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讀與編劇

文字: 周力德
網站: Messenger’s Blog

已逝的劇作家何偉康先生曾親口對我說:多讀。手邊抓到什麼就讀什麼。」對於一名博學多聞的長者而言,讀的不夠是年輕編劇的通病,而既然要寫就必須多讀。

老師能以文言文落筆成篇。在他眼中,現在年輕編劇的國學國文語言的底子,是十分需要加強與鍛鍊的,因此他這句話說的語重心長,而從我這個不成才的後進所能理解到的意思,我認為老師是建議我們泛讀,換言之,編劇不能只讀某一類的書,也不能只讀自己感興趣的書,要不設限的讀,正所謂「手邊抓到什麼就讀什麼

這種讀法很管用。一個完全沒有靈感的人透過泛讀可以漸漸摸索出想寫的方向」;一個寫到一半卡住的人能藉此打通關節,找到「山不轉路轉」之道;一個正處於養精蓄銳而尋覓下一個劇本主題的人,能因而獲得充電、保持續航力。泛讀,彷彿有一種召喚力,可以觸動心靈、激發想法,為心中的情感或靈感覓得一處通道。

對擅寫歷史劇的老師而言,泛讀的對象當然是書籍史冊,最好多讀文言文的古書。這種建議對於年輕編劇而言自是一件苦差事,白話文都讀不完了,誰還有時間讀古書。不過從最近的後宮甄環傳」爆紅看來,或許有不少人會改變這個想法,發現原來讀古書也能拍成賣錢的電視劇,大撈一筆。細究之下,這部深受兩岸寵愛於一身的古裝連續劇,在結構上其實是元配鬥小三的老梗,只是讓人物穿上清朝古裝,再把小三擴編成小四小五小六等後宮佳麗團隊,然後掌握細節予以加油添醋,使得一向悄然於歷史的後宮變成女人大鬥法的戰場,如此一來,老梗也就變出了新意。

我的體會是,泛讀,不應只是泛泛之讀。泛泛之讀是拿起一本接一本的書,隨便翻閱,讀過就忘,但編劇在泛讀時,可能更要留意自己的視線(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的)停在何處。這時,可能就是做筆記的時候了。對編劇而言,筆記的重要性不下於閱讀,除非這人本身就是電腦,否則不可能對於大量的訊息與知識,保持長時間的過目不忘。因此,泛讀很重要,筆記也重要。

畢竟,再怎麼讀,讀的也還是人家的,惟有做筆記,才使人家的東西轉化成自己的,進而創造出自己的劇作。

來源連結

發表迴響