表看來是如此。一個半老的人寫初老,並不算「超齡表現」,如果劇本寫得好,也只能說劇本寫得還算恰如其分。

隨著年齡漸長,編劇會更理解人性,更貼切人心,更體察人情。希望有志於劇作的人在十年後面對自己十年前的作品皆能一笑,既笑看當年的幼稚,又對於自我的精進與成長,投以微笑。

來源連結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