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回看,是因為要向前走!──寫在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2012新點子劇展」之前

文字: 于善祿
網站: LULUSHARP

如果我們將過去這三十年的台灣現代戲劇發展,粗略以每十年為一個階段,概分為1980年代、1990年代以及2000年代,在每個年代挑一齣作品,並請現在的年輕導演重新詮釋,結果會如何?
對我而言,吸引力最大,同時也是挑戰最大的是1980年代,因為當年的我還沒開始看戲,戲劇界所發生的一切對我來說,既是歷史,也是傳奇,只能從既有的紀錄資料裡頭去想像當年,並從別人的評價中去斟酌部分作品的代表性。至於1990年代和2000年代,我已經開始看戲,而且越看越多,也越看越密集,數量一多,卻又覺得凸顯、驚豔的不多,許多作品的經典性似乎尚未形成。
再加上過去這三十年的社會文化發展,不只是許多社會學家所指出的「從we世代到me世代」的趨勢而已,我認為都已經「再從me世代到e世代」,甚至是「wii世代」了。意思是說,整個社會文化的發展,從集體、共同、實存的狀態,過渡到個別、孤獨的自我,然後再到現今的網路、虛擬實境、超扁平的狀態,相應於劇場的某種儀式性,是一種反差與矛盾,人們之間不再有共同膜拜的經典,我的經典極可能是你的劣品,你的佳作也可能只是我的不入流,分歧、分眾、沒有核心與聚焦,不只產生在作品的定位,也存在於創作者的理念與意圖之中。
回望過去這三十年的台灣現代戲劇發展,有多少作品可以列為經典?對於當代觀眾而言,又有多少歷史已經成為傳奇?經典如何形成,傳奇如何傳唱,在如此分眾與多元的年代裡,完全不可能只有一種看法,也不可能只有一種說法,即使我們想要再現經典的傳奇,也可能由於種種原因,無法複製,只能「再生」!再生並不是資源回收再利用(recycling),而是文藝復興(renaissance)。
我們翻閱了許多資料與檔案,希望可以在這三十年裡頭,以每十年為單位,各挑選一齣作品來重新製作;我們想要找年輕且具有潛力的導演,並鼓勵他們用他們的理解與角度,來重新詮釋這些作品,我們想看看歷史與當下的撞擊火花。只有三齣作品的量額,再怎麼挑選,都一定會因為經典性與代表性的認知差異,人言言殊,而落人口實,所以我們的策展重點,放在導演的詮釋觀點與演出水平,至於作品本身的經典性與代表性,論者自有其不同看法,而這所有不同看法的總和,正是作品經典性與代表性形成的基礎。
【演出資訊】
栢優座《變奏巴哈──末日再生》
12/7-9(五~日)7:30PM
12/8.9(六、日)2:30PM
焦聚場《瑪莉瑪蓮‧強尼強納森》
12/14.15五、六7:30PM
12/15.16(六、日)2:30PM
外表坊時驗團《無可奉告──13.0.0.0.0.全面啟動
12/20~22(四~六)7:30PM
12/23(日)2:30PM

來源連結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